跑步受傷的原因有很多,不正確的跑姿、跑前熱身不夠或者是超負荷運動都可能導致傷病。
不過在足部常見的損傷里,大部分都是因為扁平足導致的,而且中年之後隨著器官退化,你會發現自己腳心離地面越來越近...
那麼,扁平足適合跑步嗎?如何鍛煉足弓?
足弓到底有什麼用?
足弓是我們身體最底端的「緩衝裝置」。足弓讓雙腳充滿彈性,充分吸收地面對雙腳的衝擊,不僅彈跳力量大,耐力強,也不容易受傷。
當你的腳從高處落下時,足弓幫你減輕與地面接觸的衝擊力,當你走路或者跑跳時,足弓的彈性對身體重力下傳和地面反彈力間的節奏有著緩衝作用,同時還有保持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等作用。
足有兩個不同方向的足弓,橫弓及縱弓,縱弓又有外側縱弓和內側縱弓之分。
這三張弓構成一個三角結構,對我們的腳進行支撐,維持足弓的形態,需要依靠骨骼本身的形狀、韌帶及肌肉的堅強有力。
如果足弓塌陷(扁平足),腳底的血管和神經受到壓迫,長時間行走或著跑步很容易導致疲勞,而且足部韌帶過分拉扯,最終會嚴重影響行走。
你的足弓是正常的嗎?
按足弓高低,可以將腳型劃分為高弓足、正常足和扁平足。判斷方法很簡單,濕腳在地上踩一下,看你腳印是什麼形狀的。
你的腳印面積越大,說明你的足弓越低。
足弓的維持除了依靠各骨的連結之外,足底的韌帶以及足底的長、短肌腱的牽引對維持足弓有重要作用。
這些韌帶雖然十分堅韌,但缺乏主動收縮能力,一旦被拉長或受損,便有可能成為扁平足,又稱足弓塌陷。
高足弓和扁平足的缺點
足弓有利於平衡身體,緩解運動疲勞,提高身體靈活性。所以足弓過高或過低都很容易導致運動受傷的風險增加。
- 高足弓
高足弓呈爪型,理論上具有更強的彈跳能力,但同時受到的傷害也更大,因為高足弓不能及時釋放震蕩產生的壓力,容易發生足底疼痛、崴腳等情況。
- 扁平足
扁平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與正常足弓相比,扁平足在跑步過程中不能起到良好的震蕩吸收和緩衝作用,更多地是依靠膝、踝關節代償,容易導致膝關節或小腿痛。
扁平足如何跑得更好更快?
跑圈有種說法,扁平足的人不適合跑步。
事實上,扁平足太常見啦!而且三屆奧運短跑冠軍尤塞恩·博爾特和一些優秀的馬拉松選手就是扁平足,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賽場健步如飛~~~
我們普通跑友可以通過鍛煉來使足弓更適配我們的身體,也可以通過加強腳踝、鍛煉小腿肌肉來彌補足弓不足的缺陷。
咚小姐分享幾個改善扁平足的方法,希望對跑友們有幫助:
- 放鬆和鍛煉足底筋膜
扁平足通常會導致足底筋膜彈性缺失,從而引發足底的疼痛。可以用理療球或網球從足趾到足跟來回施加壓力,放鬆足底筋膜。
- 腳趾抓毛巾
用腳趾練習抓毛巾,可以讓足內在肌得到充分鍛煉,減少髖膝踝的代償作用。
將毛巾平鋪於地面,單腳踩在毛巾上,用腳趾不斷抓毛巾,注意腳跟不要抬起,有酸脹感後換另一隻腳練習。
扁平足患者咚小姐教你一招更強效的:腳趾抓毛巾時試著讓跖關節(就是大腳趾下面那個圓潤的關節)不要離開地面,這樣更容易鍛煉到足底肌肉。
- 調整步態
步態就是行走的方式。若足弓塌陷,在行走過程中則會直接影響到骨盆和脊柱,引發體態的不平衡。正常的步態周期分為兩個階段:起步態和擺動態。
起步態:開始於足後跟觸地,然後足掌著地,再到站立中期,足跟離地,最後足趾離地。
擺動態:由於不能讓腿和足停在軀幹後面,因此需要擺動期。擺動期發生在足不負重時,它經歷3個過程:加速、擺動和減速。
- 降低體重
有些人是因為超重導致的足底韌帶鬆弛,形成了扁平足。所以,這一類人群的調整,降低體重才是治療的關鍵,否則很難有明顯的效果。
- 選擇合適的鞋
扁平足由於足弓缺少支撐力,在挑選鞋時應考慮鞋底帶有支撐能力的鞋型;高弓足因緩衝效果差,應選擇減震效果好的鞋。
扁平足還可以配備矯正鞋墊,調整腳底受力方向,緩解足部的衝擊。
今日話題:你是扁平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