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呂景山對穴:舒筋活絡祛風止痛類 橫骨—大都

2021年06月02日22:24:50 養生 1370

【單穴功用】

橫骨,又名下極、屈骨、屈骨端、曲骨。在下腹部,當臍中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橫骨者,橫於陰上之骨(恥骨聯合),橫上為少腹,下即交骨,故名橫骨。為足少陰腎經腧穴,又是本經與沖脈之交會穴。本穴具有疏調下焦氣機、緩急止痛、縮尿澀精、利水消腫之功。用於治療腹脹、小便難、陰器下縱、前陰疼痛、遺精、陽痿、遺尿、目赤、五臟虛竭等症。

國醫大師呂景山對穴:舒筋活絡祛風止痛類 橫骨—大都 - 天天要聞


大都,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 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為足太陰脾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溜,為滎火穴。《難經·六十八難》云:"滎主身熱。"故本穴具有清熱退熱作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病變於色者取之滎,"故針刺本穴,有清熱退熱、回陽救逆、健脾補中之功。用於治療熱病汗不出、身重骨痛、煩熱悶亂、胸腹脹滿、呃逆嘔吐、胃脘疼痛、消化不良、腰痛不可俯仰、手足厥冷。

國醫大師呂景山對穴:舒筋活絡祛風止痛類 橫骨—大都 - 天天要聞


【伍用功能】

橫骨為足少陰腎經腧穴,有疏調下焦氣機、緩急止痛、縮尿澀精、利水消腫之功;

大都為足太陰脾經腧穴,有健脾和中、回陽救逆之效。

腎為水臟,以氣化為主;脾為中土,以運化為要。二穴伍用,溫陽化氣,行氣消脹,利水消腫之功益彰。

【主治】

1.氣滯腰痛。

2.脾腎陽虛、腹脹、腸鳴、身重、泄瀉、納呆、消化無力等症。

【操作法】

橫骨:仰卧,先取腹白線上恥骨聯合上緣的曲骨,再於其旁0.5寸處取穴直刺0.3~0.8寸。

大都:正坐垂足或仰卧,於足大趾內側緣,當第1跖趾關節前緣凹陷赤白肉際處取穴。直刺0.2~0.3寸。

【經驗】

橫骨—大都伍用,出自《席弘賦》:"氣滯腰疼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所謂氣滯腰痛,多因失志憤怒,鬱悶憂思,或閃挫跌仆,筋脈氣滯所致。症見腰痛脹滿,連及腹脅,似有氣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遠行,脈沉弦或伏等。取橫骨者,不僅有後病前取之意,而且有溫腎化氣之旨;佐以大都,溫脾化滯,消脹止痛益彰。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