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疾,「屁」先知?「屁」多的人請注意,出現3個異常要警惕

2022年06月28日16:53:24 健康 1714

放屁一事,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但同時它也會令人十分尷尬,比如:

和朋友或同事聊天,被逗得大笑的時候,一個沒憋住放了個大屁,笑聲戛然而止;

和男朋友情到濃時,準備抱在一起的時候,過於緊張又不小心放了個響屁,曖昧氣氛蕩然無存……

小九曾經就收到過粉絲吐槽男友是個「屁王」的私信:

「我男朋友是公司管理層的,平時表面光鮮亮麗,但背地裡卻天天對著我放屁!不但屁事多,還很臭,因為這件事我曾經還打算跟他分手,但被哄回來了。

他基本每天都會放好幾個屁,但我卻很少放屁,一周大概才4-5次左右,請問他這種「屁事多」的情況,是不是不健康呢?」

這倆人,一個平時很愛放(臭)屁,一個很少放屁,到底哪種情況才是正常的呢?今天小九就給大家講講一些「屁大點事兒」。

體內有疾,「屁」先知?「屁」多的人請注意,出現3個異常要警惕 - 天天要聞

一、愛放屁的人和很少放屁的人,誰更健康?

人類的大腸子里,每天可能「寄居」多達2千克的微生物,這些「居民」在我們的腸道中發酵約40克的碳水化合物,產生約13升的氣體。

這麼多的氣體,人一天可以放多少個屁?根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開展的一項實驗發現,男性平均每天放12.7次屁(2-53次不等),女性則為7.1次(1-32次不等),且放屁的次數和攝入的食物纖維呈正比。

屁多、屁少哪個更健康?其實兩方面都不是什麼好事。

「頻頻放屁」:大多與食物有關,可能攝入大量澱粉、纖維類、蛋白質類和易產氣的食物,如大蒜、洋蔥、紅薯、土豆等,或是吃飯速度過快吞下大量空氣。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患有胃病疾病、膽囊、肝臟、胰腺等消化道疾病,也會引起放屁不斷。

「無屁可放」:成年人長時間不放屁,會引起腹脹,多半是腸道蠕動障礙或是腸道阻塞引起,屁被腸子堵住,可引起腹脹、腹痛,甚至嘔吐。

體內有疾,「屁」先知?「屁」多的人請注意,出現3個異常要警惕 - 天天要聞

其實比起屁多,屁少更應該引起警惕

對於腹部手術患者,放屁表示胃腸功能恢復,手術成功;對於新生兒,無屁則可能是排氣出口發育異常;對於成年人無屁放,可能是腸梗阻引起。

二、經常放屁不一定是好事,發現異常多留意

放屁的數量和疾病有關,那有時候放臭屁,又是暗示了什麼情況呢?

大多數的屁,是由大腸桿菌和腸內其他細菌作用下產生,但如果「屁」發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就要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1、腥臭味的屁

腥臭味的屁很可能與消化道出血有關,當血液滯留在胃腸道,胃酸及腸道細菌把血液分解,排出的氣體就會有一股腥臭味。

體內有疾,「屁」先知?「屁」多的人請注意,出現3個異常要警惕 - 天天要聞

2、糞臭味的屁

偶爾吃大量的韭菜、洋蔥、大蔥等,腸胃又無法消化,可能會放出比較濃臭的屁,但若是沒有進食這些「帶味」的食物,卻又放出奇臭無比的屁,就要小心可能是腸炎或腸道功能障礙引起。

3、臭雞蛋味的屁

當吃得過於油膩或者吃肉過多時,就容易出現臭雞蛋味的屁,這種屁含有吲哚硫化氫,不僅味道難聞,而且還有「毒」,真所謂被屁「熏死」。

因此,不管是屁多、屁少、還是臭屁,都不要不當回事。平日注意飲食均衡,以及細嚼慢咽,多運動促進腸道蠕動,讓身體少點「屁事」。

體內有疾,「屁」先知?「屁」多的人請注意,出現3個異常要警惕 - 天天要聞

三、那些「憋回去」的屁,最後都去哪兒了?

有些時候在一些場合,感覺到了有屁意卻不能放,於是只能默默使勁兒憋回去,但有說法稱,「有屁不放,憋壞五臟」,那些被憋回去的屁都去哪了呢?

被「憋回去」的屁有2種情況,一是暫時保留在腸道,等環境允許時,再出來「透氣」;二是會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可能會進入臟器代謝,也可能進入泌尿系統排出,或是隨著血液進入肺部循環,由呼吸排出。

所以,偶爾憋屁,不至於會憋壞五臟。但如果經常憋屁,體內廢氣過多,則可能引起腸道炎等疾病,對健康不利。

體內有疾,「屁」先知?「屁」多的人請注意,出現3個異常要警惕 - 天天要聞

那日常如何放一個不易被人發現的屁呢?有幾點建議,可以參考:

  • 少點「氣」

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板栗、土豆、番薯等,以及少喝碳酸飲料、少咀嚼口香糖。

  • 少點「臭」

屁的臭味主要是攝入過多的肉類或豆類,導致產生硫化氫和糞臭素,所以想要放屁不臭,這些食物要控制食用量。

如果管不住嘴的話,放屁的時候可以試著減慢速度,就像吹氣球,慢慢呼出氣體。也可以放鬆臀部,把一半屁股從凳子抬起來,讓屁悄悄溜出來。

體內有疾,「屁」先知?「屁」多的人請注意,出現3個異常要警惕 - 天天要聞

有屁不放,容易憋壞身體。無屁可放,也要小心是否身體出現問題。「屁事」真多,它與我們身體息息相關,今天你放屁了嗎?

#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如何快速驅散一個屁?憋回去的屁去了哪?原來真有「屁學家」!》.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2022-03-01

[2]《屁多屁少,都是身體在報警!千萬別錯過這些「屁事」背後的大問題》. 騰訊醫典 .2020-06-08

[3]《你猜,你努力憋住的屁,最後都去哪兒了?》.博物.2022-03-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