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葯中之張飛」,大黃有怎樣的功效,為什麼居家必備?

2020年03月17日01:56:09 養生 1664

大黃,自古以來就有「葯中張飛」的美譽,代表藥效猛烈,《神農本草經》:「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名醫別錄》:「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痛,諸老血留結」。《藥性論》:「主寒熱,消食,煉五臟,通女子經候,利水腫,破痰實,冷熱積聚,宿食,利大小腸,貼熱毒腫,主小兒寒熱時疾,煩熱,蝕膿,破流血」。

號稱「葯中之張飛」,大黃有怎樣的功效,為什麼居家必備?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新的藥典:用於腸道積滯,大便秘結,大黃苦寒沉降有較好的瀉下作用,為治療積滯便秘的要葯因其苦寒瀉熱,故熱結便秘尤為適宜。病熱結便秘,高熱不退神昏譫語者可用本品通腹瀉熱常與芒硝,厚朴,枳實等配伍,以加強功效作用,如大承氣湯。若里實熱結而氣血虛者,可與党參,當歸等益氣養血葯配伍,如黃龍湯。熱結傷陰者,可與生地玄參麥冬等養陰生津葯配伍如增液承氣湯,脾陽不足冷結便秘,則用党參附子乾薑等益氣養溫陽葯配伍,如溫脾湯。此外,熱痢初起,腸道濕熱積滯不化,也可用大黃通便去濕熱之積滯。

用於血熱妄行之吐血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痛,牙齦腫痛等症。用大黃苦寒沉降之性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臨床上可用黃連黃芩等泄火藥通用如,瀉心湯。

用於熱毒瘡瘍及燒傷,利用其清熱解毒,並借通便作用,使熱毒下泄,治療背部疽初起,用大黃配白芷內服。大黃牡丹皮湯治腸癰,用大黃配芒硝,丹皮,桃仁等同用,當然也可以外用,如外敷。治療瘡腫的如意金黃散中就含有大黃,治療燒傷也可單用大黃加麻油塗敷。

用於瘀血證,如婦女淤血閉經,產後惡露不下,及跌打損傷等,大黃能活血祛瘀為治療淤血症的葯葯,無論新淤血還是舊淤血均可應用單用或與其他活血祛瘀葯同用,如下瘀血湯治療產婦腹痛腹中瘀血,用大黃配桃仁。《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淤血在內佔滿用大黃和當歸研磨為細份,用酒調服。」

用於治療黃疸,常配伍茵陳梔子,如茵陳蒿湯,利用的是大黃苦寒泄降,能清泄濕熱的作用,治療淋病,可以配伍木通,車前子,梔子等如八正散。

一般的用法用量是3到12克,外用可以多一些。生大黃瀉下作用強,酒大黃活血能力強,炒碳之後的大黃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號稱「葯中之張飛」,大黃有怎樣的功效,為什麼居家必備? - 天天要聞

經過含量分析得知,大黃裡面含有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等遊離蒽醌衍生物,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的作用,番瀉葉苷A、B、C、D、E、F等結合狀蒽醌衍生物,均有瀉下通便作用。

號稱「葯中之張飛」,大黃有怎樣的功效,為什麼居家必備? - 天天要聞


號稱「葯中之張飛」,大黃有怎樣的功效,為什麼居家必備? - 天天要聞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大黃產生瀉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番瀉苷類,遊離蒽醌類的瀉下作用較弱。大黃具有抗菌作用,其中以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及大黃酸的作用較強,他們對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此外還具有抗腫瘤,保肝利膽和止血的作用。

所謂革蘭氏陽性菌指的是:革蘭氏染色法來鑒別細菌,經過染色後細菌細胞仍然保留初染結晶紫的藍紫色,就是革蘭氏陽性菌。大多數化膿性球菌都屬於革蘭氏陽性菌,它們能產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經過染色後細菌細胞則先脫去了初染結晶紫的顏色,大多數腸道菌多屬於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產生內毒素,靠內毒素使人致病。

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等;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及霍亂弧菌等。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都對青黴素敏感,革蘭氏陰性菌則相反。

大黃素,大黃酚,蘆薈大黃素都對上述的革蘭氏陽性菌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用於內服外用都有很好的效果。大黃和人蔘、熟地黃、附子一起,稱作葯苑的四大金剛,藥性之剛強就可見一斑,在足量的情況下幾乎可以與青黴素的抗菌效果媲美。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