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2024年05月20日18:15:07 健康 1858

56歲的賀女士,平素非常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只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她卻發現自己——便血了。

可問題是,上半年在公司組織的體檢中,賀女士的各項指標也都沒有問題,因此她認為自己可能是上火,所以得了痔瘡導致的出血,就沒太當回事,緊接著便血後不久,賀女士又出現了腹痛,而且腹痛的次數越來越頻繁,這可把她嚇了一跳,迅速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了解情況後,建議賀女士進行腸鏡檢查,結果顯示為結腸癌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這個結果讓賀女士難以接受,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年年體檢,結果也都正常,怎麼就突然得腸癌了呢?

原來上半年體檢時,醫生就已經建議賀女士進行腸鏡檢查,但她當時覺得自己可能沒什麼大事,而且腸鏡檢查又比較遭罪,就沒有做。

醫生表示,如果賀女士那次就進行腸鏡檢查的話,病情可能不會發展至此,這讓她後悔不已。

一、腸鏡是什麼?檢查它能有什麼作用?

很多人都只聽說過腸鏡,但是卻沒有做過,或者沒有了解過。

其實,腸鏡外觀就像一根頭端安裝有電子高清攝像頭的軟管,表面十分光滑,細長可彎曲,而且腸鏡的內部有多條細小的通道,醫生通過這些通道往腸腔里送氣送水,也可利用它去吸除腸內多餘的氣體和液體。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這些通道放入配套的器械,這樣做可以檢查過程中,進行活檢或微創治療

簡單來說,腸鏡檢查就是通過肛門進行插管,使軟管分別經過直腸、結腸,最後到達回盲部或末端小腸,通過腸鏡檢查可以看到腸道內的全部情況,包括腸粘膜的微小變化、較小的息肉等等。

作用就在於,醫生不僅能通過腸鏡對各種腸道疾病作出正確判斷,而且在治療上也有很大的優勢。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一般情況下,腸鏡檢查的主要適應證包括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結腸癌等腸道疾病,如果說出現以下癥狀,可能您需要考慮做個腸鏡了。

① 便血

發現便血切不可大意,它有時並不是一件小問題,有一部分人會通過上網查詢的方式自己看有沒有問題,從而忽略正規的腸鏡檢查,其實便血的原因有可能是單純的痔瘡,但也可能是因為癌灶突入腸腔內,這時候受糞便摩擦引起破潰。

我們要說的是,假如說出現了便血,而且經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並沒有發現可以解釋的病變,這時候一般就需要及時做腸鏡檢查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② 一些「小問題」

還有些人,當他用手觸摸腹部時,如果觸及包塊,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警惕是否為腸道腫瘤,因為當腫瘤增長到一定程度,是可從腹部觸摸得到的,只是有的人會當做小問題給忽視掉了。

除此之外,如果出現長時間排便困難或者便秘,或者突然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情況,這時也建議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或者說再觀察一下身體的其他變化,必要時及時就醫。

尤其是平時就經常出現腹瀉,而且還連續幾周甚至更長時間,甚至治療後還反反覆復地發作,這種情況也建議諮詢一下醫生,因為像是炎症性腸病,這些都可能會出現腹瀉。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還有一點就是腹痛,這點也經常被忽視,如果不是因為飲食,也沒有進行過劇烈的運動,但是卻經常出現下腹疼痛,程度還很重,這時候就要留心,因為如果腫瘤壓迫到了局部組織神經,也可能會引起疼痛,及時發現後不要拖延治療了。

二、腸鏡檢查的過程,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受

首先,我們要在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腸鏡預約,檢查當天身邊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我們心裡要有一點,乾淨清潔的腸道,是完成高質量腸鏡檢查的前提,在飲食方面檢查前2天,少吃含有纖維素的蔬菜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說不吃百香果這些帶籽的水果

在檢查前的24小時內,還要保持無渣飲食,盡量食用流食或半流食為主,例如牛奶、豆漿或藕粉等,接受檢查當日需禁食,低血糖患者可適量飲用無色糖水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而在藥物方面,絕大部分人在檢查前一天晚上,需要遵醫囑服用硫酸鎂、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等藥物,來幫助排空腸道,這樣做可以保證腸道的清潔,不過藥物的用量和服用方法,在腸鏡預約時還是要向醫務人員詳細詢問,不要擅自給停了。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既往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的用藥史,一般需要在檢查前一周停用該類藥物,以免在檢查過程中,出現腸道粘膜出血的現象。

那麼前期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腸鏡的整個過程。

其實腸鏡檢查的時間,並沒有那麼長,一般大約只需要10-30分鐘,只不過因為每個人的腸道走形、彎曲程度不同,所以操作難度也不同,這就會導致整個的檢查時間會有一定的差異。

在檢查的過程中,醫生會把腸鏡由受檢者的肛門慢慢放入,按順序觀察腸腔內有無病變。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不過現在的腸鏡檢查,一般都在麻醉下實施,也就是「無痛腸鏡」,這個在檢查的過程中,患者幾乎沒有痛苦,就好像困了打個盹睡一覺,睡醒腸鏡檢查也就完成了,所以這麼一看,腸鏡檢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受。

也建議大家在整個的檢查過程中,放鬆心態,不要過度緊張,好好配合醫生的操作有不適及時提出就可以。

在腸鏡檢查結束後,我們也有些事要了解。

比如說在檢查後2-3小時內,如果沒有特殊不適,一般就可以進食易消化食物,但必須清淡,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如果在鏡檢後便血了,而且血量還比較大,還有劇烈的腹痛、發熱者,這時候建議是立即前往醫院諮詢一下醫生,不要輕易給舒適了。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三、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結直腸癌,它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目前,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於全球平均水平的第3位和第2位,而且發病具有年輕化趨勢,這也意味著年輕人也要多關注。

比如說有研究表明,50%-70%以上的腸癌,其實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的,而《內科學年鑒》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對比了過去20年的篩查歷史後發現:

• 腸鏡檢查,和腸癌的死亡率降低61%相關。

由此可見,腸癌發病率雖說逐年增高,但它還是屬於可以預防的癌症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這是因為從腸息肉發展成腸癌,大約需要5-10年的時間,如果在還沒有癌變前,通過早期篩查發現蛛絲馬跡,便可及時制止、降低腸癌的發生風險,所以,早期篩查很重要,尤其是對於腸癌高危人群而言。

如果既往家族裡有人得過消化道腫瘤,那麼更應該重視腸鏡篩查,而且年齡也可以適當提前

對於複查的人來說,與身體其他檢查一樣,腸鏡檢查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腸鏡檢查後,如果結果顯示正常,可以間隔5年再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具體的複查腸鏡時間,還是要聽一下醫生的建議。

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做腸鏡?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張崢.50歲之後,5年做一次腸鏡更科學[N].中國婦女報,2023-06-07(008).

[2]袁聰.腸鏡檢查,沒你想的那麼難受[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3(02):70.

[3]張莉.頻繁出現這些癥狀,你該做個腸鏡檢查了[J].幸福家庭,2020(11):90.

[4]戎龍,鄭穎璠.過了40歲 該做胃鏡和腸鏡了[N].健康報,2021-12-09(008)

[5]杜聖富,夏國園.大腸癌的相關因素和早期癥狀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16,35(S1):48-50.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