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吃荔枝後我居然低血糖了?這個「荔枝病」每年都有人得

2025年06月17日23:52:11 健康 1016
猛吃荔枝後我居然低血糖了?這個「荔枝病」每年都有人得 - 天天要聞

基本上每年看見荔枝剛上市的時候(記住這個時間,後面會考),脈脈都知道又該有人因為一次性吃多了荔枝得上「荔枝病」了。

今天打開手機一看,果然,據近日@都市報道 消息,廣州一女性吃完十斤荔枝(也是挺厲害的……)後頭暈目眩、鼻血不止,去醫院確診為「荔枝病」,成功把這個詞條送上了熱搜。

十斤雖然看起來遙不可及,但那是因為這位女性是健康的成年人,一般的糖尿病患者或者兒童可能吃個半斤(十幾個)不到就可能會出現明顯的頭暈、昏眩、頭痛、煩躁的「荔枝病」癥狀了。

如果我說它的病因其實是低血糖?您會不會覺得我在開玩笑?先別急著質疑,脈脈這就跟您好好嘮嘮這個「荔枝病」。

荔枝病:「兇手」並非糖,而是「毒」

「官方」一點來講的話,「荔枝病」應該叫「因短時間一次性食用過量荔枝導致的低血糖腦病」。

顧名思義,它是因為各種原因(這裡是一次性食用荔枝過多)導致血糖過低(<2.8mmol/L)而產生的一系列包括頭痛、煩躁、抽搐、嗜睡和昏迷,嚴重時候可致死的神經精神癥狀[1]

猛吃荔枝後我居然低血糖了?這個「荔枝病」每年都有人得 - 天天要聞

有些朋友可能就奇怪了,為什麼像荔枝這樣糖分含量這麼高的水果,吃多了反而還會出現低血糖呢?

網傳的理由是「高果糖誘發胰島素大量分泌,導致血糖降低」,這個說法是靠不住的:果糖的代謝路徑相對於葡萄糖來說較為獨立,既不會明顯升高血糖,也並不會直接刺激胰島素釋放[2]

(補充一下:果糖不耐受也會造成反應性低血糖,但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內,就不展開講了)

更「靠譜」的原因還是荔枝中含有的兩種「毒素」:次甘氨酸A(又稱降血糖素A)和亞甲基環丙基丙氨酸(MCPG)[3]在作祟。

荔枝病的真相:「守著糧倉餓死」

在講這兩種「毒素」的作用機制之前,我們先要簡要理解一下人類對糖分的利用:攝入的糖分一部分會被投入日常消耗;剩下的一小部分會被做成糖原「罐頭」保存到肌肉和肝臟里;大部分會被關在脂肪和蛋白質的「糧倉」里當「儲備糧」。

我們的身體也不傻,肯定是能吃新鮮的吃新鮮的,沒新鮮的開罐頭對付一口,實在是在高強度運動、夜間長時間空腹等「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再用糖異生這把鑰匙打開「糧倉」救急。

猛吃荔枝後我居然低血糖了?這個「荔枝病」每年都有人得 - 天天要聞

而次甘氨酸A(又稱降血糖素A)和亞甲基環丙基丙氨酸(MCPG)的機制就是合夥阻斷糖異生通路,暫時把「糧倉鑰匙」藏起來。導致我們在消耗完糖原儲備之後沒辦法及時補充,只能壓榨本就不多的血糖,導致血糖驟降,造成嚴重可致死的低血糖腦病。

這是真的「拿著金碗要飯,守著糧倉餓死」。

哪些人高發「荔枝病」,如何預防?

「荔枝病」的高發人群分兩種:兒童和糖尿病人

兒童代謝快、糖原儲備低、運動量大、飲食相對來說更不規律且難控制。本來消耗能量就快,還容易在過量進食荔枝後之後不吃主食,在夜間空腹時出現糖分消耗殆盡的情況;糖尿病人本身血糖就不穩定,如果再合併隨餐再注射胰島素的情況,過量食用荔枝不亞於把血糖直接丟到暴風雨里衝浪……

對於這兩種容易遭遇「荔枝病」的人來說,單次食用荔枝的量應該控制在100克(大約五顆)以下;其餘健康成人也應該控制在200~300克以下。如果出現了低血糖的表現:頭暈、暈眩、手抖、無力則需要立刻補充白砂糖、蜂蜜等糖分(糖尿病人最好先和醫生取得聯繫),如果已經暈厥昏迷,則需要立刻就醫。

而且,因為未成熟的荔枝里次甘氨酸A(又稱降血糖素A)和亞甲基環丙基丙氨酸(MCPG)的含量相對來說更高,所以也得盡量避開。

(雖然荔枝存在這種降血糖機制,但本身還是高糖水果,別指望著吃它來降糖啊)

參考文獻:

[1]張民.低血糖性腦病的個案報道及文獻回顧[D].山東大學,2013.DOI:10.7666/d.Y2327917

[2]Wu Y, Wong CW, Chiles EN.et al. Glycerate from intestinal fructose metabolism induces islet cell damage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Cell Metab. 2022 Jul 5;34(7):1042-1053.e6. doi: 10.1016/j.cmet.2022.05.007. Epub 2022 Jun 9. PMID: 35688154; PMCID: PMC9897509.

[3]Shrivastava A, Kumar A, Thomas JD.et al. Association of acute toxic encephalopathy with litchi consumption in an outbreak in Muzaffarpur, India, 2014: a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Glob Health. 2017 Apr;5(4):e458-e466. doi: 10.1016/S2214-109X(17)30035-9. Epub 2017 Jan 31. PMID: 28153514.

[4]Eccleston A. Kean, Ismay J. Rainford,Inhibition of gluconeogenesis in vitro by a metabolite ofhypoglycin,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GeneralSubjects,Volume 320, Issue 3,1973,Pages 557-560,ISSN 0304-4165

圖源:創客貼

#荔枝 #荔枝病 #女子吃荔枝後暈倒

溫馨提示:本文僅作為科普文章,具體診療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台,「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僅供HCP觀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下午繼續看診,繼續分析舌象! - 天天要聞

下午繼續看診,繼續分析舌象!

90%的男人都被這個白膩苔給騙了,單純補腎根本沒用!我們中醫在看診過程中是最煩碰到那種自以為是的患者,醫生說啥都不聽,不管身體出現啥毛病就想著補腎,結果就是問題越補越嚴重!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 天天要聞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夏至已過,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時間表也新鮮出爐。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2025 年三伏天具體時間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 天天要聞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被稱為「史上最嚴標準」的衛生巾行業新國標正式落地了。7月1日起,國家疾控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GB 15979—2024)實施。該標準於2024年6月發布,是在2002年發布舊國標後,時隔22年的首次更新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天天要聞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胃腸外科胡醫生。「胡醫生,我切口都癒合了,應該就好了吧?」「這幾天精神也不錯,能吃能睡,是不是不用再管了?」在門診,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喜訊」,但有時不得不打斷病人一句:「你的切口癒合是好事,但別忘了——體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 天天要聞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什麼是「熱中風」?它有什麼癥狀?它和普通中暑有什麼區別?「熱中風」究竟是怎麼回事「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下出現的卒中事件。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