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40歲男子因為肩膀痛去按摩頸椎,回家後死亡的新聞刺痛了大家的心。頸椎病也會導致死亡嗎?大家在網路上吵得昏天暗地。
事後,醫生髮聲說明,男子不是死於頸椎病,而是死於心梗。他前期肩膀痛已經有一周時間,一直按照頸椎病來治療,實際上肩膀痛也是心梗的徵兆之一。如果在第一時間診斷正確,男子本身可以挽回生命的。
如何區分肩膀痛是頸椎病還是心梗?心梗除了肩膀痛還有哪些癥狀?這些疑問也正是大家所關心的。今天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了解一下!
一、如何區分肩膀痛是頸椎病還是心梗?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韌帶增厚等,導致頸椎脊髓、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的功能障礙,它通常表現為酸痛、脹痛,在活動以後加劇。
頸椎病的發病和姿勢不良、運動方式不對有很大關係,臨床上見到的多與外部因素有關,少部分人屬於頸椎先天性畸形。雖然頸椎病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它會導致頭部感受不適,對人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所以有頸椎病要儘快治療。
倘若是由於年齡增長引起的頸椎病,屬於機體退行性病變,治療起來比較複雜,需要進行對應的運動練習緩解癥狀。
心梗是指冠狀動脈急性的、持續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往往伴隨著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屬於危急重症,我國每年因為心梗死亡的人數超過50萬,並且還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急性心梗的病人,很多都是之前沒有癥狀,第一次發病就離世的,所以它的兇險程度非常高。實際上,心梗的發病也是有徵兆的,只不過它的癥狀表現似乎與心臟關係不大,人們沒有想到罷了。
肩膀疼痛、頭痛、手腳痛、前胸後背麻木等都可能與心梗發病有關,平時有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等指標異常的人群,需要多關注這些身體變化。一旦身體不適,立即去醫院檢查。
頸椎病和心梗,在病因和危險程度上完全沒有關係,但是它們在癥狀上卻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患者都有左肩疼痛現象。
我們在分辨二者引起的左肩痛,一般按照疼痛的程度進行區分,頸椎病酸痛、脹痛,而心疼劇痛、絞痛,患者本人會有初步的感受。但這種方法真正執行起來比較困難,因為每位患者忍痛能力不同,具體的感受也不一樣。
真正發病的時候,很難把疼痛的類型分辨清楚,所以一旦出現左肩疼痛的現象,最好去做心電圖或者頸椎核磁,查明病因,對症治療。
二、人為什麼會發心梗?醫生:有三點病因
隨著心梗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人們對它的發病原因也十分關心,想追根溯源,看是否有辦法在根本上阻止心梗的發生。
血脂指標過高是心梗發病的必要條件之一。
患心梗的病人,通常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基礎疾病,狹窄的部位是有凝結的斑塊,這些斑塊從血管壁脫落,隨著血液流動,堵塞了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心肌缺血壞死而引起發病。這類疾病需要急救,治療早晚對效果影響很大。
冠狀動脈硬化狹窄的主要致病原因,就是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使血液黏稠難行,造成堵塞。
不合理的膳食以及情緒激動都可能會誘發心梗。
正如前文所說,心梗是近心臟的動脈血管堵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性壞死而導致的,不合理的膳食對血液的影響是直接的。
不合理膳食包括攝入過多脂肪、暴飲暴食等加重身體負擔的飲食方式。以攝入過多脂肪為例,脂肪屬於大分子物質,它進入血液以後不會立即消失,而是隨著血液四處流動,升高血脂,增加心梗風險。
情緒過於激動或者抑鬱,可能會造成原本就附著在血管壁的斑塊脫落,斑塊隨著血液流動,堵到哪裡就會導致哪裡發生血栓,堵到心臟,就是心梗。
周邊環境突然變冷,導致血管突然收縮,也是心梗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臨床上可以發現,每到冬天天氣降溫的時候,因為心梗入院的病人就會大幅度增加。這是因為身體的相對環境,使血液正常流動,一旦氣溫驟然降低,血管收縮變窄,而血液的流動也變慢,導致血壓升高,給血管壁造成壓力。
這種情況很容易引發兩種疾病:血栓或者腦出血。二者都屬於危急重症,需要搶救治療,若治療不及時,會出現嚴重後果。
因此在降溫天氣或溫差較大時,每個人都要做好保暖工作,包括本身沒有基礎疾病的健康人,也要防備心梗發病。
三、身上出現這些癥狀,趕緊去醫院檢查別耽擱
即便是健康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小毛病,尤其是癥狀不太嚴重的情況下,單靠自己的抵抗力也能自愈。所以不少人在身體狀況出現問題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扛過去」。
有些病確實是能自愈的,像感冒、腹痛腹瀉等等,有一定的周期,即便不治療也能好。但有一些就不行,像左肩疼痛這樣的癥狀,需要專業檢查才能確定是頸椎病還是心梗。像這類疾病是抗不得的,一旦出現,就要趕緊去醫院檢查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區分身體出現的癥狀嚴重程度,對於維護自身健康非常重要。
心前區絞痛難忍,而且有胸悶現象,可能是心梗發病前兆,需要立即去醫院檢查。
心絞痛是疼痛程度較高的一種,它表明心臟周邊出現阻礙心臟跳動的危險因素,一旦心跳出現異常,會給人帶來嚴重後果。一般情況下,心臟病發病的時候,都會出現心絞痛的癥狀,此時服用速效救心丸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可心絞痛也是心梗的癥狀表現之一,尤其是當它和胸悶氣短同時出現時,說明心肌缺氧,無法正常工作並影響到了呼吸。
心絞痛是「不能抗」的疾病,一旦發生需要立即送醫,不管是心臟病還是心梗都需要在最短時間內治療。
莫名出現噁心、嘔吐、眩暈以及麻木等癥狀,可能是心梗或者腦梗,不能耽誤。
噁心嘔吐等癥狀,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腸胃系統疾病,如果按照腸胃問題去治療或者硬抗,可能會耽誤最佳治療時間。正如前文所說,血栓的發病,就是血管壁斑塊脫落,堵到哪裡在哪裡引起,它堵在心臟就是心梗,堵在頭部就是腦梗。
雖然頭部和腦部在不同的部位,但發病原因是一樣的。大腦供血不足時,腦實質發生廣泛彌散性病變,整合機能受損,就會使患者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記憶力減退等現象。
若發生噁心嘔吐伴隨眩暈、耳鳴等癥狀,可能是心臟或者大腦發生血栓,需要立即入院診治。
四、平時做好這些事,可降低心梗等病痛發病率
心梗的發病,受到人體自身的基礎疾病和外界環境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身體狀況處於相對平衡狀態,減少對血管的刺激,才能降低心梗等疾病的發病率。
1.調整飲食,維持血壓血脂等指標正常。
隨著社會生活條件的不斷提升,人們在飲食、生活質量各方面的限制相對較少,這也導致社會上」三高「人群數量越來越多。血壓高、血脂高,是引起心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心梗發病主要是血管壁收縮或者血液內部脂肪含量過高造成。
維持血壓血脂穩定,需要在飲食方面減少脂肪、肥膩食物的攝入,避免暴飲暴食,維持身體機能正常發揮作用。
2.每天進行伸展運動,保持血管暢通,可以有效降低心梗發病機會。
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夠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對提高免疫力有幫助。很多人喜歡通過每日跑步、跳舞、健身等來鍛煉身體,這是很好的習慣,是值得提倡的。但我們也會發現,有些長期運動、身體條件比較好的人,也容易出現心梗而死亡的現象。
其中原因複雜,很大程度上與血管流動過快與寒冷天氣產生矛盾,身體中原本存在的斑塊突然脫落造成的。減少這種情況,就是在運動的時候進行適當拉伸,減少斑塊形成,是從根本上杜絕這類疾病的關鍵。
3.關注氣候異常、控制情緒、戒煙戒酒,減少對血管的刺激。
天氣突然降溫,血管收縮,冠狀動脈中的血液會出現流動緩慢的情況。所以在天氣驟降的時候,減少戶外活動,或者做好保溫再出門,使身體盡量保持平衡。
情緒激動、抑鬱等,會使血液流動加快或者變慢,導致血壓高低變化很快,血管壁受到刺激,附著的斑塊就容易脫落而引發心梗。
煙酒是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的生活習慣,尤其是酒精,會刺激腸胃,導致血液流通異常加快,刺激血管壁斑塊脫落而出現血栓。
文章結語:
左肩疼痛可能是頸椎病引起的,也可能是心梗,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耽誤病情而有生命危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通過某些癥狀對病情做出初步判斷,再決定是否需要去醫院。心梗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外界刺激共同影響。
降低心梗的發病率,需要維持血壓血脂穩定、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降低血液中斑塊的形成幾率,通過飲食、運動、情緒調整等各方面來實現。
參考資料:
【1】任正軍,孟祥慧,王顏波,劉紅艷,張紅.循經按摩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22,31(16)
【2】高中山,任明,陳珍珍,馬玉蘭.以胸痛為首發癥狀的主動脈瘤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報道[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誌,2022,30(01)
【3】王娜娜,王霞.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癥狀群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20,34(12)
【4】周致遠,李德才,王慶旭.癥狀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誤診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7,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