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2025年06月17日00:32:03 健康 1639
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 天天要聞

近日,

5歲的小雨(化名)在吃了一包堅果後

竟被捲入一場生死危機

原來父母沒留意到,

孩子食用的堅果里混有蠶豆

小雨還誤食了約200g,

短短几天可怕的變化發生了:

突變「小黃人」、面無血色、

同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

腹痛、發熱……

日前,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轉院兒童小雨,該名兒童因食用了蠶豆,並且患上少見的蠶豆病,引發了溶血危象

據該院介紹稱,當時,小雨被轉入該院的兒童重症醫學科時,一紙「極重度貧血」的診斷書,讓小雨媽媽瞬間崩潰。該院主治醫師「揪出」了罪魁禍首——因蠶豆病引發的溶血危象

當時,小雨皮膚重度黃染,活脫脫一個「小黃人」,其小臉蒼白無血色,曾經明亮的雙眼彷彿蒙上金箔,失去神采;此外,排出的尿液如同醬油。更危險的是,小雨還同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痛、發熱,整個人萎靡不振。

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 天天要聞

治療前尿液顏色為濃茶色

隨即,該院啟動多學科會診,經過醫護的搶救,這個勇敢的小生命最終轉危為安。

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 天天要聞

治療後尿液顏色恢復正常

揪出元兇:蠶豆病溶血危象是啥?

蠶豆病,學名 「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是一種X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病。

簡單說:在正常情況下G6PD酶是紅細胞的「超級保鏢」,能抵抗氧化劑的攻擊,保護紅細胞穩定。然而,蠶豆病患者,天生缺少這位「保鏢」。在吃了蠶豆後,蠶豆中的多巴、多巴胺等氧化性物質,如同兇殘的「敵軍」,對毫無保護的脆弱紅細胞發起瘋狂進攻,導致紅細胞大量破裂(溶血),血紅蛋白「屍橫遍野」,引發急性溶血性黃疸和貧血

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 天天要聞

當病情急劇惡化,就發展成要命的溶血危象。此時,患者的體內紅細胞數量銳減,身體嚴重缺氧,直接威脅生命

更可怕的是,超高膽紅素可能「毒害」大腦(膽紅素腦病),造成永久性傷害;還有其他「索命信號」,例如頭痛欲裂、天旋地轉,站都站不穩,噁心嘔吐,啥也吃不下,肚子還像被刀絞一樣劇痛,畏寒、高燒甚至全身衰竭,脈搏微弱、血壓驟降、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尿液變成濃茶或醬油色,這就是大量血紅蛋白被「沖」出來的證據,需要被重視。

高危名單:這些人最易被「盯上」

院方表示,10歲以下兒童,尤其男娃需要注意。因遺傳特性決定,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攜帶致病基因必發病;女性需兩條都有才發病,故男性風險高得多。

此外,有家族史者也要注意,因該疾病約40%患者有家族史,若家裡若有人得過蠶豆病,其他成員(尤其男孩)是「高危人群」,必須高度警惕。

「南高北低」是該疾病的特徵,在相對於我國北方,南方人患蠶豆病的更多。其中,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人群患病率較高。個別地區可達20%(全國的發病率約為4%~5%)。

所以,這些「易感人群」一定要築起防線。其中,絕對禁食「死亡豆」,把「禁食蠶豆及一切蠶豆製品」刻進DNA,例如新鮮蠶豆、干蠶豆;豆瓣醬、蘭花豆、怪味豆等。值得提醒的是,哺乳期媽媽吃了蠶豆,乳汁也可能害了寶寶,因此哺乳期也要堅決忌口。

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 天天要聞

除了主動攝入,被動攝入的環境也要注意。例如,蠶豆開花季節,遠離種植區,避免吸入花粉,家裡衣櫃別放樟腦丸,因為樟腦丸含「萘」,有氧化性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用藥也要考慮到安全,就醫必「自曝」病史。一些如對乙醯氨基酚(常見退燒藥)、磺胺類、呋喃唑酮、某些抗瘧葯、甚至大劑量維生素C等氧化性藥物,都可能觸發溶血。

院方還表示,有病史的患者在看病時,務必第一時間、大聲清晰地告訴醫生:「我有蠶豆病(G6PD缺乏)!」這是救命的關鍵信息。

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小坊福利

看推文多多點贊轉發

有機會獲小坊送出的禮品

坊友們千萬別錯過!

END

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子寧)

編輯:柏林

吃了一包堅果,5歲娃進了ICU!南方高發,很多家長不知道↗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 天天要聞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熊女士是一名勤勞的家庭主婦,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樣為家人準備晚餐,在切菜時不慎切傷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遠端部分指體不全切斷,傷指腫痛、局部活動性出血。熊女士被嚇壞了,趕緊用創口貼簡單包紮手指後,和家人一起趕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北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深夜,醫院病房燈光柔和卻不失緊張。陳阿姨坐在病床邊,手裡緊緊攥著家人的手,面色凝重。幾天前,她因突然視力模糊、胸悶被緊急送入醫院。醫生告訴她,糖尿病已經嚴重波動,心腦血管面臨巨大風險,這一切源於她多年忽視的「血糖過山車」。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 天天要聞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無論是愛爾蘭馬鈴薯饑荒、特立尼達奴隸制,還是冰島麻疹流行,女性在極端環境下總比男性活得更久。 儘管女性擁有更複雜的生殖系統,承受月經、懷孕、分娩和哺乳等重負,甚至在許多地區女孩獲得的食物和....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著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路,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