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2023年09月14日10:53:09 歷史 1224

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庄蹻入滇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全國各地修建「高速公路」(秦直道),並修建了一條從四川到雲南的商道,這條道寬五尺,也被稱為「五尺道」,從蜀地南下經僰道(今四川宜賓)、朱提(今雲南昭通)到滇池,使得中原與雲南有了商業上的來往。

漢武帝時期,發動了針對西南夷的戰爭,滇王臣服於漢朝,漢武帝在雲南設置了益州郡,下轄19縣,分別是:滇池、勝休、俞元、同勞、昆澤、谷昌、連然、味縣、毋棳、賁古、來唯、律高、雙柏、秦臧、弄棟、雲南、葉榆比蘇、不韋,其地域均在今雲南省,治所在滇池縣(今昆明市晉寧區)。

東漢時期,益州下轄的犍為郡(今雲南鹽津)永昌郡(今雲南雲龍)雲南郡今雲南祥雲)、建寧郡今雲南曲靖西北)、興古郡(雲南蒙自)、朱提郡(雲南昭通市)、牂牁郡(今雲南曲靖東南)、越雋郡雲南麗江)都在今雲南境內。

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 天天要聞

諸葛亮南征南中到達雲南

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南中,到達牂牁郡越雋郡、永昌郡等地,最遠到達今雲南保山東北地區直到平定所有叛亂,才班師回到益州。

西晉時期,雲南地區從益州單獨划出來,增設一個寧州,治所在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五胡十六國時期,成漢政權攻取寧州,從東晉開始,雲南開始被當地豪族爨氏統治,南朝宋南朝梁雖有委派官吏統治雲南,但云南實際統治權在爨氏手中。

隋朝時期,統一了天下,在雲南設置了恭州、協州、昆州唐朝初年,在雲南實行羈縻統治,後夷人皮羅閣建立南詔國,唐朝冊封他為雲南王,南詔在唐朝與吐蕃之間左右搖擺,誰強就投靠誰,直到唐朝末年,南詔國被權臣篡位滅亡。

五代十國時期,段思平在雲南建立了大理國政權,大理國後被蒙古人所滅亡,蒙古人在雲南設置雲南行省,雲南二字正式成為地名,明朝時期,在雲南設置了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在雲南府,今昆明。

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 天天要聞

雲南大理段氏政權

清朝初年,沿襲了明朝的布政司制度,並推行改土歸流的政治制度,逐漸改變了雲南土司割據的局面,雲南真正納入了中央政權的實際控制之下,雍正乾隆年間在雲南設置了迤東道迤西道迤南道。

迤東道指今雲南昆明市以東地區,下轄雲南、武定普洱、曲靖、昭通、澈江、廣南東川、開化、廣西、臨安、元江、鎮沅十三府,治所在曲靖府,今雲南曲靖。

迤西道指今雲南昆明市以西地區,下轄大理、楚雄、順寧、麗江、永昌、景東、蒙化、永北、鶴慶姚安下府,治所大理府(今雲南大理),民國時期改為滇西道。

迤南道指今雲南昆明以南地區,下轄臨安、普洱、元江、鎮沅四府,台所在普洱府城(今雲南普洱),民國時期改為滇南道。

《清史稿 列傳 卷二百十一》:此次匪遍三迤,情形迥不相同,非數千之兵、十數萬之餉所能蕆事。

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 天天要聞

雲南地圖

道是清朝的行政區,雲南由迤東道迤西道迤南道三道組成,因此把雲南稱為三迤或三迤大地,這就是三迤的由來,文人墨客也喜歡用三迤來作為雲南的別稱,因此流傳下來,雖然迤東道迤西道迤南道後來被取消,但三迤這個名稱卻流傳下來,一直到現在,仍然有人稱雲南為三迤。

二、山東-三齊之地

山東的別稱是齊魯,這個別稱來自齊國魯國,齊與魯都是西周時期分封的諸侯國,位置在今天的山東省一帶,齊國的統治核心在今山東淄博,鼎盛時期佔據了整個山東半島,魯國的統治核心在山東濟寧,鼎盛時期佔據了北至泰山,南達江淮,東至黃海,西到定陶的土地。

齊國加魯國大致就是今天的山東省,魯國在戰國晚期被楚國滅亡,楚國和齊國又被秦國滅亡,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實行郡縣制,在齊魯舊地設置了齊郡、琅邪郡、渤海郡、泰山郡

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 天天要聞

齊國與魯國佔據山東半島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項羽推翻了秦朝統治,項羽進入關中之後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分封天下諸侯,他在齊國一共封了三個王,分別是膠東王田市,治所在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齊王田都,治所在臨淄(今山東臨淄東),濟北王田安,治所在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

項羽在齊地分封三個王的目的就是讓他們相互制衡,誰也不能獨大,與他在秦地分封三個王的目的是類似的,他的有心之舉成就了一個名詞-三齊,因此齊地就被稱為三齊。

但是沒多久,田榮就殺死了濟北王田安和膠東王田巿,又趕走了齊王田都,並自稱齊王,等於是田榮統一了齊地,這等於是打了項羽的臉,於是項羽率軍攻打田榮,田榮失敗逃走,在齊地被百姓殺死。

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 天天要聞

項羽在山東封了三個齊王,合稱三齊

項羽立齊王建的弟弟田假為齊王,並在陽城大開殺戒,殺死很多齊人,於是田榮的弟弟田橫立田榮之子田廣為齊王,並趕走了項羽所立的齊王田假,項羽被迫再次率軍攻打齊地,因此陷入戰爭泥潭。

劉邦趁項羽在齊國作戰的機會,從漢中攻打三秦之地,繼而進入中原,最終在四年的楚漢戰爭中打敗項羽,在垓下之戰前,劉備韓信為齊王,其封地就是齊國舊地,垓下之戰後,劉邦又把韓信改封為楚王

劉邦稱帝後,把山東大部分土地分封給自己的長子劉肥,劉肥的封號是齊王,漢文帝時期,劉恆把齊國的封地一分為七,削弱了齊國的實力,漢景帝時期,發生了七國之亂,齊地的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參與了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的叛亂,叛亂失敗後,齊地的封王進一步被削弱,漢武帝時期推行推恩令,諸侯王的實力逐代降低。

雲南為何稱三迤,山東為何稱三齊?說出來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山東省地圖

明朝時期,在齊地設置了山東布政使司,清朝時期,在齊地設置了山東省,山東二字成為省名,轄地多為戰國時期齊國與魯國的舊地,因此齊魯一直就是山東的別稱,同時三齊的名字也流傳下來。

《史記 七十列傳 蘇秦列傳》:夫一齊之彊,燕猶狼顧而不能支,今以三齊臨燕,其禍必大矣。

《史記 十二本紀 項羽本紀》:榮因自立為齊王,而西殺擊濟北王田安,並王三齊。

在戰國時期,稱山東地區就習慣稱齊魯,這是因為有齊國和魯國,在項羽分封三齊王之後,三齊也成為齊地的別稱,在史書中特別喜歡用三齊這個名詞來代替齊地,因此一直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古代青樓女子的行內話,如今已變成口頭禪,尤其年輕人經常掛嘴邊 - 天天要聞

古代青樓女子的行內話,如今已變成口頭禪,尤其年輕人經常掛嘴邊

青樓,中國古代的合法妓院,很多歷史上知名的文人騷客、達官顯貴都曾光顧此處,留下不少纏綿悱惻的故事。在青樓里為客人提供服務的女性工作者,就是世人口中的「娼妓」,她們身份低賤,卻充滿了神秘色彩,她們有著怎樣的喜怒哀樂,又有怎樣的「圈內文化」流傳至今呢?
《左傳》里的黃河故事——  黃河岸邊逼天子 - 天天要聞

《左傳》里的黃河故事—— 黃河岸邊逼天子

文/榮海生「尊王」是春秋霸主的一項使命。周天子和周王室出現問題,霸主必須履行職責,幫助處理。其實,這也是一種特權。魯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周靈王派遣卿士王叔陳生向晉國控告戎人,晉國人把他抓了起來,派人告訴天子:王叔陳生暗中勾結戎人。
馮育軍軍長小說《作戰參謀》連載:第二十八章 迷霧即散 - 天天要聞

馮育軍軍長小說《作戰參謀》連載:第二十八章 迷霧即散

導讀:馮育軍將軍是我26集團軍的老軍長。在我的印象中,作為軍事首長,他對戰略戰術等軍事科學領域研究頗深,代表作《軍事百聞錄》由軍事科學院出版發行,是他軍事論文的集大成著作。然而,令我敬佩不已的是,作為軍事首長,退休後竟然改變「主攻方向」——由研究軍事向研究文學進軍。
楊得志將軍又出征!這次大膽迎娶小24歲新妻! - 天天要聞

楊得志將軍又出征!這次大膽迎娶小24歲新妻!

楊得志是一位備受稱讚的「老當益壯」的將軍,他的一生有兩個特點:一是在1979年的越南自衛反擊戰中,年近七旬的他挂帥出征,擔任西線人民解放軍的總指揮;二是在1990年,他八十歲時迎娶了人生的第二位妻子石莉。這兩個事件使得楊得志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 天天要聞

南明與清軍聯手滅農民軍的背後真相!

明朝滅亡的悲劇,在歷史的長河中轟然而至。就在明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的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佔了北京,崇禎皇帝選擇了自縊殉國。明朝的統一政權從此徹底消失在歷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