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2025年07月02日21:32:07 歷史 1007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文|避寒

編輯|避寒

《——【·前言·】——》

荊州附近,本是「九百里澤國」,現在卻全是稻田與縣城,翻查古籍發現,這片平原本屬於雲夢澤。

一個古湖,是怎麼一步步從地圖上消失的?從先秦楚國、秦漢郡縣、到今天的湖北地形,一環扣一環。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九百里澤國」的真相

《子虛賦》里提到,雲夢澤方圓九百里,不是虛筆,這片水澤從春秋戰國起就被記載得清清楚楚。

雲夢澤的地理位置,大致對應今天的江漢平原,包括武漢以西、荊州以北、孝感、仙桃、天門、潛江、監利一帶。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地形低平,江漢兩水交匯,是天然的積水窪地,夏季漲水,漢江和長江一齊倒灌,湖面擴張;枯水季節,大片沼澤裸露,牛馬行走困難。

考古材料中,楚國銅器與墓葬大量分布在今天門、雲夢、應城一帶。

說明早期人類就在湖區邊緣生活,不是湖中住人,而是湖邊圍繞著小丘陵與陸地灘涂,人類就在高地上安家,漁獵為主。

楚國都城遷徙頻繁,許多史學家認為與雲夢澤水患頻發有關。

春秋末期,雲夢澤西岸為楚國王都郢的所在,《左傳》《國語》均記此地多水難行,「船載輕人,車不過」。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雲夢澤並不是一個固定水面,而是一片季節性水系和沼澤群組合體。

有時湖,有時田,有時成片的草甸與溝汊,淮河系統泥沙南運,荊江北岸泥沙淤積,整個雲夢澤呈現出「東深西淺」的特點。

到了戰國晚期,楚國國力衰退,秦國開始南進。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楚國東遷至壽春,郢都淪陷後,雲夢澤區域淪為秦地。秦國修築郡縣,首次對湖區展開行政分割。

南郡設立,轄區包括整個雲夢澤所在,漢初郡縣繼承,雲夢澤仍屬南郡。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文獻記載中,沔陽、雲杜、竟陵、州陵、安陸等縣先後在湖周設立,說明湖周高地已適合築城與農業。

此時,雲夢澤主體仍然存在,只是邊緣開始「泛陸化」。

湖心仍深不可測,野象野牛頻現,《爾雅》《山海經》對雲夢之獸多有記載。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從湖澤到三角洲

真正讓雲夢澤開始退潮的,是秦漢時期漢水與荊江帶來的泥沙。

長江荊江段,每年攜帶億噸泥沙,順勢北沖,漢江從襄陽下泄,同樣帶來大量粉砂與有機物質。

雲夢澤夾在兩條水道中間,泥沙沉積在湖底,湖體變淺。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東漢時期的《水經》註:沔水入雲夢,「淺深有異,舟行如履」,說明湖面雖大,但部分區域已淺灘化。

這段時間,古縣設立明顯加快,沔陽(今仙桃東)、竟陵(今天門)、監利、雲杜(今漢川)、安陸、應城、隨縣一線,各縣逐一建立。

地名本身就有隱喻:沔陽、雲杜,都是「水之邊」的意思。說明這些縣是建在湖邊干灘上,而非湖中。

縣設得多,說明陸地多了,文獻也提到,竟陵一帶已有大批農田,「野無閑田」,魚鹽之利為輔,農業才是主業。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漢末三國時期,水戰頻繁,諸葛亮曾言「澤國為戰,舟楫為師」。

他派遣部隊佈於漢南湖區,就是在雲夢澤殘餘湖泊之間設伏,這些湖泊不再是連成一片的大湖,而是星狀分布,已成「澤群」。

到了西晉,「雲夢澤」一詞開始從官方文獻中減少出現,代之而起的,是「荊州澤」「監利湖」「太白湖」等局部稱謂。

考古上也印證了這個趨勢,雲夢出土的西晉磚墓,全為高地干丘之上,說明湖區已基本陸地化。同一時期,《晉書·地理志》記錄,監利縣「田土豐饒,居人千戶」。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到了西晉中後期,雲夢澤的大湖時代結束,變成一系列中小湖泊和田壟混雜的平原帶。

地方建置繼續推進,湖的邊界也在官文系統中被「拆解」了,從一個九百里湖澤,逐步轉為幾十個縣鎮的轄區,湖水無法再統一。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湖澤崩解,古縣取而代之

到了南朝,雲夢澤徹底從史書中消失,不是水沒有了,而是再也不叫這個名字了。

《南齊書》《梁書》《南史》里,只提太白湖、馬骨湖、長湖等名。這是雲夢澤分裂後的殘片,大湖被泥沙分割成多個水潭、淺湖、小澤。各自為政,再不統一。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考古工作者在洪湖、監利、公安交界地帶發現東晉時期湖堤遺址,說明那時人類已試圖圍湖造田,一個九百里湖澤,逐漸變成「堤內水田,堤外野湖」。

到了唐代,雲夢澤的痕迹幾乎只剩在地名里。

《元和郡縣誌》載,漢南荊州屬縣中,「有雲夢故澤,今僅存灘澤」,這句話很關鍵。古澤還在,只是變淺、分裂、不連片。

唐玄宗天寶年間,曾下詔在「雲夢舊澤」設屯田,也就是說,皇帝承認這是原來湖底。

《舊唐書》也記:「沔陽郡多灘田,歲收上谷」,這片灘田曾是湖底。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詩中寫「雲夢澤南行,風煙浩茫茫」,他說的不是湖,是一種荒涼,雲夢澤變成一個象徵,而非實地。

各縣陸續設立、穩定,荊門、公安、石首、松滋等地,成為新興縣域,湖泊反而成了夾縫中存在的附屬水體。縣是主,湖是輔。

很多現代縣名的前身,都是唐宋時期設立。比如公安,宋真宗時稱「荊門軍」,後改公安,太白湖東岸的安鄉,屬岳州路,管理著大片湖盪、沼澤、草場。

這時候的「雲夢」,已經變成地名保留字眼,比如雲夢縣、夢澤湖鄉、雲杜村,湖體已沒了,記憶還在。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地理演變更明顯,到宋代,《太平寰宇記》提及此地:「三湖相連,不成澤狀。」說白了,連起來都不像湖了。從九百里水澤,淪落成零散水坑。

文人墨客的描述也變了,不再寫船行萬里、漁舟唱晚,而是寫「田中聞蛙聲,夜漲沙洲白」,湖成背景,農田與縣治成主角。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雲夢殘影,湖泊歸於平原

明清兩代,雲夢澤名義上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明一統志》記錄:荊州府下轄的監利、沔陽等地,有大湖者洪湖、長湖、白露湖,「澤國久廢,惟有陂塘存。」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說明大澤沒有了,剩下的是水庫、低洼地、小湖群,這正是江漢平原形成的地質過程尾聲。

清代《湖北通志》里,洪湖已是「荊楚巨浸」,方圓二百里,卻不再與雲夢連線。

雲夢澤已碎。變成片狀窪地、分散式水系。長江三角洲推移,泥沙逐年積壓,湖區逐年抬高,漢江改道,長江裁彎,整塊澤地抬升為江漢平原。

建國後測繪顯示,江漢平原低於長江水位,需靠堤防控制內澇,這說明,它原本就是湖底。

洪湖市資料顯示:洪湖原名太白湖,為雲夢澤殘湖之一。如今水域面積約為800平方公里,是江漢湖群中最大者。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長湖、白露湖、湯湖、漲渡湖等,也都可查到歷史與雲夢澤的關係。

到了今天,江漢平原遍布湖泊、堤垸、水網。每一口湖,都是雲夢澤留下的「指印」。

荊州博物館對出土漆器曾評價:「此物出於雲夢,入土千年,仍澤氣未乾。」這裡的「雲夢」,指的是出土地點——雲夢縣,但那裡的水澤,已成田壟與小河。

千年前的九百里澤國,如今全是稻田、廠房、縣城,湖體從地形變地名,再從地名退為記憶。

從縣名來看也能反推消失過程。沔陽(今仙桃)在雲夢澤東北邊,是泥沙最早堆積之處,早在東漢就已城市化。

從江漢平原各古縣出現的歷史,來看雲夢澤的消失過程 - 天天要聞

再往西,到監利、洪湖、江陵,是雲夢澤最晚乾涸的部分,到了南宋還時常成災。

而雲夢縣本身,名字保留下來,卻與古湖早已無直接對應,雲夢澤這三個字,如今只剩在史書、考古志、地名檔案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 天天要聞

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舉行

中新網忻州7月2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2日從山西省文物局獲悉,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7月1日,徐向前元帥及黃傑同志生前物品捐贈儀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舉行。山西省文物局 提供 這批捐贈物品包含徐向前及黃傑生前書籍文件、生活用品、歷史照...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 天天要聞

李登輝的最後時刻:因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被緊急送醫

說到李登輝的離世,其實很多台灣人,包括不少大陸的朋友,最早聽到的消息,都是一句挺荒誕的話——「喝牛奶嗆到了,送醫院半年沒出來。」你要說這是哪位普通老人家,家人和朋友頂多是擔心一下,圈子外人不大會關注。但這人叫「李登輝」,那就不是一般的小事。
安徽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推薦人公示 - 天天要聞

安徽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推薦人公示

大皖新聞訊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發布《關於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候選人推薦對象(安徽)的公示》。具體如下:根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開展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宣傳選樹活動的通知》,經各地各單位推薦申報、安徽省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遴選推薦委員會評審,確定利辛縣第一中學正高級教師侯純廣、合肥工業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