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夢
陵陽至道觀的觀主費禹珪,字天錫,文才出眾,年少時被眾多儒生所稱道。前後蜀年間,他曾經參加進士考試,試前夢到一襲錦衣在井裡。醒後他沾沾自喜地說:「這是進士及第,衣錦游於鄉井啊。」
有一天,他與權知軍事推官的蘇協聊天,蘇協說:「功名都是天註定的,但凡舉人準備進考場,大多會做奇異的夢。」
費禹珪於是就把自己做的夢說了出來。蘇協說:「你這不是好夢。錦衣在井裡,是文章不被別人賞識的徵兆。」
費禹珪聞言不悅。第二年春天卻果然落了榜。他回家後跟蘇協說:「人生百年,就像風中的燭火,只可以怡神養志,詩酒寄情,千萬不能為讀書的那點小小功名耿耿於懷,那才是有凌雲之志。」
蘇協說:「世間的福祿都是短暫的榮耀,浮生如寄,只有學到真道術,才是天理。我有個兒子,雖然愚笨,請你當他老師咋樣?」蘇協說的這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參政侍郎。
到了第二年,北宋伐蜀,蘇協上京城做官。到了太平興國年間,蘇協擔任開封府司錄參軍,去世了。
休復(作者黃休復)曾經讀到醫書上說:「人藏氣,陰多則夢多,陽壯就夢少,有夢也記不住。所以瞎子是沒有夢的,愚笨的人夢很少,養馬駕車的差役,一百個晚上都不會有一個夢。所以說做夢是一種習性。人不會無緣無故做夢。
曾經有一個讀書人懂得解夢,於是有人杜撰了一個夢,請他解一下,結果讀書人說的福啊禍啊全都靈驗了。
過了幾天,編夢的那人告訴讀書人說: 「我其實並沒有做夢,只是編造了一個,用來試試你,怎麼也靈驗了呢?」讀書人說:「意念出於你的口中,災禍福祥也就跟隨而來了。何況你還用筆把夢給我寫下來了呢。」由此可知,福禍來臨,跟做夢或者沒做夢,並沒有太大關係。
(出自《茅亭客話》)
慈禧之侈縱
光緒初年,恭王奕訢執政,事無巨細一律循規蹈矩,從不敢逾越。當時三海(指的是北海、中海和南海)雖然就在皇宮旁邊,但自從庚申年後(指李自成滅明),不免還是有些殘破,一直都沒有花錢興建修繕。
每當慈安、慈禧帶著皇帝、皇后到幾個海子遊玩時,恭王一定是跟隨的。慈禧偶爾會用言語試探說:「這地方該修了。」恭王總是一臉認真地回答:「喳!」
然而絕對是沒有下文的。慈禧也不敢再多說什麼。慈安則說:「國庫空虛,沒錢,怎麼修?」
等到慈安窩窩囊囊死去,慈禧通過宮廷內外勾結和預謀,終於將恭王驅逐出軍機處,用一幫睜眼瞎的昏官代替。於是這些人迎合慈禧,先修了三個海子,包裝了金鰲玉蝀放在海子中。
當時閻敬銘擔任戶部尚書。他將國庫中的閑錢,不論多少全都造冊上報。按照舊例,凡是年終戶部造冊上報的,僅僅是各項正款,其他的比如歷年查抄的錢款、罰款、變價款都是不呈報的,一是擔心正款有虧空,就用這些錢款去彌補,二是堂上以及庫官也可以在這裡有點小油水可撈。閻敬銘執掌戶部,這些雜款能多報出來七百餘萬。
慈禧大喜,於是有了興修圓明園的想法。又有人上奏說,修圓明園需要三千多萬,不如萬壽山那個地方,面積很大而且風景勝過圓明園,估計只要一千多萬就夠了。慈禧於是決定商議修建頤和園。
朝廷設立有海軍衙門,從這衙門每年提出海軍經費二百萬兩,作為修建頤和園的費用,又開了海軍報效捐,實收銀子七千兩,後來加到一萬兩,可以買一個知縣,這樣總共又得到幾百萬。這些錢也納入了修園經費。
不到三年,頤和園建成,慈禧帶皇帝皇后等宮中親眷住了進去。自從搬進園子里後,每天園子里花費一萬二千兩銀子。園子里建設了電燈廠、小鐵道、小汽船,每一處都有總辦、幫辦、委員等幾十人,大多數地方都滿員。
甲午海戰失敗後,李鴻章常常恨恨不已地說:「假如海軍經費按年如數發給,不過十年,北洋海軍的船炮就是全球第一,何致於大敗啊!所以這次失敗,我不承擔責任。」
的確是這樣。想起光緒二年,我留在京城參加考試時,與朋友兩次遊玩三個海子。三個海子以南海最大,到處都是荷花,海子中有個殿名叫瀛台,旁邊有儀鸞殿。
我第一次出遊時,看到儀鸞殿左邊,有人在那裡聚會,盤著辮子解開衣裳,高聲喊叫著划拳,殿門廊下就砌著灶台作為廚房。我和朋友們見了,不禁大笑。這也是禁地之中亘古沒有的現象。
瀛台四邊都是水,一座九曲板橋連通,壁上的書法字跡都是清初三王的真跡,還有一大幅成親王的方寸小楷《赤壁賦》。房屋曲折幾十間,都很精雅,那裡就是戊戌變法後,幽禁光緒皇帝的地方。
(出自《清代野記》)
假煞神
王碧伯是我的表叔,那一年表嬸去世了,請了術士來家。術士說某一天的子時,死者的靈魂要回家裡來。於是到了那天,全家人都提前躲了出去。
有一個小偷打聽到這件事情,偽裝成煞神,翻牆進了表叔家。家中空無一人,他就肆無忌憚地到處尋找錢財。當他正打開箱子偷簪子耳環這些首飾的時候,恰巧另一個小偷也偽裝成煞神摸進家裡來了。
為了裝得逼真,這小偷還遠遠地裝鬼叫。一時間,鬼聲嗚嗚,漸漸逼近。先來的小偷慌慌張張地想要逃走,沒想到兩人竟在庭院里相遇了。
兩小偷彼此以為對方是真煞神,全都嚇掉了魂,面對面地癱倒在地上。黎明時分,家裡人哭著回來,突然看見地上躺著兩個人,嚇了一大跳。仔細一辨認,才知道是小偷。
於是大家用薑湯把小偷灌醒,就讓兩人穿著煞神的裝束把他們捆綁送官。一路上百姓圍觀,都笑彎了腰。
根據這一件事情,回煞的說法應當是虛妄的了。但是回煞的形跡,我確實是多次親眼看到過。鬼神之事渺渺茫茫,實在不知道到底怎麼樣。
(出自《閱微草堂筆記》)
王成(中)
(接上期)王成因為沒有利潤不肯出售,遲延了十餘天,算計食宿花費很多,更加煩悶憂愁。店主人勸他把葛布賤賣掉,改作別的買賣,王成只好聽從了,虧了十幾兩銀子,把布全部脫了手。
早晨起來,王成準備回去,打開行囊一看,銀子全沒了。王成驚慌地告訴店主。店主也表示沒有辦法。
有人出主意讓王成報告官府,要店主償還。王成嘆息說:「這是我命該如此,和店主有什麼關係?」店主聽說後很感激他,贈送他五兩銀子,說些勸慰的話讓他回去。王成自己考慮著沒臉回去見祖母,反反覆復地猶豫徘徊,進退兩難。
一天,王成恰好看見有斗鵪鶉的,一賭就是幾千文錢。每買一隻鵪鶉,常常花費不止一百文。他忽然心中一動,算了算行囊中的錢,僅夠販賣鵪鶉的,就回去同店主人商議。
店主極力慫恿他,並且約好讓他借住店中,管飯吃,不收他錢。王成很高興,就上路了。他買了滿滿一擔鵪鶉,又回到京城。店主人很高興,祝他早點賣光。到了夜裡,大雨一直下到天明。
天亮後,街上水流如河,雨還是沒停。王成只好住在店裡等待晴天。可是雨一連下了好幾天不停。看看籠中,鵪鶉慢慢死了一些。王成害怕極了,不知怎麼辦才好。
又過了一天,死得更多,僅剩下幾隻,合併到一個籠子內養著。過了一夜又去看,僅有一隻還活著。王成告訴了店主,忍不住淚流滿面。店主也為他振臂嘆息。
王成覺得銀兩虧盡,有家難回,只想尋死。店主勸慰他,同他一塊去看那隻活下來的鵪鶉。店主人仔細審視一番後說:「這隻鵪鶉好像不同尋常。那些死了的鵪鶉,未必不是被它斗殺的。你現在也閑著沒事,就訓練訓練它,如果是個良種,用它來賭博也可以謀生。」
王成遵照店主的意思去做了。馴好以後,店主人讓他拿著到街頭,賭些酒飯吃。這隻鵪鶉十分健壯,幾次都贏了。店主人很歡喜,交給王成些銀子,讓他去與富家子弟賭,又是屢賭屢勝。
過了半年多,王成積攢了二十兩銀子,心裡漸感寬慰,把這隻鵪鶉看作性命一般。
起先,有個大親王好鬥鵪鶉。每逢元宵節,就放民間養鵪鶉的進王府與他的鵪鶉角斗。店主人告訴王成說:「現在發財可以說很容易,所不知道的就是你的運氣如何了。」
於是就把大親王府鬥鵪鶉的事告訴他,帶他一起前去,囑咐說:「如果敗了,就自認喪氣出來;倘若萬一鬥勝了,大親王肯定要買下來,你不要答應。如果他強買,你看我的臉色行事,等我點頭後再答應他。」王成說:「行。」
來到王府,來鬥鵪鶉的人已經擁擠在殿階下。不一會兒,親王走出御殿,左右隨從宣告說:「有願斗的上來。」立即有一個人手把鵪鶉,快步上去。
親王命令放出王府的鵪鶉,客人也放出自己的,兩隻鵪鶉剛一搏鬥,客方已經敗了,親王大笑。不一會兒,登台敗下來的已有好幾個人。
店主說:「現在可以了。」說完和王成一道登上台。親王端詳了一下王成的鵪鶉,說:「眼睛裡有怒脈,這是只兇猛善斗的鳥,不可輕敵!」命取一隻叫鐵嘴的鵪鶉來對陣。經過一番躍騰搏鬥,王府的鵪鶉敗下陣來。
王爺又選出更好的,但換一隻敗一隻。親王急忙命取來宮中的玉鶉。片刻功夫,有人把著這隻鵪鶉出來。只見它全身雪白,像鷺鳥一樣,神駿不凡。
王成膽怯了,跪下請求罷體,說:「大王的鵪鶉是神物;我怕傷了我的鳥,砸了我的飯碗。」親王笑著說:「放出來吧!如果你的斗死了,我會重重地賠償你的。」
王成這才放出鵪鶉,親王的玉鶉直撲過來。這時王成的那隻正像怒雞一樣伏在那裡嚴陣以待。玉鶉猛地一啄,王成的鵪鶉突然飛起,像仙鶴似地攻擊它。兩隻鵪鶉上下飛騰,相持了很久,玉鶉漸漸不支了。
而王成的卻更加氣盛勇猛,越斗越急,不一會兒玉鶉雪白的羽毛紛紛被啄落,垂翅而逃。周圍觀看的上千人無不讚歎羨慕王成的鵪鶉。(未完待續)
(出自《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