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2025年07月02日17:32:11 歷史 1115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1941年秋,五名年輕的八路軍戰士在河北狼牙山上與 日軍殊死搏鬥,最後跳崖殉國,可令人驚嘆的是,其中兩人竟然活了下來。這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多年後,倖存者之一葛振林在晚年揭開了真相。

壯烈犧牲與意外生還

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戰鬥拉開序幕。當時,日本華北方面軍集結3500餘兵力,對晉察冀邊區發動大規模「掃蕩」,目標是消滅當地的八路軍和黨政機關。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接到命令,負責掩護機關、部隊和群眾撤離。在完成任務後,七連第六班的五名戰士——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被留下阻擊敵人。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五壯士毫不畏懼。他們利用狼牙山險峻的地形,與日偽軍展開激烈交火,成功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斃傷90餘人。戰鬥持續到彈藥耗盡,敵人步步逼近,他們砸毀槍支,拒絕投降,高呼口號,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然而,跳崖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馬寶玉、胡德林和胡福才當場犧牲,葛振林和宋學義卻奇蹟般存活。原來,他們在下落時被山腰的樹枝掛住,避免了直接墜地身亡。葛振林頭部受傷,宋學義腰椎重傷,兩人命懸一線。危急時刻,當地青年救國會幹部余葯夫和棋盤陀道士李圓忠發現了他們。余葯夫冒著風險將兩人救下,李圓忠用醫術為他們治療,最終保住了他們的性命。

當時,中國人民正面臨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晉察冀邊區作為八路軍的重要根據地,承受著巨大的軍事壓力。狼牙山位於河北省易縣西南,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五壯士選擇在這裡與敵人周旋,既是戰略需要,也是為了給主力部隊和群眾爭取更多撤離時間。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五壯士的英勇行為並非偶然,而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精神的集中體現。他們大多出身貧苦家庭,參軍後接受了黨的教育,懂得了為民族解放而戰的意義。馬寶玉作為班長,帶頭衝鋒;葛振林作戰勇猛,多次負傷仍不退縮;宋學義沉著冷靜,掩護戰友;胡德林和胡福才雖年輕,卻毫不畏懼死亡。

跳崖後,葛振林和宋學義的生還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幫助。余葯夫只有19歲,卻展現出超乎年齡的擔當。他將兩人背到安全地點後,又四處尋找救援。李圓忠雖是道士,卻精通草藥,用簡陋條件挽救了兩人的性命。這場救援行動,體現了軍民一心、共御外敵的團結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五壯士跳崖的地方名為棋盤陀,海拔約1100米,懸崖陡峭,落差極大。葛振林和宋學義能被樹枝掛住,實屬僥倖。但這種僥倖背後,是他們對生的渴望和對使命的堅持。他們沒有選擇投降,而是用生命捍衛了尊嚴。

戰鬥結束後,當地群眾和部隊迅速組織力量,掩埋了馬寶玉等三人的遺體,並在棋盤陀附近立下紀念碑。這場戰鬥雖規模不大,卻因五壯士的壯舉而載入史冊。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葛振林揭秘倖存之謎

歲月流轉,葛振林在晚年回憶起那段經歷時,揭開了他們生還的秘密。他提到:「我和宋學義是搭著肩膀一起跳下去的,可能因為這樣才被樹枝掛住,撿回了兩條命。」

在跳崖的瞬間,葛振林和宋學義肩並肩,手挽手,身體緊密相連。這種姿勢讓他們在下落時形成了一定支撐,增加了被樹枝攔截的機會。而馬寶玉、胡德林和胡福才單獨跳下,未能得到類似緩衝,最終壯烈犧牲。

葛振林晚年的回憶,是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提到的。當時,他已年近八旬,身體雖不如從前,但精神矍鑠。他詳細回憶了跳崖時的情景:五人站在懸崖邊,敵人越來越近,他們沒有退路,只能選擇跳下去。他和宋學義因為站得近,自然而然地搭住了彼此的肩膀。這一無意之舉,竟成了生還的轉機。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葛振林回憶,被樹枝掛住後,他和宋學義身負重傷,幾乎無法動彈。19歲的青年余葯夫在逃難途中發現他們,不顧危險將兩人背到附近古廟,並請來懂醫術的老道士李圓忠救治。李圓忠用草藥和簡陋條件為他們療傷,幾天後,兩人才脫離生命危險。

在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的群眾與八路軍關係密切。許多村民冒著生命危險為部隊提供情報、糧食和掩護。余葯夫當時正帶著家人躲避日軍「掃蕩」,卻能在在危急時刻選擇了救人。

葛振林對余葯夫的恩情銘記於心,但因戰時混亂,他未能記下對方的姓名。直到1986年,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落成典禮上,葛振林與余葯夫意外重逢。時隔45年,兩位老人淚水漣漣,葛振林晚年的講述,不僅解開了生還之謎,更讓人感受到那段歲月中人性光輝的一面。

葛振林還提到,跳崖後他一度以為自己必死無疑。被樹枝掛住時,他頭部撞擊岩石,昏迷過去。醒來時,已被余葯夫救下。宋學義腰椎嚴重受傷,險些癱瘓。但在李圓忠的治療下,他逐漸恢復了行動能力。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晚年的葛振林多次接受採訪,每次談到跳崖和生還,他都語氣平靜卻充滿感情。他沒有誇大自己的功績,而是反覆強調戰友的犧牲和群眾的幫助。

英雄事迹永載史冊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迹很快傳遍全國,成為抗日戰爭中的傳奇。1941年11月5日,《晉察冀日報》刊登《棋盤陀上的五個神兵》,首次報道了他們的壯舉。11月7日,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簽署命令,正式命名他們為「狼牙山五壯士」。葛振林和宋學義獲「勇敢頑強」獎章,馬寶玉、胡德林和胡福才被追授「模範榮譽戰士」稱號。

報紙的報道讓五壯士的事迹迅速傳播開來。當時正值抗戰艱苦時期,全國人民急需精神鼓舞。《棋盤陀上的五個神兵》一文詳細描述了他們的戰鬥經過和跳崖壯舉,稱他們為「神兵」。

1942年,晉察冀邊區政府將狼牙山後的甘河北溝改名為「五勇村」,以紀念五壯士的功績。同年4月,軍區在棋盤陀建「三烈士塔」,1959年重建為「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聶榮臻元帥題詞:「視死如歸本革命軍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後,這段歷史被廣泛傳頌。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迹被編入小學課本,拍成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成為幾代人的精神坐標。課本中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文,語言簡潔卻感人至深,讓無數學生從小就記住了他們的名字。1958年上映的電影,則通過藝術形式再現了那段歷史,進一步擴大了其影響力。

宋學義1944年轉業到地方,擔任農會主席和村黨支部書記,1971年因病去世。他在地方工作期間,始終保持軍人本色,帶領群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葛振林則繼續投身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校軍銜,後在湖南衡陽工作,2005年逝世。

葛振林晚年積极參与青少年教育,擔任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講述抗戰經歷。他曾說,自己代替戰友多活了幾十年,只希望把這段歷史講給更多人聽。他多次回到狼牙山,站在紀念塔前緬懷戰友,感慨歲月無情卻又欣慰後人銘記。


狼牙山5壯士跳崖,為何2人能活下來?葛振林在晚年道出其中秘密 - 天天要聞

如今,狼牙山已成為紅色旅遊景點,每年吸引無數人前來參觀。紀念塔前的廣場上,經常有學生和遊客駐足,聽講解員講述五壯士的故事。他們的名字和事迹,通過書籍、影視和教育,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