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國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語錄的筷筒,這些老物件承載著時代的印記。大戶人家的紅金化妝盒、堪比豪車的三槍自行車標、精確到0.01克的戥子稱,每一件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它們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體的歷史書,見證著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與人間煙火。"
大家好,關於上一期最後一個物件還是有朋友猜錯了,有人說那是打氣孔的沖頭,其實就是一個哨子,只不過這個哨子是民國時期警用的一個哨子。電視劇里民國時期,警察遇到一些突發情況都會先吹哨,就好比現在的警鈴一樣。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幾個老物件,有認識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筷筒:時代烙印下的日常承載
這是一件六七十年代的筷筒,顧名思義就是放筷子的物件,但特殊的是上面清晰的寫著偉人語錄,時代背景很深的一個老物件。它不僅僅是一個收納工具,更像是一本立體的史書,將特定時期的精神風貌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那個物資不算充裕但精神昂揚向上的年代,這樣一個小小的筷筒,每天都在人們的生活中出現,時刻傳遞著時代的最強音 ,見證著一家人圍坐吃飯時的煙火氣息,也見證著時代的風雲變幻。
化妝盒:大戶人家的精緻往昔
光看圖片就知道這件東西經過漫長的時間洗禮了,這是一件化妝盒,整體木質的,紅色表面有著金色的裝裱,還有一句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在過去肯定是大戶人家使用過的東西。它宛如從民國舊夢走來,精緻的木質結構,紅金相間的奢華配色,無不彰顯著主人曾經的尊貴身份。在民國時期,女性對美的追求在這個化妝盒中得到了體現。打開它,彷彿能看到女主人對著鏡子精心梳妝,輕施粉黛的場景,那些胭脂、香粉曾裝點過民國女子的絕代風華,而這個化妝盒,就是她們精緻生活的忠實伴侶 ,承載著一個時代女性的浪漫與優雅。
三槍牌自行車標:民國 「豪車」 的身份象徵
這是一個三槍牌自行車標,在那民國時期,一輛三槍牌的自行車賣一百多塊,普通工人一個月才三四十塊,這是當時很多家庭都不能承受的,當時的一百塊放到現在知道也要上萬了吧。在民國的街頭巷尾,自行車是一種時髦的出行工具,而三槍牌自行車更是其中的 「貴族」。擁有一輛三槍牌自行車,就如同現在擁有一輛豪華轎車一般。這個小小的車標,是品質與身份的象徵,它見證了民國時期城市交通的發展變遷,也反映了當時不同階層的經濟差異 ,承載著人們對便捷出行和美好生活的嚮往。
永久牌自行車車標:經典傳承的時代見證
永久牌的自行車車標,民國時期的產物,當然現在還有這個牌子,但是這個車標肯定是停產了。永久牌自行車在民國誕生後,便以其堅固耐用的品質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它不僅是交通工具,更逐漸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符號。這個車標,見證了永久牌自行車從民國時期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經歷了戰爭的洗禮、社會的變革,卻始終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如今,雖然車標樣式可能已經改變,但永久牌自行車所代表的那種堅韌、可靠的精神,依然傳承至今 ,勾起人們對過去歲月的深深懷念。
鼓風機:勞動智慧的豐收助力
這也叫谷風機,是用來把穀物和雜質分開,是那個時代的重要勞動生產力,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在農業為主的民國時期,糧食的豐收關乎著無數家庭的生計。鼓風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糧食清理的效率。農民們將收穫的穀物倒入其中,通過手搖或腳踏產生風力,將輕的雜質如糠皮等吹走,留下飽滿的穀物。它凝聚著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的智慧,是農耕文明的生動體現,見證了民國時期農村的生產場景和農民們辛勤勞作、期盼豐收的質樸願望 。
戥子稱:精細計量的歲月見證
戥(děng)子稱,以前我還真不知道這個是幹嘛的,現在終於弄明白了,這個稱主要是用來稱一些金銀,藥品,分量比較小的東西,它能精確到 0.01 克,在一些中藥鋪里應該還能見到這個物件。在民國的商業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戥子稱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於珍貴的金銀首飾交易,需要精確計量價值;而在中藥鋪里,精準稱取藥材關乎著治病救人的大事。它小巧玲瓏,卻有著極高的精度要求,製作工藝精湛。每一次使用戥子稱,都是一次對誠信和專業的考驗,它見證了民國時期商業的繁榮與中醫文化的傳承 ,在歲月的長河中,默默記錄著那些精細入微的交易和生活片段。
收音機:往昔的 「結婚三大件」 之聲
這個堪稱當年的結婚三大件之一的收音機,如圖裡的收音機也是經過歲月的洗禮變成了破爛不堪的物件,這種還是那种放磁帶的。在民國晚期到解放初期,收音機可是家庭中的 「奢侈品」,是結婚時備受矚目的重要物件。它為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通過電波,人們可以收聽新聞、戲曲、音樂等各類節目。一家人圍坐在收音機前,收聽著遠方傳來的聲音,感受著時代的脈搏。它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那個時代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 ,即便如今已破舊不堪,但它所帶來的溫暖回憶和時代意義,依舊熠熠生輝。
鞋楦:傳統製鞋工藝的記憶
鞋楦也可以叫鞋撐,有人還記得這個老物件嗎?過去人們做鞋,補鞋用的,現在這東西沒人用嘍!在民國時期,手工製鞋是主流,鞋楦便是製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根據不同的鞋碼和款式製作而成,將鞋面套在鞋楦上進行縫製和修整,能確保鞋子的形狀美觀且合腳。從富貴人家的精緻皮鞋到普通百姓的布鞋,鞋楦都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現代工業化製鞋的普及,鞋楦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它所代表的傳統手工製鞋工藝,以及與之相關的匠人精神,成為了那個時代手工製造業的珍貴記憶 ,是傳統手工藝在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縮影。
水煙袋:民國的吞雲吐霧之器
這是民國的一個老物件,水煙袋,全身是黃銅的,靠水來過濾煙氣的,現在可看不見有人用這個了。水煙袋在民國時期頗為流行,無論是在繁華都市的茶館酒樓,還是在鄉村小鎮的尋常人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人們手持水煙袋,輕吸慢品,吞雲吐霧間,或談天說地,或享受片刻的悠閑。黃銅打造的水煙袋,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其精美的雕花、造型還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它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社交文化 ,是民國市井生活的生動寫照,如今雖已難覓其蹤,但它在歷史中留下的獨特印記,依然讓人回味。
手電筒:古董級的光明使者
民國古董級的手電筒,全銅的,保存的這麼好真的少見。鋁製的手電筒我見過很多,不過這種全銅的的手電筒我真的沒有見過實物,對於手電筒收藏愛好家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一個物件。在民國時期,電力尚未普及,手電筒成為了人們夜間出行、照明的重要工具。這款全銅的手電筒,工藝精湛,材質上乘,相較於後來的鋁製手電筒,更加堅固耐用。它曾在黑暗中為人們照亮前行的道路,無論是走街串巷的小販,還是夜間巡邏的警察,都離不開它。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它不僅是一件實用的老物件,更是民國時期工業製造和生活風貌的珍貴見證 ,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感和歲月的滄桑。
老油燈:民國微光里的溫暖陪伴
這是一對小鱉燈,上面有工帶花紋,小巧可愛。整體黑色噴釉,是民國時期的一對小物件。在沒有電燈的民國夜晚,油燈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這對小鱉燈,造型獨特,以鱉為原型設計,憨態可掬。黑色噴釉使其更具質感,上面的工帶花紋則增添了幾分藝術氣息。它們雖然光亮微弱,但在無數個夜晚,為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在昏黃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一起,或是縫補衣物,或是促膝長談 ,老油燈見證了無數家庭的溫馨時刻,成為了民國時期家庭生活的重要符號,在歲月的角落裡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這是什麼
這個是什麼有朋友知道嗎?給你個提示,民國時期的物件,男人沒有用過這個東西,是一件日常所需的一件物品,現在已經消失了。大家有知道的嗎?有認識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大家一起探討。還有朋友想起有什麼老物件打在評論區,我會在下一期分享給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持,有你們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