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千金要方》、《唐新本草》
你好,我是中醫人,小葯醫師。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痰濕這個話題。
中醫常說,百病由痰起,中醫上所講的「痰」,並不單單指日常所說的產生於肺部、通過咳嗽可以排出體外的痰,它還包括因為水液代謝障礙而產生的,符合穢濁、黏滯、稠厚特徵的病理產物,屬於內在堆積的廢物。
比如肥胖,中醫就稱之為「痰」,由於這個「痰」不像肺部的痰那樣可以被我們直觀地認識到,所以中醫又把它稱為「無形之痰」,而把產生於肺部、通過咳嗽可以排出體外,並可以看到的痰稱為「有形之痰」。這兩者共同構成了中醫「痰」的概念。
可能有很多人會疑問,我們體內的「痰」是如何生成的呢?
其實,關於痰濕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像我們熟知的愛吃冷食甜食、愛久坐不運動、、酗酒、總吃肥肉等等,都會引起體內痰濕的形成。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痰濕有沒有預防或者治標又治本的方子呢?有!它就是溫膽湯。濕熱、濕寒、痰濕都可以用。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它的組成——
茯苓,半夏,枳實,炙甘草,陳皮,竹茹。以上這些,每日一劑,煮水飲用。
這些組方各揮發什麼作用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這裡頭所用的枳實就是來破氣下行的,我們知道行軍打仗都是要講究策略的,攻城需要先鋒部隊,而枳實在這個方子里就是打頭陣的,其次,又用到了半夏和陳皮,使用半夏主要是為了化痰祛濕,配上化濕理氣的陳皮,是最常見化痰濕的哼哈二將。
再來,裡面所使用的茯苓,健脾滲濕,竹茹化痰清熱,這兩味葯是這張方子的善後力量,,最後再搭配一味甘草則是直接補脾的,補充脾胃的津液氣血。
全方可通降胃氣,疏解肝膽之郁,溫陽行氣,祛濕化痰,以調暢全身氣機,又特別有助睡眠。這6味葯,都是常見之物,沒一味名貴中藥。但他們組合在一起,就能發揮神奇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