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特別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可能比以前的人們更重視保健和養生。隨著網路信息爆炸化,網上也會有很多科普文章對慢性病進行科普和介紹。
這些文章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觀點就是:血液粘稠度高會形成血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我認識的一個王先生就是在體檢的時候查出來血粘度增高,他聽說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粘度,預防血栓形成, 所以就來詢問我。那麼血液粘度高就要吃阿司匹林嗎?
血液粘度高就要吃阿司匹林嗎?
不一定,原因如下:
1)血液粘度高並不一定會發生血栓
血栓形成是一種多因素參予複雜生理化過程,血管的促凝和纖溶是一種平衡狀態。目前認為外面常說的血栓形成大多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及表面損傷後,血管內膜下基底膠原、微纖維暴露,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並激活凝血系統,在冠心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患者凝血活性增強,纖溶活力下降。也就是說想要血栓形成,血液粘度高是一方面,還需要出現血管表面的損傷導致的動脈斑塊形成。
如果是光滑完整的血管,即使血液粘度增高也不會發生血栓。而且在醫學上血液粘度還跟很多因素有關,不僅僅是血栓,比如脫水、高脂血症、纖維蛋白原異常、血細胞升高等,都會導致血液粘度增高。如果體檢前一天出汗較多,喝水較少,也是可能會因為血液濃縮而血粘度增高。所以單單只看這一個項目是不能判斷血栓風險的。還需要評估其他的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
2)阿司匹林並不能降低血液粘度
阿司匹林是腦血管疾病預防的藥物之一,但是阿司匹林並不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阿司匹林預防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的原因是因為它是一種血小板環氧酶抑製劑,可通過抑制 cox-1 從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前列腺素進而轉化為 TXA2的過程,降低血小板聚集的發生從而達到減少血栓形成的目的[2]。
簡而言之就是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防止血栓形成,並不能影響血液的粘稠度。所以血液粘度高吃阿司匹林也不對,而是應該找到血液粘度高的原因,再進行處理。
總結
人體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我們不能想當然地隨意用藥。如果體檢發現問題,應該去專業的醫生那裡進行系統性的評估,再選擇合適自己的預防和治療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沈慶樂,張存琪,林閩溪,李培英,周建耀.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狀態與血液粘度變化的臨床意義[J]. 福建醫藥雜誌,2000,03:36-37.
[2] 何依凡.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進展[J]. 健康之友,2018,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