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2025年03月31日15:53:05 美食 1811

紅牆綠瓦、斗拱飛檐

一幢幢中式傳統與俄式風情結合的

棗紅色樓房

七十年如一日地佇立在

長春汽開區東風大街

這就是老汽車廠人口中的「紅房子」

「大小屋檐」下

東風大街早期建築群起源於1952年

第一汽車製造廠項目落地長春後

為了讓工人更安心地投入生產

長春初步在長春西南部規划了

一汽廠區的生活區

並委託給蘇聯建築工程部城市建築設計院

1953年7月15日

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吉林長春奠基

新中國汽車工業從此展開

同年

設計院的「規劃說明書」出台

成為東風大街設計施工的主要依據

交工後的東風大街上一汽生活區

擁有「大屋檐」「小屋檐」各46棟

斗栱飛檐,紅牆碧瓦,高高的門樓

都是這些建築的精髓

三樓或四樓還有精巧的陽台

散發著中國傳統元素與西方風格融合的

獨特韻味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其中,大屋檐雕梁畫柱

每個單元有三個房間

為三家共同居住

小屋檐古樸精巧

每個單元有兩個房間

為兩家共同居住

房間中都鋪著漆成紅色的木質地板

擁有獨立的廚房、洗手間、浴室

冬季24小時暖氣

水管里流出冷熱自來水

曾是長春最令人羨慕的居民區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大、小屋檐」從誕生起就是

一汽職工和家屬的居住地

形成了獨特的「廠區文化」

住在這些「紅房子」

樓上樓下都是同事

很多都是從全國各地

來支援一汽建設的

那個年代雖然住得很擠

但是街坊四鄰親如一家

有時候回來晚了

誰家有飯拿起來就吃

過年時,各家飯菜都擺成一排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為了安置一汽職工子女上學讀書

1954年8月

在南嶺東商專科學校附屬小學的校舍

成立了652廠職工子弟小學

一年後學校由南嶺遷回廠區1棟

1956年新校舍在錦程大街13號建成

並改名第一汽車製造廠子弟學校

這是一汽建廠初期的第一所學校

從此居住在「大小屋檐」的孩子

又成了同學

……

一代代一汽人

在「大小屋檐」里生活著

也讓這些建築始終

以原生姿態被完整地保存著

「摩電」穿行中

長春獨特的風景線有軌電車

也曾經在東風大街穿行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1941年11月1日

長春市首批有軌電車開通運營

1948年,長春共有6條有軌電車通車

是長春人重要的交通工具

1954年11月,為支援一汽建設

原本紅旗街至寬平大路段的有軌電車2線

延伸到了汽車廠區

從寬平大路延伸到東風大街

終點到「汽車廠五站」

即今天的「一汽1號門」

這條有軌電車方便了汽車廠職工的通勤

汽車廠職工們每天從「大小屋檐」坐上有軌電車

從紅牆綠瓦中穿過

伴隨著叮叮咚咚的聲音

奔向熱火朝天的工廠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隨著時間的推移

東風大街街區的環境也在不斷提升

20世紀70年代

「紅房子」周邊增加了圍牆

住宅區變成院落

90年代

院落里增加了自行車、摩托車棚

2000年以後

又完成了道路翻建,管網改造

為了讓「大小屋檐」光彩依舊

也為了讓職工居住得更加舒適

2006年,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

汽開區對「大、小屋檐」做了大規模翻修

主要是外牆的粉刷和修繕

讓這些建築

再次恢復了20世紀50年代的風貌

2007年

東風大街早期建築被列入

長春市首批保護歷史建築名錄

2013年

這些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

「大、小屋檐」

隨第一汽車製造廠歷史文化街區

入選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一汽家屬區崑崙二路與錦程大街交會

來源:東北一家人貼吧

影視拍攝地

建築是歷史的見證

也是城市文脈的賡續

東風大街不但承載著無數一汽人的

記憶與情感

也成了熱門影視拍攝地

風靡一時的《東北一家人》

就是在15街區82號樓拍攝完成

直到今天這裡還維持著當年拍攝的模樣

現象級電視劇《人世間

也曾在這裡取景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2019年央視春晚的分會場

也搬到了東風大街上

晶瑩的冰雪、大紅的燈籠、熱鬧的秧歌

賓士的高鐵、飛濺的鋼花

與一汽出產的各類車型汽車全方位展示

完美融合

一派吉林富美昂揚景象

也通過央視春晚的舞台

展示在全世界華人的面前

長春市東風大街:新中國汽車工業的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東風大街

不僅僅是長春的驕傲

更親歷了中國汽車工業崢嶸與輝煌

建築無聲,歲月留痕

東風大街將繼續與中國汽車工業同頻共振

書寫著中國一汽奮楫篤行的壯美詩篇

來源:吉林文脈

編輯::思思

校對:悅悅

審核:子琪

來源:悠遊吉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為何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是豬變了還是人變了? - 天天要聞

為何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是豬變了還是人變了?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豬肉怎麼越來越難吃了?感覺以前的豬肉十分美味,如今怎麼就少了點魂兒?是豬肉真的變了,還是我們的口味變了?豬變了過去十幾年,養豬這件事早就不是小農院子里散養幾頭的模樣,而是變成了流水線上的大產業。
五糧液聯合米其林主廚 解鎖白酒破圈新方式 - 天天要聞

五糧液聯合米其林主廚 解鎖白酒破圈新方式

「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的內涵還在提升。在近日舉行的《2025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發布典禮中,五糧液攜手韓國米其林二星餐廳主廚金寶美(Kim Bo-mi),將五糧液與日本料理相結合,通過「以酒入菜」的方式進一步破圈,拓寬了中國白酒與世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飲新機遇,一頓飯帶火一座城 - 天天要聞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飲新機遇,一頓飯帶火一座城

一碗天水麻辣燙,讓一座甘肅小城,成為2024年新晉頂流城市;一桌江西小炒菜,讓沒進八大菜系的贛菜,從本地走向全國;一道鍋包肉,讓東北在冬天重新衝上熱搜。在「特種兵式旅遊」與City Walk盛行的今天,大眾探索城市的方式除了「看風景」,也要
大風藍色預警! - 天天要聞

大風藍色預警!

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巴彥淖爾市氣象台2025年4月3日8時55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將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套區4~5級、北部5~6級西北風,陣風6~9級,西部、北部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編者按】2025年3月,中國已經對38個國家實行了單方面免簽,入境短期旅遊持續升溫。與此同時,在上海亦生活著許多外國人,他們有的在此客居一段日子,也有的把這座城市當作了他們的家。對很多外國人來說,上海是他們了解中國的第一站。在新項目《上海之旅相冊》中,澎湃新聞邀請了一些來自世界各地和上海產生交集的外國人...
四方守護,與「星」並肩同行 - 天天要聞

四方守護,與「星」並肩同行

今天(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打浦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黃浦區民政局,黃浦區殘疾人聯合會,攜手黃浦區殘疾人勞動服務所、打浦橋街道殘疾人聯合會、打浦橋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上海華愛公益基金會、上海華愛社區服務管理中心,在安利上海旗艦體驗館共同舉辦了第二屆「四方守護,與星同行」孤獨症關注...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來自____ 快來看DeepSeek嚴選🍵 - 天天要聞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來自____ 快來看DeepSeek嚴選🍵

我們常說「明前茶,貴如金」是因為清明前茶樹的芽葉最嫩且產量有限現在正是品嘗明前茶的好時候網友們紛紛曬出「第一口春茶」你喝到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了嗎?好奇小編向DeepSeek提問「我現在如果想喝到時令正好的明前茶,請問我應該選擇哪些茶?
「空姐被咬傷」?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應 - 天天要聞

「空姐被咬傷」?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應

4月1日,多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傳照片和視頻反映,深圳航空ZH9539航班當天起飛前發生乘客衝突事件,空姐勸阻時被咬傷,導致航班延誤。視頻畫面顯示,深圳航空從深圳飛往景德鎮的ZH9539航班上,有乘客在座位上發生肢體衝突,工作人員隨即上前勸阻。現場一片混亂,不斷有喊叫聲、勸阻聲傳出,還有聲音喊道「你咬到我了」。有網...
春日「頂流」上線!這一口糯嘰嘰,你「炫」過沒? - 天天要聞

春日「頂流」上線!這一口糯嘰嘰,你「炫」過沒?

【來源:東莞市農業農村局_三農快遞】春日的石龍,草青樹綠,繁花似錦,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有一款當季「頂流」莞味小食正悄然上市,它,就是艾角。「艾」的滋味縈繞著每代人在石龍,每逢清明前後,家家戶戶都會吃艾角,也有不少人會親手製作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