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今天晚飯吃什麼?

2025年03月26日21:50:43 美食 7578

對於「日常的力量」,人在年輕時往往非但不懂,而且還看輕它。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那時候我剛大學畢業,到報社當實習生,跟著前輩做新聞。忽然進入專業媒體,那感覺如上戰場前線,自覺每天能上頭條的才算大事:大型的賽事、儀式,大型的會議、大型公司的成立,或者大型建築的落成……在日常的工作節奏中,每天傍晚是記者回到辦公室,開始飛速趕稿的時候。在大家屏息凝神,撰寫緊要文章的緊要關頭,樓層的前台阿姨總是不緊不慢走過來、坐下,拿起一台座機開始打電話。

啊,今天晚飯吃什麼?吃黃魚嗎?嗯,我早上買的,小菜場買的。對的,多少錢一斤?我看第一個攤頭貴哦,我和他說你太貴了,我要走了,他又叫我回去。我說我走了走了,他說你來嘛來嘛。我假裝過去,他說便宜賣我,叫我全兜走,我才買的。對的,洗過了,肚腸都抽乾淨了,對,拿鹽擦過了。你等下煎一下。先放薑片。對。慢慢煎,不要急……

她總是壓低了聲音說。實習生這一排的桌子最靠門口,阿姨很識相地不去辦公室的中心位置打,總是在實習生的工位邊打。

她的聲音特別有穿透力。我不想聽,也聽了全程。於是第二天,我又知道了她吃菜飯,第三天是小排骨燉蘿蔔湯和剩餘的菜飯,第四天是剩餘的蘿蔔湯放百葉結,第五天吃腌篤鮮……

於是,那持續的關於晚飯吃什麼、怎麼吃、吃剩怎麼辦的話題,就像食物殘留的氣味一樣,總是在我們的桌邊縈繞不去。

那個時候還沒有微博沒有微信,我們出門還用現金,街頭還有報攤,過年還寄賀卡,用座機打電話還是人和人溝通的常態。年輕的戀人們煲電話粥互訴衷腸,阿姨用電話吩咐日常。至於我們,覺得工作重要得不得了,用電話是為了嚴肅的工作。

有一天,我在打一個採訪電話。本來就業務不精,聽到阿姨又絮絮叨叨在角落裡拿著話筒和家裡人討論吃什麼。我實在受不了了,捂著話筒站起來,隔著幾台電腦對她說:阿姨不好意思,我一點都聽不見了!

她立刻噤聲。

第二天,阿姨拿著一瓶酒精棉球過來,挨個兒替大家擦電話筒。她幾乎是躡手躡腳地走到我這裡,抱歉地說:對不起哦,昨天我吵到你了。我說沒事沒事,我正好忙著,實在聽不清……

第三天,我上廁所,看見阿姨站在門口。一個我母親年紀的人,矮矮的個子,帶著一點笑意,看著我出來,迎向我,怯生生地說:對不起哦,那天我打電話……

這下,是我覺得自己要道歉了。

我反思,何以覺得制止她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我覺得自己占著理呢?因為我的電話「顯然」更重要?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走到南京路時摔了一跤,不嚴重,因為報社就在邊上,我就來洗手並想順便拿下周的採訪提綱。周末,整層樓都沒有開燈,正要到辦公區域時,我看見房間里有人在。

是那個前台阿姨。她大約剛在單位浴室洗了澡,還沒穿外套,只著一身玫粉色的秋衣秋褲,濕漉漉的頭髮包在毛巾里。她正在打電話。「今天晚飯吃什麼?」她背對著我,對著話筒,開開心心地和家裡人聊著天。

那天沒有人加班,她也不再壓低聲音。那鮮亮的聲音和鮮亮的玫粉色,在黯淡的光線里,在堆成山的雜誌和一摞一摞的報紙之間,微微晃動著。隨著說到晚飯內容,她揮動手臂,顯得如此突兀,也如此生動。

我已經不記得,那段時間我究竟採訪了什麼了不得的大新聞,但我記得她,記得她每晚一葷一素的食譜。我閉上眼睛,還能記得她一遍一遍,在傍晚時分坐在座機前,不厭其煩地告訴家人,今天晚飯吃什麼。

那些迅疾的、發展的、時興的東西都更迭替換了。我們出門不用現金了,街上的報攤都消失了,採訪過的名人里不少去世了,當時玩的門戶網站和msn都不存在了,報社也不在那幢大樓辦公了。十幾年間,城市變了這麼多。

唯一不變的,是傍晚來臨時,應該有人走過來,輕輕坐在你邊上,問今天晚飯吃什麼。

這才是亘古不變的。只是當時我把這句話看得太輕、太俗、太不以為意了。

究竟,我們是為什麼寫作呢?某種意義上,在一則則迅疾發生的新聞背後,有一個恆定的日常。那是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的自問自答。像阿姨玫紅色貼肉的秋衣,航標一樣出現在黯淡的房間里。關於生命和生活所有的本質都在那裡了。一切宏大賽事、儀式、建築和規則的落腳點,也都在這裡。

外面什麼潮流,什麼天大的新聞,她都渾不在意,她只想問問你的感受:你今天過得好嗎?你在這座城市裡生活幸福嗎?你好好吃了嗎?

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這樣一遍一遍輕輕來問你:今天晚飯吃什麼了?

夜讀 | 今天晚飯吃什麼?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五糧液聯合米其林主廚 解鎖白酒破圈新方式 - 天天要聞

五糧液聯合米其林主廚 解鎖白酒破圈新方式

「中國的五糧液,世界的五糧液」的內涵還在提升。在近日舉行的《2025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發布典禮中,五糧液攜手韓國米其林二星餐廳主廚金寶美(Kim Bo-mi),將五糧液與日本料理相結合,通過「以酒入菜」的方式進一步破圈,拓寬了中國白酒與世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飲新機遇,一頓飯帶火一座城 - 天天要聞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飲新機遇,一頓飯帶火一座城

一碗天水麻辣燙,讓一座甘肅小城,成為2024年新晉頂流城市;一桌江西小炒菜,讓沒進八大菜系的贛菜,從本地走向全國;一道鍋包肉,讓東北在冬天重新衝上熱搜。在「特種兵式旅遊」與City Walk盛行的今天,大眾探索城市的方式除了「看風景」,也要
大風藍色預警! - 天天要聞

大風藍色預警!

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巴彥淖爾市氣象台2025年4月3日8時55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24小時內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將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套區4~5級、北部5~6級西北風,陣風6~9級,西部、北部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編者按】2025年3月,中國已經對38個國家實行了單方面免簽,入境短期旅遊持續升溫。與此同時,在上海亦生活著許多外國人,他們有的在此客居一段日子,也有的把這座城市當作了他們的家。對很多外國人來說,上海是他們了解中國的第一站。在新項目《上海之旅相冊》中,澎湃新聞邀請了一些來自世界各地和上海產生交集的外國人...
四方守護,與「星」並肩同行 - 天天要聞

四方守護,與「星」並肩同行

今天(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打浦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黃浦區民政局,黃浦區殘疾人聯合會,攜手黃浦區殘疾人勞動服務所、打浦橋街道殘疾人聯合會、打浦橋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上海華愛公益基金會、上海華愛社區服務管理中心,在安利上海旗艦體驗館共同舉辦了第二屆「四方守護,與星同行」孤獨症關注...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來自____ 快來看DeepSeek嚴選🍵 - 天天要聞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來自____ 快來看DeepSeek嚴選🍵

我們常說「明前茶,貴如金」是因為清明前茶樹的芽葉最嫩且產量有限現在正是品嘗明前茶的好時候網友們紛紛曬出「第一口春茶」你喝到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了嗎?好奇小編向DeepSeek提問「我現在如果想喝到時令正好的明前茶,請問我應該選擇哪些茶?
「空姐被咬傷」?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應 - 天天要聞

「空姐被咬傷」?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應

4月1日,多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傳照片和視頻反映,深圳航空ZH9539航班當天起飛前發生乘客衝突事件,空姐勸阻時被咬傷,導致航班延誤。視頻畫面顯示,深圳航空從深圳飛往景德鎮的ZH9539航班上,有乘客在座位上發生肢體衝突,工作人員隨即上前勸阻。現場一片混亂,不斷有喊叫聲、勸阻聲傳出,還有聲音喊道「你咬到我了」。有網...
春日「頂流」上線!這一口糯嘰嘰,你「炫」過沒? - 天天要聞

春日「頂流」上線!這一口糯嘰嘰,你「炫」過沒?

【來源:東莞市農業農村局_三農快遞】春日的石龍,草青樹綠,繁花似錦,在這良辰美景之中,有一款當季「頂流」莞味小食正悄然上市,它,就是艾角。「艾」的滋味縈繞著每代人在石龍,每逢清明前後,家家戶戶都會吃艾角,也有不少人會親手製作艾角。
盒飯姐怒斥有顧客浪費後:情況有所改善,生意更火爆了 - 天天要聞

盒飯姐怒斥有顧客浪費後:情況有所改善,生意更火爆了

大皖新聞訊 近日,盒飯姐王榮亞怒斥顧客浪費一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4月2日,大皖新聞記者再度來到盒飯姐王榮亞的攤位前,通過與盒飯姐交流以及查看現場情況了解到,顧客用餐期間的浪費現象已有明顯改善。此外,記者還注意到,臨近中午,現場人流量持續攀升,盒飯姐生意較之前更加火爆。用餐浪費現象明顯改善作為日均接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