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2025年04月03日09:30:21 美食 4479

【編者按】2025年3月,中國已經對38個國家實行了單方面免簽,入境短期旅遊持續升溫。與此同時,在上海亦生活著許多外國人,他們有的在此客居一段日子,也有的把這座城市當作了他們的家。對很多外國人來說,上海是他們了解中國的第一站。在新項目《上海之旅相冊》中,澎湃新聞邀請了一些來自世界各地和上海產生交集的外國人,邀請他們打開自己的手機或者相機,分享記錄上海的照片與故事。

第一位分享的是 fedir,他來自烏克蘭,在中國生活了6年。2021年末,他來到上海,並在此居住了3年多。「我第一次來上海是6年前的春節,初見時的徐匯讓我想到了歐洲,而浦東新區則像在美國,所有這些又與中國本土的建築結合在一起,讓我很著迷。」fedir 說。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里,我坐在電動車上。我剛到上海的時候就租了一輛電動車。這張照片是我朋友拍的,我發現車的顏色和消防栓顏色一致,像火一樣,很迷人。

我的名字叫fedir,我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叫費龍哥哥。在上海,我的一天過得普通又充實。最近我7點起床,我希望夏天能調到6點。起床後的3小時是例行動作。醒來、刷牙、喝杯水、然後祈禱,我信基督。接著我出門鍛煉一小時,回來準備早餐,洗澡,然後我有30分鐘的讀書時間,我會做些筆記,用15分鐘打些電話聯繫事情。3個小時一到,我出門工作。

我的工作是為一些公司提供溝通技巧、文化差異、談判技巧等方面的培訓,一天總是排滿了各種會議。今天(3月27日)中午,我吃了一碗蘭州拉麵,然後又參加了個會議,在醫院看望了朋友。晚上,我常去俱樂部跳舞。我不喝酒,所以對我來說,跳舞像一次充電,不是系統重啟,而是為第二天補充能量。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我是2021年末來的上海,之前在青島,青島的外國餐館數量不多。在上海,我很高興有很多外國餐館。這張照片是我最喜歡的餐廳之一里的食物。它讓我想起了英式早餐,香腸、雞蛋、麵包等等,還有北非蛋(shakshuka)。它基本是一些西紅柿和乳酪,你可以把麵包蘸湯吃,盡情享受。它讓我有家的感覺。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這是我家社區食堂的一餐,我點了西紅柿雞蛋、土豆、蔬菜和南瓜湯,食堂在中山公園旁邊,非常實惠。晚上,食堂里有很多老年人,裡面的氛圍很棒。我有一種很好的老年人的感覺,在那裡我可以練習我的中文,也可以學一點上海話,它就在我家樓下,非常方便,有時我不想做飯或時間不夠,就下樓享用這頓飯。他們從5:30到晚上7點左右營業。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中,我與一位穿紅裙子的漂亮姑娘正在跳舞。去年,我在上海街頭做了個舞蹈項目,我和我的朋友會隨機邀請一些人跳舞。我們想讓下班的人們沉浸在舞蹈中,使人放鬆。照片是在北外灘拍的,傍晚5點多。跳舞的時候,我不會把音樂放得很大聲,人們會聚攏過來,但保安並不介意,他們看到我們穿著得體,也看到人們欣賞我們的舞蹈。一位陌生人幫我拍了這張照片,我真的很喜歡它,看起來如此清澈充滿活力,與這座城市共舞。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來上海後,我一直騎電瓶車,很便利,後來我發現我可以搭船從浦西到浦東,我驚訝只要付2.8元的票價就能擺渡渡江,非常便宜。十幾分鐘的航行還可以欣賞江兩岸的風景,而晚上則更迷人。那天我去江對面的一家銀行參加了一個會議,我穿西裝、領帶,開著電瓶車,坐著渡船。哈哈。

上海是我最愛的三大城市之一。第一是波士頓。我在那待了很久,在那長大,在那上學,然後是紐約,第三個是上海。

我選擇上海的理由是因為這裡的人超級友好,城市也超級安全,生活便利。有人會說上海太忙了,我不以為然。我覺得這座城市組織得很好。如果我要從城市一邊到另一邊,我可以乘坐地鐵,也可以搭計程車,甚至坐公交。我愛坐公交,有的公交還有專用車道。就像71路,不會因為交通堵塞而停車。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我乘坐公交,上海的公交很方便。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我喜歡去菜市場買蔬菜水果,如果從商店裡訂,質量不一定很好。但自己挑選,我總能選到我要的蔬菜水果。我的母親住在澳大利亞,每次我回去,那裡的蔬菜水果價格大約是上海的三倍,很貴。當時我拍了張照片,發在社交媒體上,這條帖子點擊率還挺高的。

這座城市一直設法將不同國家的文化結合在一起。我不是個想通過讚美上海出名的外國人,但這座城市非常友好,上海人非常友好,會和我打招呼說「儂好」。我待過四個不同的國家,烏克蘭、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我現在更喜歡待在中國,這裡是我現在的家。

因為我過往的經歷,我認為自己不完全屬於任何一種單一文化。我試圖從每種文化中汲取精華,如今,我也想要融入中國文化。無論我在哪,我都會感到很舒服。我是一個出生在烏克蘭,在美國長大,家在澳大利亞,生活在中國上海的人。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拍攝於徐家匯公園,我住在徐匯的時候經常來這跑步,跑完步,我調整呼吸放慢節奏,繞著公園散步。它讓我想到紐約的中央公園,我也很喜歡。

上海之旅相冊|Fedir:我在你們社區食堂吃飯 - 天天要聞

這張照片的背景里有東方明珠,有一年的聖誕節,我來到北外灘的一個德國傳統聖誕集市,在那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

當然,這座城市也有些地方讓我不太滿意,其中之一便是暖氣。很少有公寓裝暖氣,這讓我痛苦,我母親住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那裡很溫暖。夏天40度,冬天不會低於10度。所以在上海,我得用空調,但用空調很乾燥,所以我更喜歡地暖。我之前住在青島,那裡有很多地暖房。供暖是我唯一覺得上海需要改進的地方。

編後記

作為一名烏克蘭人,fedir 也談到了俄烏衝突。「每場戰爭都是一場毀滅,我希望它很快結束,迎來和平。」fedir 說,「但因為我的個人背景,儘管我出生在烏克蘭,但我在美國長大,也已經8年多沒有回烏克蘭了,而我的母親住在澳大利亞,她是我在這世上最親的人也是唯一的親人。所以,我無法作為一個完全的烏克蘭人去談這件事。但,生命高於一切。」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古井貢酒桃花春曲節:讓古老制曲技藝重煥生機 - 天天要聞

古井貢酒桃花春曲節:讓古老制曲技藝重煥生機

近日,第八屆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桃花春曲節暨第四屆古粉節開幕式舉行,現場,31位古井貢酒的制曲師傅集體誦讀《桃花春曲》制曲心法口訣,將這一傳承千年的非遺制曲技藝以朗朗之聲化作活態傳承的文化符號,在春日裡續寫古井匠心。 在開幕式現場,制曲師傅們對桃花春曲的製作工藝進行展演。從堆麥糧、撒曲根,到潤料、制曲,...
茶飲「四小龍」業績PK:蜜雪領跑、奈雪掉隊,下沉市場競爭激烈 - 天天要聞

茶飲「四小龍」業績PK:蜜雪領跑、奈雪掉隊,下沉市場競爭激烈

伴隨著蜜雪集團的順利上市,目前,港股市場已經集齊了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團4家茶飲企業。四家企業近期相繼披露的2024年度財務數據顯示,行業頭部效應持續顯現。從經營數據來看,2024年,蜜雪集團以248.29億元收入、44.54億元年內利潤的成績穩居行業榜首。古茗緊隨其後,也實現了收入和利潤雙增長。相比之下,奈...
綠清竹以品質為基,解鎖盒裝豆腐的健康密碼 - 天天要聞

綠清竹以品質為基,解鎖盒裝豆腐的健康密碼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在食品行業日益追求健康與品質的今天,陝西綠清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其專註鎖鮮盒裝豆腐的品質,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作為一家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豆製品的企業,綠清竹在原料選擇上嚴格把關,採用中國東北海倫
建議中年男人多吃這3種食物,強壯身體,過好春天 - 天天要聞

建議中年男人多吃這3種食物,強壯身體,過好春天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身體需要調整和補充的時節。尤其是對於中年男人來說,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容易感到疲乏、乏力,甚至免疫力下降,因此更需要通過飲食來強化體質。合理搭配食物,不僅能提供所需的營養,還能幫助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讓男人們在這個充滿
一杯飲品三成冰塊,消費者權益不容「冰」冷對待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一杯飲品三成冰塊,消費者權益不容「冰」冷對待 | 新京報快評

▲某新茶飲新品因冰塊過量問題遭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吐槽。圖/網路截圖近日,據九派新聞報道,某新茶飲新品因冰塊過量問題遭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吐槽。多名網友實測發現,標價23元/杯的奶茶,冰塊佔比高達30%以上,即便選擇「少少冰」,杯內仍被塞入大量冰塊,融化後飲品量不足杯體三分之二,被調侃「三分之一的錢買了空氣和冰」...
陝西白水杜康以精準管控,打造廠商共贏新生態 - 天天要聞

陝西白水杜康以精準管控,打造廠商共贏新生態

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與消費升級並行的當下,品牌如何通過規範市場秩序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作為中國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企業,陝西白水杜康憑藉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與創新戰略,近年來持續強化市場管控、優化廠商合作機制,走出了一條「以規範促發展
為何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是豬變了還是人變了? - 天天要聞

為何現在的豬肉越來越難吃?是豬變了還是人變了?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豬肉怎麼越來越難吃了?感覺以前的豬肉十分美味,如今怎麼就少了點魂兒?是豬肉真的變了,還是我們的口味變了?豬變了過去十幾年,養豬這件事早就不是小農院子里散養幾頭的模樣,而是變成了流水線上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