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佳佳(同濟大學)
近期,一些現制茶飲店推出的羽衣甘藍飲品火了,社交平台上也冒出許多羽衣甘藍「掉秤」食譜。有人稱它為「減脂必吃」和「通便神器」,原本口感苦澀的羽衣甘藍,突然成為「超級植物」,成為了人們手中的「網紅杯」。(3月27日 央視網)
「纖體瓶」「羽衣甘藍·輕暢杯」「羽衣甘藍牛油果有機酸奶」……近年來,羽衣甘藍飲品以「健康」「纖體」之名席捲新茶飲市場。其主打原料羽衣甘藍以營養密度高、富含抗氧化劑等特徵,被稱作「超級食物」,備受消費者青睞。然而,含有羽衣甘藍的網紅飲品,真的能有「纖體」效果嗎?或許我們需要一場理性祛魅。
首先,羽衣甘藍口感苦澀,茶飲店在製作飲品時為了確保口感,會控制羽衣甘藍添加量,或加入蔗糖等調味成分;其次,和新鮮的蔬菜相比,蔬菜榨汁會過濾掉大量的膳食纖維,並造成水溶性維生素損失,比如羽衣甘藍中的維生素C。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臨床營養科醫生曾婷向央視網記者介紹,羽衣甘藍作為普通蔬菜並無直接減肥效果。從法律角度來看,商家標榜羽衣甘藍飲品具有「輕負擔」「纖體」「輕盈」等特徵的做法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該類飲品具有減脂瘦身效果,這涉嫌違反廣告法。根據廣告法的相關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輕養生」概念興起。薑黃、甜菜根、羽衣甘藍以及巴西莓等食物作為「超級食物」的代表,彷彿抓住了流量密碼,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然而,營銷話術製造的「神話」終需回歸科學本質。面對「超級食物」的風潮,消費者需保持清醒認知,不盲目購買,不過分依賴。真正的養生之道,在於均衡的膳食結構、規律的運動習慣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