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時常會聽見周圍的人叮囑,要多喝水。喝水有益健康,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有水參與新陳代謝,身體才能夠順利完成各項生理活動。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所需要攝入的水量約為2500毫升至3000毫升左右,所以強調喝水肯定是沒錯的。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喝水不會給健康帶來好處,有時候還會增加一些麻煩,這是因為這些人的身體健康可能已經出現了病變。所以,通過喝水也可以辨識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若是喝水以後身體出現了這3個異常信號,就需要及早去做體檢。
1.喝水多,但是尿少
我們每天所喝的水,絕大多數最終會攜帶身體產生的代謝廢物一起排出體外。所以,如果在每天飲水量充足的情況下,卻發現自己的尿量很少,甚至還不到400毫升,這時候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這種情況多與泌尿系統病變有關係,而且通常是與腎臟的功能性或者器質性病變有關。特別是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障礙,均可以導致尿液的生成出現異常。
所以,當出現喝水量與排尿量嚴重不對等時,建議及早去查一下腎功能,看看是否有病變。特別是有些人,可能前期已經出現了腎臟病變,為了預防腎衰竭,及早進行防治,或可延緩病變的速度,呵護腎臟健康。
2.喝水多,但是水腫
水腫是一種病理狀態,簡單來說就是體液不在血管或者淋巴等部位順利的流動,而是進入了組織間隙。
所以,通常會在患者的面部、下肢等部位出現水腫。如果喝水多,且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是正常的,就不會出現水腫情況,因為攝入的水被身體利用之後,大部分會被腎臟代謝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去,還有少部分會通過皮膚以及呼氣等途徑排出。
反之,假如出現了器官功能障礙,特別是出現了心衰、腎衰等,這時候血液循環就會存在異常,一些血液可能會在局部瘀滯,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身體出現水腫,而喝水又會不斷加重水腫的程度。因此,這時候就不要一味地猛喝水了,而是應該停下來,先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看看到底有沒有器質性病變,然後再對症治療。
3.喝水多,但是口渴
其實,口渴是人體的一種條件反射,這個指令是大腦發布的,目的就是讓身體能夠立即採取行動,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
但是,如果一個人每天保證了足夠的飲水量,卻還是有口渴的現象,這時候就要引起注意了,這多半與身體的某些代謝異常有關,比如說糖尿病,因為高血糖狀態會導致血液黏稠,所以會使患者出現多飲、多尿,且伴隨有口渴的癥狀出現。
還有一些臟器病變,比如說腸胃代謝、肝臟病變等,均可以引起患者出現口渴,且依靠喝水緩解不了口渴的癥狀。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喝水這件事。通過喝水可以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態,希望大家在平時能夠對這些細節有所把控,發現有異常及時就醫,並採取措施治療。另外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說喝水有益健康,但也不建議大家每天喝水超標,因為水喝多了也有可能會造成水中毒,這對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素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