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種」晶體,集成電路產業在德州拔節生長 | 黃河行紀

2025年04月13日21:40:19 健康 7406

「高溫下把高純多晶硅放到液態熔融硅里,接著慢慢拉起,控制硅原子有規則地排列,就能逐層生長出一個大的單晶硅棒。」4月12日,「行走黃河」行進式主題採訪團來到德州市天衢新區,山東有研艾斯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清華向記者講解生產流程,他將生產單晶硅比喻為「老師帶學生們排隊」,目標是讓「學生們」朝一個方向「站」好。

河畔「種」晶體,集成電路產業在德州拔節生長 | 黃河行紀 - 天天要聞

單晶拉制、截斷切割、研磨拋光、檢測封裝……在有研艾斯位於中國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德州)的無塵車間內,矽片從原料到成品需要歷經十四道工序。肖清華介紹,公司成立於2020年3月11日,是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成員單位,在國內率先完成了6英寸和8英寸矽片的科研攻關任務,被視作集成電路領域的「國家隊」。目前,中國有研在德州布局七大項目,涵蓋大尺寸矽片生產,高純濺射靶材製造等關鍵領域。

河畔「種」晶體,集成電路產業在德州拔節生長 | 黃河行紀 - 天天要聞

不同於科研院所,盈利是企業的第一目的。有研艾斯生產的12寸矽片是製作集成電路的主要材料,應用佔比高達70%以上,主要客戶包括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潤微電子等晶元製造企業。「我們產線上有很多國產化設備的投入,我們很多創新項目也能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在競爭市場上,同樣的技術下我們擁有更低的成本。所以即使近年消費市場相對平淡,我們依然能保持盈利。」肖清華說。

談起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肖清華認為,國內總體形成了良好基礎,材料,晶元設計,晶元製造,晶元封裝幾個環節都有很大的技術和產業進步,支撐了中國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具身智能、ar眼鏡、醫療電子等領域的創新和產業發展。

河畔「種」晶體,集成電路產業在德州拔節生長 | 黃河行紀 - 天天要聞

這樣的高科技企業為什麼選擇落戶德州?

「天衢新區有很強的區位優勢,我們200多人的團隊原先都生活在北京,項目落成後,工作日我們在德州,周末坐高鐵兩個小時就能回家。」肖清華介紹。據記者了解,自2018年首個項目簽約以來,中國有研在德州累計投資近百億元,已實現矽片年產120萬片生產規模。今年第二步產能擴展計劃已經啟動,屆時6英寸、8英寸、12英寸矽片總年產量將達360萬片。項目落地德州是頭部央企與地方政府的一次「雙向奔赴」,德州市委、市政府和有關縣市區為項目的建設運營提供了最優質服務和最優良環境,雙方合作基礎不斷鞏固、合作領域不斷拓展。

其實,不單是中國有研,德州市十多年來堅持引育結合、從無到有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形成了以立訊精密、中國有研、先導半導體等為代表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目前,當地集成電路規上企業達到174家,產業營收突破500億元,這座黃河畔的魯北小城,集成電路產業正拔節生長。

來源:大眾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立夏要吃「立夏蛋」,連吃15天,把腎氣補回來! - 天天要聞

立夏要吃「立夏蛋」,連吃15天,把腎氣補回來!

前天提醒寶子們立夏了要開始喝姜棗茶 ,有位粉絲留言「除了姜棗茶,立夏蛋也要吃起來」。是的!立夏蛋(也就是核桃煮雞蛋)可以幫助我們固攝腎氣,正適合這個節氣所需要。很多人一到夏天身體就感覺特別虛,為什麼?就是因為身體損耗的陽氣,跟不上「夏長」的
常寧市人民醫院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 天天要聞

常寧市人民醫院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來源:衡陽新聞網_熱點關注】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呂榮婷 徐瓊玉 魏東東報道 為進一步規範醫藥供應企業營銷行為,強化重點崗位人員廉潔自律意識,營造風清氣正、廉潔文明的醫藥購銷環境,推動「清廉醫院」建設,近日,常寧市人民醫院組織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強化紀律紅線 共築廉潔購銷「防...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會遇到一些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他們中,有些正經歷著慢性疾病的折磨,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都在與身體的「不聽話」作鬥爭。這些疾病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帶來了心理上的沉重負擔。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 天天要聞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變的生活節奏中,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腸胃不適的困擾。或是經常腹瀉,影響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纏身,讓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脹、消化不良,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質量。有時候,我們會去醫院做個檢查,醫生說「注意飲食,調整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 天天要聞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2025年5月6日是第27個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題為「讓吸入治療惠及所有哮喘患者」。為提升公眾對哮喘防治的認知水平,由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島實驗室指導,廣東省呼吸與健康學會主辦,廣州市廣播電視台協辦的「護肺健康 暢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國際媒體港舉行。院士、專...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 天天要聞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每次發作時,感覺我就像是一條被撈出水的魚,又像被吸進外太空,空氣稀薄,控制不了一點。」這是哮喘患者在網路分享的自嘲留言,詼諧中透著無奈,也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哮喘並非小病,而是一種隨時可能打亂生活節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國各地樹木植物陸續進入飛絮期,加之氣候溫差頻繁變化,通常被視為哮喘急性發作...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聞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現代人睡前刷手機、吃夜宵已成習慣,但2300年前的《黃帝內經》卻提出"胃不和則卧不安",主張"空腹而眠"。古人這種反常識的養生法,如今被科學證實:適當飢餓感能讓睡眠質量翻倍!今天我們就來破解這個"餓著睡更香"的千古謎題。 一、《黃帝內經》到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 天天要聞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覺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後還是感覺渾身疲憊,就像沒睡過一樣。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來嘮嘮,為啥剛睡醒身體卻還是很累。 在古代,人們就很重視睡眠,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強調了合理作息對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 天天要聞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夢石 譙玲玲 鍾亞春76歲的吳奶奶近日從甘肅蘭州坐飛機來到湖北武漢,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經痛的治療。5月6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病房內,老人術後疼痛大為緩解,即將出院的她拉著醫護的手道別。老人拉著醫護的手表示感謝 通訊員 代雨朦 攝吳奶奶家住甘肅省蘭州市,育有一兒三女。20多天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