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冶城到金陵:南京的十七個曾用名,每個名字都是一部王朝秘史!

2025年06月18日02:02:05 歷史 1436

南京,這座承載著華夏文明重要記憶的古城,以其獨特的歷史軌跡贏得了「中國古都別稱之冠」的美譽。從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建冶城開始(公元前495年),到後來的六朝古都或是十朝都會,每個朝代幾乎都賦予了南京獨具特色的稱謂:金陵、秣陵、江寧、集慶等,其中還是「金陵」最富詩意,更符合南京「虎踞龍盤」的帝王氣象!細究這些名稱的源流,實為一部濃縮的中國政治文化史。尤為珍貴的是,這些南京的歷史稱謂並沒有隨著歷史消散湮沒,而是以鮮活的方式延續至今:行政區劃如建鄴區、江寧區,街道如秣陵路、升州路,地標如集慶門、應天大街、上元大街等,共同構建起南京獨特的「歷史地名景觀」。這種古今地名的層累疊壓,恰是南京作為「十朝都會」最生動的文化註腳。


從冶城到金陵:南京的十七個曾用名,每個名字都是一部王朝秘史! - 天天要聞

一、冶城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對抗楚國,在南京朝天宮一帶建冶城,雖叫冶城還不能稱其為一座城,應該是一座兵工廠,專門冶煉銅鐵、鑄造兵器,這裡還培養了歷史上有名的「幹將」和「莫邪」兩名鑄劍大師,冶城算得上是南京城最早的雛形。

二、越城

公元前473年,「卧薪嘗膽」的勾踐迫使吳王夫差自盡,滅吳國稱霸,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第二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市中華門外,史稱「越城」。越城是在南京主城地區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明朝陳沂《金陵古今圖考》雲「金陵有城邑,自此始也」,所以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建的越城是南京近2500年建城史的發端。


從冶城到金陵:南京的十七個曾用名,每個名字都是一部王朝秘史! - 天天要聞

三、金陵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敗越國,楚威王在石頭山(今南京清涼山附近)建立了一座城,取名「金陵邑」,也是後來南京被叫做「金陵」和石頭城的最早由來,這是南京第二座有史可考的城。那時的鐘山(石頭山是鐘山的余脈)叫做金陵山。另據傳說,楚威王見南京城有王氣,對他的王權有威脅,於是埋金於此,以鎮王氣。後來唐宋詩詞中關於南京特色文學現象——金陵懷古詩詞中多用金陵稱南京,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韋莊《金陵圖》、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中的「金陵王氣黯然收」、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文天祥《金陵驛》等。

四、秣陵

南京在秦漢時期稱秣陵。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滅楚後,原楚國金陵邑歸入秦朝版圖。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朝廷將金陵邑改置為秣陵縣。「秣」指牲畜飼料,「秣陵」即種植牧草、飼養軍馬的山陵。有學者認為,秦始皇通過貶抑楚地舊稱「金陵」(含「帝王之基」的寓意),以「秣陵」這一帶有畜牧色彩的名稱壓制南京的「王氣」,彰顯秦朝對故楚要地的統治權威。漢承秦制,漢代時,該地也一直稱秣陵。


從冶城到金陵:南京的十七個曾用名,每個名字都是一部王朝秘史! - 天天要聞

五、建業

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在赤壁之戰(208年)勝利後,孫權為鞏固江東基業,將治所從京口(今江蘇鎮江)遷至秣陵(今江蘇南京),並將秣陵改名為「建業」。其名取自「建立帝王之大業」的宏願(亦有「建功立業」之說)。此次遷治標誌著建業開始成為南方重要的政治、軍事中心。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同年即遷都建業,此舉不僅確立了三國鼎立格局,更使建業成為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開端(後續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相繼定都於此)。建業城的規劃建設奠定了南京城市發展的基礎,其「因山為壘,臨江為屏」的格局對後世影響深遠。


從冶城到金陵:南京的十七個曾用名,每個名字都是一部王朝秘史! - 天天要聞

六、石城(石頭城)

孫權在清涼山原有城基金陵邑故址上修建了石頭城,作為駐軍和屯糧之所。石頭城扼守秦淮河和長江的交匯口,有「東吳第一軍事要塞」之稱,廣義是如今南京的別稱,狹義指的是南京老城的石頭山。

七、建鄴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攻下東吳都城建業,滅東吳。公元282年,晉武帝司馬炎改建業為建鄴,以念其發跡故地鄴城(河北)。今南京有建鄴區。

八、江寧

江寧可追溯至西晉時期,西晉(公元281年)時,晉武帝司馬炎南巡改臨江縣為江寧縣,寓意為「江外無事、寧靜於此」、「江南安寧」等。南唐(公元937年)在金陵建都,改金陵為江寧,「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大部分作品創作於國都江寧。今南京有江寧區,是南京11個市轄區中面積最大的。

九、建康

西晉建興元年(公元313年),因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建鄴為建康,南京自此得名建康。五馬渡江,北人南下,司馬睿建立東晉,東晉南朝都城建康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心,是中華文明中心第一次南移。魏晉南北朝360年間,雖說南北對峙、戰亂不斷,但這段時期堪稱中國文化的「文藝復興時期」,南朝的宋、齊、梁、陳均建都建康,南京文化這一時期在思想、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超越前人,獨領風騷。南宋時,南京也稱建康。今南京城內有條建康路。


從冶城到金陵:南京的十七個曾用名,每個名字都是一部王朝秘史! - 天天要聞

十、白下

白下作為南京古地名,其起源與地理特徵密切相關。南京城北郊的白石山(今屬棲霞區範圍)因蘊藏豐富的石灰石與白雲石礦而得名,其南麓緩坡地帶自古被稱為「白下陂」。六朝時期為戰略要地,唐代以前,「白下」專指白石山下一帶,唐移金陵縣於此,改名白下縣。這一行政調整使「白下」從地理名稱升格為正式政區名。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複名金陵縣前,白下作為縣級行政區存在百餘年。今南京有白下區(2013年撤銷,現屬秦淮區)。

十一、蔣州

隋朝滅陳以後,為了從根本上消除南京的都城地位,隋文帝楊堅下詔將建康城夷為平地,「於石頭城置蔣州」,蔣州取代南朝建康城。蔣州的得名源於蔣山,蔣山乃紫金山東吳時的名稱,蔣山上有一名寺叫蔣山寺,後來朱元璋建的靈谷寺前身就是原址位於現在明孝陵的蔣山寺。

十二、升州

公元758年,唐改江寧郡為昇州,昇同升,升取自小計量單位名稱,繼承了隋代貶抑南京地方發展的政治意圖,昔日江南國都,降格為一座普通江南城市。後北宋滅南唐(公元975年),也給南京取名昇州。

十三、上元

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改江寧縣為上元縣。楊吳天佑十四年(公元917年),分上元縣另置江寧縣,兩縣同屬於升州管轄,並以秦淮河為界,同城而治,河北為上元、河南為江寧。此後兩縣並存的歷史維持了近千年。

從冶城到金陵:南京的十七個曾用名,每個名字都是一部王朝秘史! - 天天要聞

十四、集慶

集慶路作為南京在元代的重要建制,其設立與元文宗圖帖睦爾的特殊經歷密切相關。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圖帖睦爾即位前曾在建康路(今南京)當懷王,致和元年(1328年),其兄泰定帝駕崩後,圖帖睦爾通過「兩都之戰」奪取帝位,是為元文宗。他認為南京是他的龍興之地,在南京既當王又當上了皇帝,因此改建康路為集慶路,意為彙集喜慶。南京今有城門叫集慶門。


十五、應天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帶兵攻破集慶路,並將集慶路改名為應天府(或稱京師),為順應天命之意。經過十多年的韜光養晦,攻城略地,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於1368年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政權。

十六、天京

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在1853年佔領江寧(南京),洪秀全改江寧為天京,並建都於此,喻「天國京師」之意,至1864年天京淪陷,太平天國政治與清政府分庭抗禮達11年之久。在與清軍多次交戰中,南京及周邊地區飽受戰火兵燹,天王府、明故宮、明孝陵、大報恩寺等大部分珍貴建築古迹被毀。

十七、南京

「南京」一名始於明朝,明初朱元璋曾建都於此,稱應天府或京師。1420年12月,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改稱南京,形成大明兩京一十三省政治版圖。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陷,南明小朝廷覆亡,南京在朝代更迭中,被清政府降為江寧府,在清代早中期200餘年間的南京,是江南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自辛亥革命以後,又改稱南京,一直沿用至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 天天要聞

日本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1、日本北海道小樽有一個地名叫做美國,而真正的美國在日語裡面叫做米國;日本有一所大學叫做國立音樂大學,這個學校並不是國立的,而是私人的,之所以名字叫做國立,是因為它建在一個叫做國立的地方。2、日本忍者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他們的工作內容是偷襲
「如果不是中國,亞洲不會有今天」 - 天天要聞

「如果不是中國,亞洲不會有今天」

「如果不是中國堅決抵抗,把日本困在亞洲大陸,亞洲也不會有今天。」傑西·米萊特說起這段歷史,語氣堅定。他是飛虎隊軍醫柯林頓·米萊特的孫子。1944年,柯林頓·米萊特作為美國陸軍軍醫遠赴中國,在昆明滇池邊建立起中國當時最大的戰地醫院——美國陸軍第172醫院,並擔任副院長。除了救死扶傷,他還用彩色膠捲記錄下百餘...
江西蘆溪劉氏宗親尋根敘桑梓情 - 天天要聞

江西蘆溪劉氏宗親尋根敘桑梓情

中新社江西萍鄉7月12日電 題:江西蘆溪劉氏宗親尋根敘桑梓情 作者 吳鵬泉 黃奕 「離開時,我們是萍鄉的『客人』,但骨子裡,我們永遠是萍鄉的『孩子』。要常回家看看!」祖籍江西省萍鄉市,先後在中國台灣和美國打拚數十年的劉力強12日感慨道。 7月11日至12日,「同根·同夢」——萍鄉蘆溪劉氏台灣和海外宗親回萍尋根之旅活...
丰台抗戰專題展開展,佟麟閣後人捐贈大刀隊大刀複製件 - 天天要聞

丰台抗戰專題展開展,佟麟閣後人捐贈大刀隊大刀複製件

新京報訊(記者姜慧梓)7月12日,「烽火盧溝 硬氣鑄魂」丰台抗戰專題展在宛平城小城會客廳開展。展覽分五個部分,分別是烽煙驟起、共御外侮、眾志成城、抗戰印記、豐碑不朽,展出珍貴圖片44張,實物展示11組,再現丰台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 開展儀式現場,抗日名將佟麟閣將軍之孫佟曉冬向展覽捐贈了一把按原...
推恩令下的諸侯絕唱 - 天天要聞

推恩令下的諸侯絕唱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來自權威資料,圖片源於網路。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權,請和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中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有錯誤或不實之處,還請您諒解和指正,創作不易,感謝支持。
被指詐騙、洗錢,當了兩個月和尚的王子再被驅逐! - 天天要聞

被指詐騙、洗錢,當了兩個月和尚的王子再被驅逐!

6月底的一個深夜,泰國曼谷昭披耶河(又稱湄南河)畔的皇家寺廟帕里瓦斯寺前,幾十輛軍車悄然逼近。一名身著僧袍的出家人被強行帶離,車隊徑直往機場駛去。抵達後,僧人被迫搭上飛往紐約的班機,遭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