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麼疾病,都講究對症治療。你的高血壓這麼久都控制不好,有沒有想過很可能是沒對症!尤其是某種疾病誘發的高血壓,還會對心臟和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的傷害。
原醛症—被忽略的高血壓元兇
這種誘發高血壓的疾病就是原醛症。
原醛症,也叫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的醛固酮,而引起的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高血壓和低血鉀。也就是說,我們的腎上腺出問題了,分泌了過多的醛固酮,從而導致體內的鉀排出過多、血容量增加。
血鉀流失過多,會對患者的心血管、內分泌、消化以及泌尿系統造成危險,比如糖尿病、心律失常等疾病。血容量增加時,對血管壁的壓力也會明顯增大,所以會誘發高血壓。並且,和其他的高血壓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的心臟、腎臟等器官受到的傷害會更加嚴重。所以,及時地抑制醛固酮的產生,才是治療原醛症高血壓的根本。
另外,不同於高血壓只能緩解、不能徹底治癒的特點,原醛症誘發的高血壓是可以通過控制醛固酮的分泌,而治癒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曾經報道過一例病例,患者因為腎上腺腫瘤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患上了原醛症,出現高血壓、低鉀血症,對症治療後,患者無需吃藥血壓也恢復正常,徹底告別了高血壓。
Emma:
有研究發現,大概有16%-22%的高血壓患者,都是由原醛症引起的。但是原醛症的漏診率非常高,並且我們常用的降壓藥物的作用機制對醛固酮的分泌並無影響,也就是說,降壓藥並不能降低原醛症引起的高血壓,所以,有一部分難治性高血壓的降壓效果並不理想,就是這個原因。
高血壓越嚴重,醛固酮越高
原醛症的發病率和血壓水平的升高有著密切的關係。
來自哈佛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高血壓的病情越嚴重,患者體內的醛固酮含量就越高。
研究人員通過對289位血壓正常、115位未治療的1期高血壓、203位2期高血壓,以及408位正在治療的難治性高血壓,共1015位受試者進行了24小時尿鈉檢測結果分析,結果發現,血壓正常、1期高血壓、2期高血壓、難治性高血壓患者24小時的平均尿醛固酮水平分別為6.5μg、7.3μg、9.5μg、14.6μg;他們的原醛症患病率為11.3%、15.7%、21.6%、22%。由此可見,血壓越高,尿醛固酮平均水平也更高,原醛症檢出的幾率就越大。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目前原醛症只被認為是高血壓的罕見原因之一,但是這次的這些發現幾乎可以重新定義原醛症,將它作為原發性高血壓的重要發病機理之一,並且希望可以通過這一發現,提高高血壓患者接受系統性篩查的比率,從而增加原醛症患者的高血壓治療效果。
這6類高血壓患者 需要篩查原醛症
原醛症引起高血壓是可以治癒的,為了找到高血壓疾病的根本原因,根據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臨床診療指南的建議,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到醫院進行原醛症篩查:
1. 持續性血壓>160/100 mmHg、難治性高血壓。
2. 高血壓合併低鉀血症。
3. 高血壓合併腎上腺瘤。
4. 早發性高血壓家族史或早發(<40歲)腦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壓患者。
5.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壓的一級親屬。
6. 高血壓合併阻塞性呼吸睡眠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