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不足則百病叢生!5個表現說明你陽虛了,6件事助你補足陽氣

2021年04月22日16:21:06 養生 1308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家也越來越關注個人的健康問題,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機體的陽氣是否充足。《黃帝內經》云:「陰成形,陽化氣」,陽不足則百病叢生。

陽不足則百病叢生!5個表現說明你陽虛了,6件事助你補足陽氣 - 天天要聞

我們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如果沒有太陽,就沒有白天和黑夜,沒有一年四季的變化,也就沒有地球上的生命;在人體內,也有類似於太陽這樣的一種能量,我們稱之為陽氣。《黃帝內經·素問》之《生氣通天論》篇中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人的壽夭與自身陽氣是否充沛有很大關係,長壽之人往往是陽氣充足的。

陽氣對於人體來說至關重要,它是我們身體健康和生命運動的基礎。很多老人的離世時間是在自然界陽氣最少的冬至節氣,這是因為冬至前後這一段時間陰氣最盛陽氣最弱,很多老人因自身陽氣已衰弱而挨不過冬至前後漫長的寒冷氣候。

許多現代人都有陽氣不足的問題。由於環境、工作、生活方式的影響,造成了陽氣的衰減,出現了大量的亞健康人群,很多疾病都與陽虛息息相關。

陽虛表現

手腳冰涼陽虛則外寒。陽虛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手腳冰涼,尤其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長時間都捂不熱,這是因為四肢末端得不到陽氣的溫煦,血液循環差。陽虛得越厲害,手腳的溫度就越低,癥狀嚴重的人,肘膝關節以下都是涼的。

怕冷怕風所謂「陽氣衛外而為固也」,若陽虛化生的熱量不夠、人體抵禦外寒的能力也差。這種怕風怕冷的現象並不是因為氣候寒冷暫時出現的,而是長期的現象,這種人穿的衣服總比別人多,耐熱不耐寒,常年體溫偏低。頭怕風吹、後背怕涼,對疾病的抵抗力差,發燒達37度多就很難受。

頻繁感冒咳嗽陽氣有固表的作用,陽虛之人體表的保護屏障比正常人要弱,在同樣的環境下比別人更容易反覆得感冒、咳嗽、鼻炎、支氣管炎這樣的肺系表證,而且痊癒得很慢。疾病癥狀是「正氣」與「外邪」爭鬥的表現,陽氣充足則「戰況激烈」,陽氣不足雖「戰況緩和」,但邪氣反而會直接入侵身體深處,纏綿反覆。

脾胃寒涼易腹瀉有些人一旦著涼或吃寒涼食物就肚子痛、拉肚子,平時大便也常不成型。這是陽虛之脾陽不足引起的。脾是人體後天之本,如果脾陽不足,運化能力差,脾胃之氣不能持續地供養五臟,最後陽氣就會越來越虛弱。

夜尿多睡眠差有的人晚上沒喝多少水,但還是要起夜,甚至一晚上起來好多次,導致第二天早上起來人昏昏沉沉的,整天沒精神。這是腎陽虛的典型表現。身體里的水不能被腎陽運化蒸騰,直接排出去了,喝點水就跑廁所,小便清長。

勿傷陽氣

守護好自身的陽氣,首先不做損傷陽氣、耗散陽氣的事情。

勿吃生冷寒涼食物。包括冷飲、涼茶等。再者,每天大量喝水,殊不知水為陰寒,若機體陽虛,則無法蒸騰運化水液,大量喝水反倒形成「水飲」「痰濕」等病理產物堆積在組織間隙,加重陽虛。

勿過多食用水果。尤其是反季水果。大多數水果屬性偏寒涼。飲食健康首先要順應自然規律,吃應季的食物。

勿過度節食減肥。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過度節食減肥,容易引起脾胃中氣不足,進而影響人體陽氣的化生。

勿濫用抗生素/清熱解毒類中藥。這類藥物都屬於苦寒性質,只適合陽證、實證、熱證的體質,中醫治病更注重「三分治七分養」,濫用苦寒容易攻伐陽氣,致陽氣不足,體質會逐漸變得虛弱。

勿熬夜。很多人超過晚上11點才睡覺,該休養的時候卻還在耗散精氣,陽氣會逐漸虛損。高質量的睡眠是補充陽氣的重要方式。中醫認為夜間正常睡眠為「陽入於陰」,若長期失眠易醒,多半為「陽不入陰」。

勿過早裸露腳踝。冬天還沒過去就早早露膝蓋穿短裙,露腳踝,露肚臍,露腰背,卻不知元陽的虧損正在悄悄發生。

勿長期處在陰暗濕冷的環境中。有人的工作、生活,受限於環境條件,長期不見陽光,應注重做好自身保暖。

勿久坐不動。現代人長期坐在辦公室,缺乏鍛煉,不見陽光,極易造成體內陽氣不足。現代醫學理解為血液循環變差,中醫解釋為氣滯血瘀。

勿長期大量出汗。很多人白天忙於工作,只能晚上去鍛煉,跑步健身大汗淋漓,認為這樣就能彌補白天運動的不足,但根據「子午流注」理論,戌時 (19點至21點)為心包經當令,此時「陰氣漸盛、陽氣將盡」,如果再做劇烈運動,就是耗盡身體最後的一份陽氣。況且太晚鍛煉,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不利於睡眠,即上文提到的「陽不入陰」。

勿違背自然寒熱規律。夏季正常來說應當多出汗,很多人長期吹空調冷風,尤其從室外到室內,皮膚毛孔正張開出汗的時候猛一受冷,或者汗出時洗冷水澡,很容易將外邪鬱閉在體內而生病。

補養陽氣

1

上午適度曬太陽,尤其是後背。身體諸多陽經行走於後背。

2

晚上熱水泡腳。寒從腳底生,用熱水泡腳,既祛除全身的寒氣,又解乏,使全身舒緩放鬆,有利於睡眠。

3

動則生陽。定期做各種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八段錦,易筋經、健身操等。

4

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在夏季每天晨起飲用一杯生薑紅糖水,有助於陽氣升發。

5

時常艾灸腹部的神闕、中極、關元、氣海等穴位,腰背部督脈的穴位。

6

貼肚臍。六七顆花椒,一顆桂圓肉,加一點艾絨,一起打碎,搓成一個小球,晚上入睡前放入肚臍中,用膠帶封住,起床後揭掉並洗凈肚臍部。花椒驅寒除濕,桂圓補血,艾絨乃純陽之性,共用可補陽虛。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作者: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陳亮

編輯:董俊彤

審核:朱蕗鋆

「首都中醫」ID:

bjtcm010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官方微信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