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真是一道能夠品嘗出悠悠歷史的小菜呀!這道小菜呢,憑藉著咸、鮮、香的特色而聲名遠揚,作為飯前開胃的絕佳選擇,那滋味簡直是妙不可言!
您猜猜這究竟是什麼?哎,您或許會猜這是東北的大醬吧?其實不然,它是黃墩湖臘豆。別看它個頭不大,然而它的名氣可是響噹噹的,它還有納豆、醬豆、鹽豆這樣的別稱,俗稱水豆豉。
黃墩湖臘豆原產於江蘇省宿遷市的黃墩湖地區。在宿遷,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臘豆的飯菜,就如同沒有放鹽的菜,那味道別提多寡淡了。」
臘豆色澤鮮艷紅潤,入口鮮辣適宜,醬香濃郁醇厚,美味至極。特別是在炎炎夏日,端上一碟子臘豆,再配上兩根清脆的黃瓜,那可比空調還能解暑消熱呢。
「黃墩湖」牌臘豆,是以宿遷地區大量盛產的優質黃豆作為主要原料,通過採用傳統工藝,歷經精心發酵製作而成。品嘗起來綿軟可口,鮮鹹的程度恰到好處。該食品營養極為豐富,是居家旅行必備的特色調味小菜。
相傳,在秦朝末年,戰火紛飛不斷,楚軍將士有充足的糧食卻缺少蔬菜,身體日漸虛弱,楚霸王項羽為此緊鎖眉頭。他的妻子虞姬心疼丈夫,愛惜士兵,命令伙頭軍研製出這種食物來滋養項軍,項軍憑藉食用此物體力大幅增強,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唐代的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經時,帶去了中國的臘豆,從此臘豆開始從日本的寺院廣泛傳播至民間,並且成為了一種年俗。清朝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其中有五次在宿遷停留,相傳是貪戀這一口美味,至今在黃敦湖畔的乾隆行宮御膳房內,似乎還殘留著它的余香。
所以啊,這小小的臘豆,承載著深厚沉重的歷史文化。當然了,它也已然成為了咱們江蘇宿遷一張璀璨耀眼的名片。如果您有機會來到宿遷,千萬記得一定要品嘗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