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開啟微觀世界之門的鑰匙

2024年12月22日13:42:16 科學 1423

源,是萬事萬物的開端。自人類誕生以來,便對「源」滿懷著無盡的嚮往與憧憬。我們有世外桃源的浪漫情懷,有飲水思源的感恩之心,有正本清源的思考能力,探究本源成了刻在人類基因上的銘文。

物質的本源究竟是什麼?人眼所能觸及的事物是否能夠被持續細分?微觀世界又遵循著怎樣獨特的物理規律?

人類開啟微觀世界之門的鑰匙 - 天天要聞

大道常存於至微之處,人類每一次向極限發起的勇敢追問,都化作了科技革命持續向前迭代的澎湃動力。而那些用以探究微觀世界的精妙工具,則成為了人們渴望求源途中的關鍵鑰匙。

在毫米級別的微小世界裡,光學顯微鏡像一把神奇的鑰匙,幫助人類輕輕推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從微生物細胞到晶元的DNA結構,人類的視野已然拓展至納米世界。

01

同步輻射光源相關設備

如今,人們更是向更為微觀的原子乃至原子核層面發起了深入的追問。

我們是依據這樣的原理去洞察物體的:假設我們朝著一張網上發射眾多小球,部分小球撞擊到網上的不同位置後,散射向四面八方亦或穿透而過,若將所有小球的運動軌跡收集整合起來,便能反向推導出網身的結構與成分。借鑒這些原理,大科學裝置成為了人類叩響微觀世界大門的鑰匙。

人類開啟微觀世界之門的鑰匙 - 天天要聞

砂輪鋸在工作時會沿著切線方向迸射出火花,這與接近光速的電子做曲線運動時在切線方向發射出電磁波的過程頗為相似,電子的能量越高,就能產生波長更短且穿透性更強的光——X射線

同步輻射裝置正是巧妙運用了這一原理,從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到合肥同步輻射裝置(HLS)、台灣光源(TLS)、上海光源(SSRF)和台灣光子源(TPS),再到正在建設中的北京懷柔科學城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我國的同步輻射裝置已然從第一代穩步發展至第四代。

光源的發展日新月異、迭代更新,昭示著我國同步輻射事業的蓬勃興盛。

標誌同步輻射光源進化的一個最為根本的指標便是發射度。將四代光源與一代光源相比較,前者的發射度要優於後者一萬多倍。相同數量的光子集中於更小的範圍,其亮度自然就會更強。

X射線與原子的核外電子相互作用會產生豐富多樣的光電信號,其作用範圍大到能夠透視動物個體,小到可以推知原子的排列方式,它將成為探索物質結構與變化過程的強勁有力的科學利器。

人類開啟微觀世界之門的鑰匙 - 天天要聞

質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當它們撞擊到金屬靶材時,便會發生散裂反應,釋放出中子。中子具有磁矩且不帶電,能夠直接與原子核發生作用,具備強大的穿透性。

利用中子的散射技術,不僅可以探測微觀粒子的信息,同樣也能夠推知原子的排列方式,尤其對於氫元素能夠進行精準的識別。這一特性與同步輻射形成了極為良好的互補態勢。

02

原子世界相關設備

然而,無論是同步輻射中的光子,還是散裂中子源中的中子,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所產生的信息都僅僅是用於反推物質的結構。那麼,是否有可能直接拍攝到原子呢?人類再次向原子世界拋出了這一深刻的疑問。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中,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一種常用且基礎性的實驗裝置。在10萬伏的加速電壓下,電子穿透材料時會與原子相互作用。在另一側收集透射電子的信號,便能讓我們窺探到原子解析度的奇妙世界。

倘若將透射電子顯微鏡視作一台解析度極高的照相機,那麼藉助飛秒激光,它便能瞬間變身為一台兼具原子級空間和時間分辨能力的錄像機

人類開啟微觀世界之門的鑰匙 - 天天要聞

超快透射電子顯微鏡,它能夠以一萬億分之一秒的驚人時間精度拍攝照片,這不僅為材料結構相變化學催化反應、生物大分子摺疊等超快動力學過程的直接觀測提供了卓越的高性能工具,也為自由電子與光子相互作用的相關研究搭建了全新的平台。

100年前,科學家們便已發現原子內部的結構,如今在初中生的課本上也會講述到,原子內部的結構包含原子核和電子。那麼,我們是否有辦法運用更為強大的工具去開啟這些更為微觀粒子的神秘大門呢?這些基本粒子又具備怎樣獨特的性質?

事實上,我們探索微觀世界的步伐還遠遠未曾停歇。若想深入了解電子的結構,就需要將電子打碎,而打碎電子的方法便是通過撞擊

電子和正電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後,在幾十微米的狹小空間範圍內進行對撞,一秒鐘內會有上億個電子和正電子交錯而過,然而真正有效的對撞卻僅有幾百次。

粒子物理實驗學家們利用設置在對撞點周圍的大型粒子探測裝置北京譜儀Ⅲ,對撞產生的全部末態粒子進行精確的測量與細緻的分析,從而深入研究其中蘊含的內在規律。

電子內部的物質在如此極端的實驗條件下,才能夠被人們有效地觀測和研究。電子內部究竟是什麼?膠球的特性又是怎樣?是否會有新的物理現象誕生?

這一切的答案都隱匿在那電光火石的碰撞瞬間之中。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中,對撞並非終點,而是新發現的起點,它已然成為研究基本粒子、破解世界萬物基本構成之謎的關鍵重要手段。

碰撞,並不單單意味著分裂,也同樣意味著融合。

自然界中所發現的最重的元素是92號元素鈾,而所有的超重元素均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方式獲得。如今,人們已經成功合成到118號元素,將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完整地填充完畢。

人類開啟微觀世界之門的鑰匙 - 天天要聞

在蘭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擁有亞洲能量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能夠將從輕到重的離子加速到所需的能量狀態。

通過離子加速器,可以使離子克服自身與靶核之間的庫侖斥力,進而發生核融合反應,產生更為重的元素,有望開啟元素周期表的第八周期。科學家們還能夠巧妙地運用離子束來治療癌症、進行誘變育種等。

人類生活在一個由經典物理所支配的宏觀世界裡,想像一下,倘若我們面前是一片浩瀚無垠的汪洋大海,當我們沿著河流逆流而上,去探尋這一切的源頭時,便不得不跨越重重艱難險阻,直面種種嚴峻挑戰,甚至有時需要重新構建各種物理定律。

而那最終的源頭究竟是否存在?它又將會為我們帶來怎樣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深邃的問題,就讓我們留待未來去解答吧。

【文本來源@中科院物理所的視頻內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著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聞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像一下你要完成一個挑戰:把雞蛋從一定高度鬆手讓它落到檯面上,卻不能讓它碎掉。你可能會自然地選擇讓雞蛋尖的一端朝下,因為我們總覺得那是它最結實的方向。但這個「常識」,真的對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工程系學生通過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雞蛋被側向釋放時,它...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