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2025年05月16日02:22:08 科學 1464

新冠病毒又來了?

我們要做什麼準備?

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

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型佔比顯著增加。

而現在面對病毒的持續出現以及變異,公眾該如何科學應對?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病毒變異仍在繼續,但不必恐慌

新冠病毒自2020年暴發以來,已產生超過500個奧密克戎亞分支。根據WHO監測數據,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毒株為XBB系列,其特點是免疫逃逸能力增強,但致病性未顯著提升。以美國為例,截至2023年11月,XBB.1.5亞型佔新增病例的35%,但住院率和重症率較2022年同期下降約60%。

這一數據表明,病毒仍在適應人類宿主,但通過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建立的免疫屏障已大幅降低健康風險。因此,公眾無需過度恐慌,但需警惕脆弱人群。

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感染風險。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科學防護的四個關鍵點

口罩回歸日常場景:在人群密集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仍是最直接的防護手段。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研究顯示,正確佩戴口罩可降低70%以上的感染風險。

重視手部衛生與通風:新冠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勤洗手、使用酒精消毒液的習慣需長期保持。同時,室內每天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可有效降低氣溶膠傳播概率。

疫苗仍是「防重症」利器: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接種三劑滅活疫苗的人群,重症保護率可達90%以上。目前,針對XBB變異株的單價疫苗已在部分國家獲批,建議高風險人群及時接種加強針。

家庭藥箱合理儲備:可備置解熱鎮痛葯,如:布洛芬、止咳藥、抗原檢測試劑等,但無需囤積。需注意,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濫用可能引發耐藥性。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走出認知誤區,避免過度反應

誤區一:「群體免疫已形成,不用防護」;

病毒變異可能繞過既往免疫,新加坡2023年8月的疫情反彈便與XBB.1.9亞型相關。防護措施需隨疫情動態調整。

誤區二:「感染後免疫力更強」;

重複感染可能增加「長新冠」風險。《自然·醫學》雜誌研究指出,二次感染者的心肺功能損傷概率比首次感染者高3倍。

誤區三:「病毒會像非典一樣消失」;

學界普遍認為,新冠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但其危害性可能逐漸減弱,最終趨於流感化。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建立長期健康管理意識

新冠病毒的反覆提醒我們:公共衛生事件不會因短期防控而終結。未來,公眾需培養兩項核心能力:

信息甄別能力:關注權威機構發布如:WHO、國家衛健委,警惕「特效藥」「偏方治癒」等不實信息。

健康自律能力: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提升免疫力才是應對傳染病的根本。

新冠病毒的「捲土重來」並非末日預言,而是提醒我們以更理性的態度與之共存。截至2023年,全球已累計接種疫苗超過130億劑,抗病毒藥物研發不斷突破,醫療資源儲備更加完善——這些進步為人類構築了堅實的防線。面對疫情波動,我們既要避免鬆懈,也無需焦慮,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方能在這場持久戰中掌握主動權。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 天天要聞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6月1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Astronomy》在線發表文章,系統介紹了我國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天問三號)的科學目標、著陸點遴選、探測載荷配置與樣品實驗室需求等,為人類即將開展首次火星取樣返回描繪了發展前景。火星長期被視為地球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 天天要聞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在半導體製造工藝中,環境與設備的精密管控直接關係到晶元良率與性能。山本,長野計器(NAGANO KEIKI)的微差壓表憑藉百年計測技術積澱,為半導體行業提供高純度氣體監測、潔凈室壓差管控等關鍵環節的精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前沿晶圓廠和封測企業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 天天要聞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之前進山摘木子經過這條路,然後在路邊拍了一顆植物,這顆植物上面結滿了果實,非常漂亮。這條視頻被一個廣東有錢老闆刷到了,他說想把這顆植物挖回去種在他的院子門口,非常漂亮,象徵著非常喜慶,紅紅火火的意思。他說要轉6萬塊錢給我,讓我挖到來然後寄給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6月19日13時50分,在洋山港海事局的遠程監控和現場保障下,歷時約9個小時,大型集裝箱船「長頂」輪在洋山港盛東碼頭順利將船載碳捕集系統捕捉的二氧化碳約25.44噸,通過船對船作業的方式卸載至二氧化碳運輸船「德錦26」輪,這標誌著全球首次液態二氧化碳船對船接卸作業安全完成,進一步豐富了在船捕集的二氧化碳的卸載方式...
以色列襲擊伊朗昆達布重水反應堆區域 - 天天要聞

以色列襲擊伊朗昆達布重水反應堆區域

6月19日,據伊朗學生通訊社(Iranian Students News Agency,ISNA)報道,以色列襲擊了伊朗昆達卜重水反應堆區域。 該出版物稱:「當局稱昆達卜重水反應堆區域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