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元!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落地成都彭州

2025年05月11日22:40:26 科學 2016

5月11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正式落地成都彭州經開區。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將分兩期建設,項目採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張鎖江院士團隊獨立開發的連續本體聚合法生產技術,其核心產品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通過分子結構與工藝優化,實現光學純度99.99%、透光率93%的突破性性能,推動彭州新材料產業向高附加值領域延伸。產品將廣泛應用於液晶顯示屏、航空透明裝甲、醫療器械等領域,打破市場壟斷。

25億元!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落地成都彭州 - 天天要聞

彭州經開區

「項目一期達產後預計年營收8億元、稅收4000萬元,帶動就業50人,二期將延伸至光學鏡片、液晶導光板等高端製造領域,與園區企業形成產業鏈互補。」彭州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的全面達產,將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帶動彭州形成光學材料產業集群,推動彭州新型工業化建設與新質生產力培育,助力彭州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為彭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彭州作為西部新材料產業核心承載地,擁有完善的能源配套和專業化園區服務。「除了產業優勢,彭州還積極開展『進解優促』工作,主動送政策上門,園區辦事便捷高效,還幫助協調員工通勤班車等問題,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彭州溫度』。」項目負責人表示,彭州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讓他們能安心紮根彭州搞研發、拓市場,同時也對企業發展更有信心。

紅星新聞記者 董馨 實習記者 王梓棋

編輯 歐鵬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聽!黑洞的聲音?宇宙「聽」起來比「看」更帶勁 - 天天要聞

聽!黑洞的聲音?宇宙「聽」起來比「看」更帶勁

它聽起來像煙花爆竹的聲音,「砰」的一聲,然後響起「嗡嗡」的背景聲,很快這些聲音被像是衝擊波的聲音所取代。在這一波波的聲音之間,還有一些隨機的「嗶剝」聲。這是黑洞的聲音,具體來說,是一個距離地球約7800光年的黑洞恆星系統天鵝座V404。
今年全球唯一,祝賀許健民院士! - 天天要聞

今年全球唯一,祝賀許健民院士!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瑞士日內瓦時間6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79次屆會決定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第70屆國際氣象組織(IMO)獎。許健民成為今年全球唯一一位獲獎者,同時也是第四位獲得這一國際最高氣象榮譽的中國科學家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 天天要聞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6月1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Astronomy》在線發表文章,系統介紹了我國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天問三號)的科學目標、著陸點遴選、探測載荷配置與樣品實驗室需求等,為人類即將開展首次火星取樣返回描繪了發展前景。火星長期被視為地球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 天天要聞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在半導體製造工藝中,環境與設備的精密管控直接關係到晶元良率與性能。山本,長野計器(NAGANO KEIKI)的微差壓表憑藉百年計測技術積澱,為半導體行業提供高純度氣體監測、潔凈室壓差管控等關鍵環節的精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前沿晶圓廠和封測企業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 天天要聞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之前進山摘木子經過這條路,然後在路邊拍了一顆植物,這顆植物上面結滿了果實,非常漂亮。這條視頻被一個廣東有錢老闆刷到了,他說想把這顆植物挖回去種在他的院子門口,非常漂亮,象徵著非常喜慶,紅紅火火的意思。他說要轉6萬塊錢給我,讓我挖到來然後寄給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6月19日13時50分,在洋山港海事局的遠程監控和現場保障下,歷時約9個小時,大型集裝箱船「長頂」輪在洋山港盛東碼頭順利將船載碳捕集系統捕捉的二氧化碳約25.44噸,通過船對船作業的方式卸載至二氧化碳運輸船「德錦26」輪,這標誌著全球首次液態二氧化碳船對船接卸作業安全完成,進一步豐富了在船捕集的二氧化碳的卸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