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2025年05月08日14:50:24 科學 1601

走進貴州大學農學院實驗室,空氣中瀰漫著新鮮菌菇特有的泥土芬芳。來自印度、泰國和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們端坐於操作台前,在無菌氣流環境下小心翼翼地分離純化菌種,為後續研究做準備。

地處中國西南的貴州省氣候濕熱、雨量充沛,為菌類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地「靠山吃山」的飲食傳統中蘊藏著豐富的野生菌資源,這使貴州的研究人員具備了天然的科研優勢。

因塔志(entaj tarafder)2023年從印度加爾各答大學博士畢業後來到中國,於貴州大學農學院進行真菌學博士後研究,希望將在這裡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家鄉的菌菇種植。

在農學院植物病理學專家王勇教授的指導下,因塔志深入鑽研菌物分類學與生態學,探索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前景。

去年寒假,因塔志回到家鄉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指導當地農戶開發農田、培育食用菌、防治植物疾病。一個月時間裡,他舉辦的「博士村長」講座,吸引了100多名當地農民和學生參加。

這項活動是貴州大學國際學生返鄉助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鼓勵留學生將現代農業技術帶回故土,通過推廣綠色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幫助農民增收。去年,該項目參與者也曾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開展類似實踐。

在加爾各答大學的教室里,因塔志舉起一個菌袋向學生們展示:「你們知道嗎?在中國,這麼小的一個菌包能產出500克食用菌。」儘管菌菇產業化種植在印度東部尚處起步階段,但他發現當地群眾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越來越多農民開始將菌菇視為食物來源和增收渠道。」因塔志告訴記者,在喜馬拉雅地區丘陵地帶做田野調查時,農戶們圍著他不斷提問。「他們迫切想了解食用菌栽培技術——該控制溫濕度?如何防治病害?」

由於貴州與印度的氣候存在差異,因塔志特別針對加爾各答的高溫環境調整了種植方案。「這裡冬季相對溫暖的氣候反而更利於菌菇生長。」他解釋道。「我運用專業知識指導農戶種植高附加值食用菌,傳授低成本、環境友好的培育方法,既增加收入又減少對傳統作物的依賴。與此同時,我還教會他們病害防治方法。」

來自泰國的查達(chada norphanphoun)是貴州大學農學院真菌學博士後,她說,「雖然我的學習更偏向於研究領域,但希望我的研究成果最終能夠幫助農民應對農作物病蟲害,從而提高糧食產量惠及於民。」

因塔志指出,誤食野生菌中毒問題不僅存在於中國,在印度和歐洲同樣頻發。下一步,他計劃在印度開展公眾教育活動,指導民眾準確鑒別食用菌與毒蘑菇。(記者 楊軍 劉伯千 編譯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

原文見5月8日中國日報旗艦版8版、國際版6版 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505/08/ws681c01e6a310a04af22be027.html

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