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2025年05月08日18:30:27 科學 5382

4月30日,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州南宋德壽宮啟幕。本屆靈芝文化節以文化市集、啟幕盛典、宋韻雅宴三大篇章展開,來自中醫藥、科研、體育、電商等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展現了靈芝產業「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氣象。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 天天要聞

圖為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啟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本屆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巧妙融合了傳統中醫藥文化與現代互動體驗,通過「中醫文化展示+宋韻遊園+趣味打卡」創新形式,讓參與者在移步換景間感受靈芝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慈福宮前的中醫藥創意文化市集上,靈芝宋韻四雅成為亮點,不僅能喝到新晉網紅飲品靈芝咖啡,吃到美味的葯膳美食,還能玩到各種別具特色的傳統娛樂項目……同時,還有diy香囊、定製如意手串等精彩國潮文創,吸引了不少網紅達人打卡互動。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 天天要聞

圖為在中醫藥創意文化市集上體驗傳統非遺炮製工藝(受訪單位供圖)

宋韻雅宴以《仙草降世》《白蛇情劫》《神農百草·以身試藥》等藝術表演,再現了靈芝在傳統文化中的傳奇色彩。以靈芝入饌創新宋宴,詮釋「古方今飪」的跨界魅力,「曲水流觴飛花令」則讓嘉賓們在詩詞歌賦中感受靈芝文化的深厚底蘊。

以「德壽」為名,以靈芝為脈。在活動現場,與壽仙谷結緣的六位「跨界嘉賓」,共話古今,開啟了一場溫情沙龍。在沙龍上,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學會主席譚琦回顧了與壽仙谷葯業三十餘載的合作歷程,並展望了香菇、靈芝等產業的創新發展;胡慶余堂董事長劉俊則分享了百年葯企與壽仙谷的匠心共鳴……

這場跨界對話,生動詮釋了靈芝文化的廣泛影響力和現代適應性,為靈芝文化的現代表達和傳播開闢了新思路。

在本次靈芝文化節上,壽仙谷聯合世界食用菌生物學及產品學會、京東健康等發布的《2025靈芝品類健康消費白皮書》,系統梳理了靈芝產業標準化路徑,提出「科技化、年輕化、國際化」三大趨勢。白皮書為行業提供了科學消費指南,推動靈芝從傳統滋補邁向「精準健康」。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 天天要聞

圖為《2025靈芝品類健康消費白皮書》發布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同時,文化節聚焦產業升級。由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張光霽領銜,浙江省中醫藥聯合大健康聯合體、浙江省中藥材產業協會、胡慶余堂、方回春堂、杭州聯華華商集團、壽仙谷等多家單位共同啟動了《推進靈芝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宣言》,提出「科技創新、質量監管、產學研合作、拓展市場渠道、弘揚靈芝文化」五大行動宣言,以協同之力激活產業振興引擎。

學術前沿環節,國醫大師葛琳儀與浙江省腫瘤醫院專家展開「中西醫結合推進去壁靈芝孢子粉在免疫調節與腫瘤協同治療」對話,聚焦產學研深度融合,探討了去壁靈芝孢子粉在現代醫學領域的應用前景。高水平的學術交流,為靈芝產業的科研突破和臨床應用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

會上,凝聚五代傳承人心血的《壽仙谷志》正式發布。這部志書不僅記錄了一個中華老字號的百年蝶變,更見證了我國靈芝產業從深山走向世界的輝煌歷程。

本屆靈芝文化節以德壽宮為軸,串聯文化、產業與科技,既展宋韻雅集之風流,亦顯現代產業之銳意。浙江省中藥材產業協會會長、壽仙谷公司董事長李明焱表示,從「深山仙草」到「國潮ip」,壽仙谷正以跨界融合之勢,書寫中醫藥文化創新轉化的時代樣本,為全球健康產業注入東方智慧。(王麗梅)

(本文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絕對收藏!一文了解集成電路半導體用高純石英 - 天天要聞

絕對收藏!一文了解集成電路半導體用高純石英

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晶元是現代電子技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概念,它們在電子設備的製造和功能實現上起著重要作用。01概念區分半導體半導體(Semiconductor)是一種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如金屬)和絕緣體(如陶瓷)之間的材料。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用物理學解釋這一原理 - 天天要聞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用物理學解釋這一原理

龍為什麼不怕雷電,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從科學角度來分析「龍在雷電中不怕雷電」這種說法。一、龍怕不怕雷電:科學上如何理解?首先,龍是一種神話生物,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但我們可以假設它像一隻巨大的爬行動物,有翅膀、鱗片,能飛行,還能在雷電天氣
與黨和人民肝膽相照!今天,科學家(吳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 天天要聞

與黨和人民肝膽相照!今天,科學家(吳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

2021年5月22日,吳孟超走了,享年99歲。他一生做過1.6萬餘例肝臟外科手術,這匹不知疲倦的老馬,硬是把2萬多名患者一個一個馱過了河。今天(6月12日),是吳孟超入伍69周年紀念日,在他一手創建的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嘉定院區,科學家(吳孟超)精神教育基地正式落成。基地位於醫院門診一樓共...
以我國子午工程為基礎 科學界先行發起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 - 天天要聞

以我國子午工程為基礎 科學界先行發起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

6月12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國際大科學計劃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與最新加入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International Meridian Circle Program, IMCP)的國際科協日地物理協會、韓國極地研究中心、奈及利亞國家空間研究發展局等5個國際組織、高校和研究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 這標誌...
新的研究挑戰了生命起源的關鍵理論 - 天天要聞

新的研究挑戰了生命起源的關鍵理論

如果生命最具標誌性的基石之一一直被誤解了呢?一項新研究挑戰了關於古老蛋白質及其在生命起源中作用的長期假設。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古老蛋白質可能蘊藏著重要線索。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如今,即使是最簡單的生命形式,如單細胞生物,也包含複雜且高度結構化的蛋白質。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長期以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