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2025年06月20日07:02:04 科學 1289

6月1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Astronomy》在線發表文章,系統介紹了我國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天問三號)的科學目標、著陸點遴選、探測載荷配置與樣品實驗室需求等,為人類即將開展首次火星取樣返回描繪了發展前景。

火星長期被視為地球之外最具生命潛力的行星。大約36億年前,火星進入地質「凍結期」——火山活動減弱、全球磁場消失,逐漸轉變為現今寒冷乾燥、大氣稀薄的環境。多項科學證據顯示,早期火星曾存在濃厚大氣、地表液態水和活躍的地質過程,具備適宜生命形成的條件。過去60多年來,全球40餘次火星探測任務繪製了全球尺度含水礦物分布、著陸點區域的甲烷有機物等特徵,這些發現不斷強化了火星早期宜居性的可能性。截至目前,火星是否曾存在生命仍是未解之謎,返回原位樣品並在實驗室開展高精度分析成為破解謎題的關鍵。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 天天要聞

天問三號任務剖面

文章介紹,在天問一號成功實現中國首次火星登陸之後,天問三號被正式列為後續重點任務。根據計劃,該任務將於2028年前後通過兩次發射分別完成火星著陸與樣品返回,計劃2031年前後將不少於500克火星樣品帶回地球。天問三號確定了以「探尋潛在生命痕迹」為首的三大科學目標,設計出覆蓋任務全過程的「全鏈條探測策略」,包括「采哪裡」「選哪些」「怎麼采」「如何用」四大關鍵研究模塊。

文章指出,目前任務團隊正基於火星軌道數據與地質模型,開展由科學目標牽引、工程安全可行的著陸區選址論證。在採樣手段方面,將採用表土鏟取、深層鑽探及無人機輔助抓取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樣品的多樣性與科學價值。為保證地外物質的完整性與生命痕迹的可靠檢出,任務將構建從火星表面採集、密封、轉運直至返回地球後分析的全流程樣品原始性保真鏈條。所有返回樣品將在具備高等級生物安全防護能力和超凈環境的行星保護實驗室中處理與分析,重點尋找可能的生命痕迹與化學特徵信號。任務將嚴格遵守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行星保護政策,保護火星環境不受地球生物污染,防止火星樣品遭受地球物質污染影響科學結論,同時保障地球環境安全。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 天天要聞

天問三號任務示意圖

該論文由行星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侯增謙院士、天問三號總設計師劉繼忠研究員和行星探測工程領域科學家汪毓明教授等擔任通訊作者,深空探測實驗室第一作者單位,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2家單位為聯合署名單位。

來源/深空探測實驗室,原標題《探尋火星潛在生命痕迹 | 我國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天問三號)》

原標題:《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閱讀原文

來源:中國航天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航空回應飛機起飛後砸向地面:與事實完全不符,飛機一直在地面 - 天天要聞

春秋航空回應飛機起飛後砸向地面:與事實完全不符,飛機一直在地面

春秋航空發文稱,今日(7月17日),有網上報道關注7月15日9C7760航班情況。經核查,該報道內容不屬實。7月15日,9C7760因流量控制原因,推遲至20:50從蘭州飛往上海虹橋。在飛機滑行階段發生臨時機械故障,機組按照程序及時處置,將飛機滑回候機樓,安排旅客下機。在處置過程中,飛機一直在地面,並未如報道所說起飛「離地」...
告別東江獨供!西江水入深,燒開起水垢?安全嗎? - 天天要聞

告別東江獨供!西江水入深,燒開起水垢?安全嗎?

從2024年6月份開始,深圳有部分居民用上了西江水,有居民反映這水燒開以後,出現了白色漂浮物和水垢,專家解釋這主要跟西江水的硬度有關。那麼,什麼是水的硬度?深圳之前使用的一直是東江水,那為什麼又要引入西江水呢?就市民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我們一一來解答。Q1深圳為什麼要引入西江水?深圳為嚴重缺水城市,約85%的水...
杭州「六小龍」企業看好西藏:高原環境可放大機器人價值 - 天天要聞

杭州「六小龍」企業看好西藏:高原環境可放大機器人價值

中新社拉薩7月17日電 (記者 江飛波)在17日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拉薩高層論壇上,杭州雲深處科技有限公司政企行業負責人汪琛傑介紹,高原低溫、低氧、強紫外線等惡劣氣候環境以及山地、碎石、冰川等複雜地形,放大了機器人的價值,是機器人理想的應用場景。他認為,西藏是打造具身智能極限測試的「高地」。7月17日,2...
Nature+1!地大研究團隊首次在稀土晶體中發現雙曲聲子極化激元 - 天天要聞

Nature+1!地大研究團隊首次在稀土晶體中發現雙曲聲子極化激元

雙曲材料因其獨特的電磁特性被視為納米光子學的核心載體之一,但其光學響應被限制在固定的雙曲頻段,極大限制了應用潛力。7月17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國崗教授、戴志高教授團隊聯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王岐捷教授、胡光維(南洋助理教授)團隊在《自然》(nature)發表論文《非雙曲材料中發現長程雙曲極化激元》。該研...
專家解釋今年夏天為何這麼熱,「史上最熱一年」將成為常態|新科普 - 天天要聞

專家解釋今年夏天為何這麼熱,「史上最熱一年」將成為常態|新科普

今年夏天,國內很多地方為何這麼熱?不少人的體感溫度為何比氣象預報溫度更高?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馬建。這位研究氣候變化動力學和海氣相互作用的科學家解答了公眾疑問,並預測:在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大背景下,未來夏季溫度整體呈上升趨勢,「今年是史上最熱一年」將成為常態。馬建...
黃仁勛談對年輕人的建議:儘快用AI,多用AI - 天天要聞

黃仁勛談對年輕人的建議:儘快用AI,多用AI

第三屆鏈博會17日上午的先進位造主題活動上,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與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進行「爐邊談話」。「過去10年,英偉達的算力提高了10萬倍。我們能處理更多的數據,讓機器學習得更有效。
重大發現,事關稀土! - 天天要聞

重大發現,事關稀土!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新稀土礦物「釹黃河礦」記者17日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聯合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研究院,在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床主礦礦段的礦體中部,發現一種新稀土礦物,命名為「釹黃河礦」。據悉,日前,「釹黃河礦」命名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
寧德時代出手,海辰儲能陷入不正當競爭風波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出手,海辰儲能陷入不正當競爭風波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作者 | 田羽當寧德時代的起訴狀送達廈門海辰儲能的那一刻,儲能行業的平靜被徹底打破。天眼查顯示,寧德時代近日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名被告起訴至法院,案件定於8
拱北海關在九洲港口岸查獲一批瀕危鯊魚翅 - 天天要聞

拱北海關在九洲港口岸查獲一批瀕危鯊魚翅

央視網消息:據「海關發布」公眾號消息,近日,拱北海關所屬九洲海關在九洲港口岸查獲瀕危鯊魚翅一批,重1.55千克。 6月26日,關員在對進境旅客行李物品進行監管時,發現一名經「綠色通道」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