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萌娃遇見中醫藥,這場科普有趣又暖心

2025年06月10日23:20:21 科學 1457

近日,由海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攜手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共同策劃的「中醫藥奇遇記」活動,在新田幼兒園歡樂開場。

當千年的中醫藥文化遇上孩子們的純真笑臉,當杏林春暖的故事悄然播撒在小小的心田,這場專為孩子們定製的文化體驗,用沉浸式互動作為鑰匙,為中醫藥文化傳承打開了充滿童趣的新大門。

穿越時空的文化劇場

活動主打「中醫藥文化+沉浸體驗」,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專家們化身古代醫者,把扁鵲望診、張仲景著書等經典故事「搬」到了孩子們眼前。當董奉行醫濟世的傳奇生動上演,書本上的中醫藥知識瞬間「活」了起來,變成了一幅孩子們可以「觸摸」到的歷史畫卷。

當萌娃遇見中醫藥,這場科普有趣又暖心 - 天天要聞

中班的小朋友們走進「中草藥實驗室」,在專家帶領下,認識了藿香、佩蘭這些「明星藥材」,也發現了生薑、山藥這些廚房常客的藥用價值。看顏色、聞氣味、摸質地……孩子們親手感受藥材的特性,一個個化身「小小中藥師」,在草木的芬芳里,體驗到了中醫藥「葯食同源」的奇妙智慧。

大班的活動區變身「中醫探秘樂園」!經絡銅人模型成了他們的「尋寶圖」。孩子們伸出小手找「合谷穴」,蹲下來摸摸膝蓋下的「足三里」,再用彩色小貼紙標記位置。這場「穴位捉迷藏」遊戲,讓神秘的經絡知識在歡聲笑語中悄悄印入腦海,每個孩子都彷彿成了能「妙手回春」的小小中醫。

當萌娃遇見中醫藥,這場科普有趣又暖心 - 天天要聞

活動尾聲,孩子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動手製作香囊。艾葉、薄荷、藿香……藥材搗碎裝入錦囊,一枚枚既好看又能驅蚊的香囊掛上了小書包,成了行走的「中醫藥小使者」。這堂非遺手工課,讓草本的清香伴著童真,飄向傳統文化的未來。

當萌娃遇見中醫藥,這場科普有趣又暖心 - 天天要聞

部門+三甲+新媒體助力,讓醫藥瑰寶「活」起來

近年來,海珠區市場監管局積極創新宣傳形式、拓寬公眾參與渠道,攜手社會各界共同營造藥品安全社會共治良好氛圍,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築起堅實防線。本次中醫藥文化科普活動由監管部門、醫院、學校、企業四方共同參與,以「線下開展活動」+「線上短視頻傳播」的方式,既幫助參與活動的孩子們從小樹立安全用藥意識,也豐富了群眾的藥品安全知識,同時結合海珠區實際情況,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助力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介紹,海珠區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加強藥品安全宣傳教育,延續特色活動,創新宣傳方式,幫助群眾提高安全用藥(械、妝)科學素養,進一步推動藥品行業、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醫藥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

文 | 記者 李春煒 通訊員海宣
圖 | 通訊員提供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列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介面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介面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介面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