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2025年07月01日16:20:19 科學 7462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在此,譚天道地想說: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下面,譚天道地,為你解讀。

無人機 「黑飛」,是機場安全的定時炸彈

近年來,無人機 「黑飛」 干擾機場運行的事故在國內多地頻頻發生。

就在 2025 年 2 月,烏魯木齊天山機場就遭遇了無人機違規飛行事件,致使多架次航班延誤。

而在 2024 年 9 月,天津濱海機場也因無人機闖入,造成 29 架次航班延誤、8 架次取消、32 架次備降,3000 多名旅客的行程被迫打亂 。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這些數據背後,是無數旅客的焦急等待,更是機場運營秩序的嚴重混亂。

從專業角度來講,多數無人機飛行高度低、速度慢、體積小,民航雷達很難探測到它們的蹤跡。

一旦無人機與正在起降的客機相撞,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想像一下,客機以幾百公里的時速飛行,小小的無人機就如同炮彈一般,足以對客機造成嚴重損壞,甚至可能釀成機毀人亡的重大事故。

而且,無人機的無線電信號還可能干擾客機飛行控制系統、自動導航系統等關鍵設備,影響飛行員對飛機的操控,威脅飛行安全 。

為啥無人機 「黑飛」 現象屢禁不止?

其實,為了規範無人機飛行,國家早已出台了相關法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明確了無人機的分類、空域劃分、申報要求等制度 。可即便如此,「黑飛」 現象依舊屢禁不止。

部分飛手安全意識薄弱是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無人機愛好者,買了無人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天試試,卻壓根不了解相關的飛行規定。

他們不知道機場周邊有大片的禁飛區域,覺得只要自己看著安全,就可以隨意飛行。還有些人存在僥倖心理,明知故犯,想著偶爾飛一次不會被發現 。

監管體系尚未跟上技術發展步伐,也是導致 「黑飛」 現象難以杜絕的因素之一。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無人機的種類越來越多,性能也越來越強,這給監管帶來了很大難度。

一些小品牌以及自組裝的無人機,並沒有像大疆等主流廠商那樣內置機場 「電子圍欄」 系統,飛行範圍無法限制,很容易無意 「闖入」 禁飛區。

而且,對於無人機 「黑飛」 的違法成本與潛在收益失衡,使得一些人甘願冒險違規飛行 。

多方發力,向無人機 「黑飛」 說 「不」

面對無人機 「黑飛」 對機場安全的嚴重威脅,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了。

那麼,該如何行動呢?

譚天道地,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

要加強對機場周邊空域的巡邏監測,利用高科技手段,比如無人機反制設備,一旦發現 「黑飛」 無人機,能夠及時採取措施將其迫降或驅離 。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同時,對於違規飛行的飛手,要依法予以嚴厲處罰,提高違法成本,讓他們不敢再輕易冒險。

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

通過各種渠道,如媒體報道、社區宣傳等,普及無人機飛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提高無人機愛好者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讓他們自覺遵守規定,合法飛行 。

無人機 「黑飛」 現象已經嚴重威脅到機場安全,這絕不是小事。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遏制無人機 「黑飛」 現象,保障機場的安全運營,讓每一趟航班都能平安起降 ,刻不容緩!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譚天道地,歡迎關注我。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介面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介面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介面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