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2025年05月16日01:00:11 科學 1291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卡隆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加拿大落基山脈的伯吉斯頁岩層中,發現了十餘具保存完整的節肢動物化石。這種體長約10厘米的生物屬於放射齒目,其學名源自日本怪獸電影《摩斯拉》中的巨型飛蛾角色。儘管體型僅如人類手指,但這個誕生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的生物,卻攜帶著兩個驚人的進化特徵。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頭部區域的三眼結構——除了常規的左右複眼,額部中央還嵌有第三隻單眼。科學家推測這種視覺系統能幫助捕食者精準定位獵物。但真正令研究者震驚的,是其軀幹部位多達26節的細分結構。此前學界認為,如此複雜的體節分化要到更晚的地質時期才會出現,這一發現將生物體節化進程提前了數千萬年。

通過顯微ct掃描,研究團隊還原了這種生物的生存模式:兩側成排的槳狀附肢使其能在水中靈活遊動,前端特化的鉤爪狀口器能快速捕獲獵物。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格雷格·埃奇庫姆指出,莫斯拉的鰓區結構雖與現代鱟類相似,但屬於趨同演化的結果,二者並無直接親緣關係。這種生物在5.2億至4億年前稱霸海洋,目前全球已發現38种放射齒目生物。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卡隆博士強調,作為節肢動物進化樹最早的分支,放射齒目保存著該物種群的原始特徵。莫斯拉獨特的身體構造表明,早期節肢動物已展現出驚人的多樣性,其適應策略與現生遠親存在驚人相似性。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專家補充道,該物種打破了放射齒目生物傳統認知中的統一體型模式,其狹長軀幹與密集鰓片構成的全新身體架構,為研究生物形態分化提供了全新樣本。

這項發表於《自然》子刊的研究不僅填補了寒武紀海洋生態系統的空白,更修正了生物體節演化的時間軸線。隨著更多化石證據的出土,科學家有望揭開節肢動物在生命大爆發時期快速分化的奧秘。這個沉睡五億年的三眼海怪,正為人類書寫地球生命史提供著全新註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聽!黑洞的聲音?宇宙「聽」起來比「看」更帶勁 - 天天要聞

聽!黑洞的聲音?宇宙「聽」起來比「看」更帶勁

它聽起來像煙花爆竹的聲音,「砰」的一聲,然後響起「嗡嗡」的背景聲,很快這些聲音被像是衝擊波的聲音所取代。在這一波波的聲音之間,還有一些隨機的「嗶剝」聲。這是黑洞的聲音,具體來說,是一個距離地球約7800光年的黑洞恆星系統天鵝座V404。
今年全球唯一,祝賀許健民院士! - 天天要聞

今年全球唯一,祝賀許健民院士!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瑞士日內瓦時間6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第79次屆會決定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第70屆國際氣象組織(IMO)獎。許健民成為今年全球唯一一位獲獎者,同時也是第四位獲得這一國際最高氣象榮譽的中國科學家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 天天要聞

2028年完成火星著陸!2031年帶回500克火星樣品!

6月1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Astronomy》在線發表文章,系統介紹了我國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天問三號)的科學目標、著陸點遴選、探測載荷配置與樣品實驗室需求等,為人類即將開展首次火星取樣返回描繪了發展前景。火星長期被視為地球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 天天要聞

多年以來進口微差壓表終於有了新的替代方案

在半導體製造工藝中,環境與設備的精密管控直接關係到晶元良率與性能。山本,長野計器(NAGANO KEIKI)的微差壓表憑藉百年計測技術積澱,為半導體行業提供高純度氣體監測、潔凈室壓差管控等關鍵環節的精細解決方案,成為全球前沿晶圓廠和封測企業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 天天要聞

廣東老闆給我6萬元,讓我挖棵結滿紅果子的樹寄給他,我拒絕了

之前進山摘木子經過這條路,然後在路邊拍了一顆植物,這顆植物上面結滿了果實,非常漂亮。這條視頻被一個廣東有錢老闆刷到了,他說想把這顆植物挖回去種在他的院子門口,非常漂亮,象徵著非常喜慶,紅紅火火的意思。他說要轉6萬塊錢給我,讓我挖到來然後寄給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卸載作業在上海洋山港成功完成

6月19日13時50分,在洋山港海事局的遠程監控和現場保障下,歷時約9個小時,大型集裝箱船「長頂」輪在洋山港盛東碼頭順利將船載碳捕集系統捕捉的二氧化碳約25.44噸,通過船對船作業的方式卸載至二氧化碳運輸船「德錦26」輪,這標誌著全球首次液態二氧化碳船對船接卸作業安全完成,進一步豐富了在船捕集的二氧化碳的卸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