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2025年05月08日07:52:07 科學 1393

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 天天要聞

地殼有時會出現突然的、快速的運動,這種運動引起地球表層振動,就是地震。地球上每年發生500多萬次地震,絕大多數地震太小或太遠,人們感覺不到。當地震達到一定強度,發生在有人類生存的空間且人們沒有足夠的抵禦能力時,便可造成災害。地震災害有三個特點:突發性,人們對絕大多數地震還不能作出臨震預報;瞬時性,地震在瞬間發生,最短十幾秒,最長兩三分鐘,就可能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

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 天天要聞

我國地震烈度劃分為十二度:小於三度,人無感覺;三度,少數靜止的人有感覺;四度至五度,門窗作響、吊燈搖晃;六度,人們倉皇出逃,房屋損壞;七度至八度,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裂縫;九度至十度,房屋破壞或倒塌,地面破壞嚴重;十一度至十二度,毀滅性破壞。而在我國,居然藏著一塊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那麼,它到底有啥來頭?

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 天天要聞

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東山風動石坐落在東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的素的東山風動石,一直是島上人民引以為榮、視如珍寶的自然奇觀,是旅遊者喜愛的美景之一。東山風動石以奇、險、懸而居全國60多塊風動石之首,被古代文人譽為「天下第一奇石」,現在它已經是東山島的標誌性景觀。人們常說,到了閩南,不到東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東山,不到東山風動石,則更是一大憾事。

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 天天要聞

風動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噸,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磐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人們站在東山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曰:「風吹一石萬鈞動」。

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 天天要聞

東山風動石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海上倭寇侵擾東山島,企圖搶走這奇異的風動石,用了數艘兵艦,套上繩索,拚命拉它,可是倭寇費盡了力氣,只聽到「嘣」了幾聲,繩索全斷了,倭寇紛紛掉落海里,十分狼狽,東山風動石卻依然屹立在原地。關於東山風動石,歷代名人吟唱甚多,如明代文三俊詩曰:「是石是星麗太空,非風搖石石搖風。雲根直締槐杓上,月館堪梯小八鴻」。

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 天天要聞

東山島的這塊風動石的歷史相當悠久,形成於千百年前,歷經滄桑依然傲然挺立。在風動石的正面,有明代的題刻:「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瑸陳士奇」,故此石也被稱為「三忠石」。1918年2月13日,東山島發生7.5級地震,山石到處滾落,房屋倒塌,可岌岌可危的風動石卻安然無恙。書法家沈振東曾在石上臨摹毛澤東的筆跡,描上「風景這邊獨好」的詞句,再由石匠鐫刻其上。

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來頭? - 天天要聞

此外,東山島風光秀麗,氣候宜人。這裡的海水湛藍如天空,沙灘綿長柔軟。陽光明媚充裕,樹林深深莽莽。白帆點點,海鷗翱翔,是一個優良的旅遊度假勝地。

特別是對於工作和生活在福建漳州以及周邊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說,對於重達200噸,7.5級地震卻安然無恙的「天下第一奇石」有啥想說的,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鯊魚揮動鞭子,先殺魚,再殺鳥 - 天天要聞

鯊魚揮動鞭子,先殺魚,再殺鳥

海洋里,最出其不意的武器,是一根鞭子。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揮舞這根鞭子的殺手,是一條鯊魚。長尾鯊是鯊魚族群里的異類,長著一條與眾不同的長尾巴。異類鯊魚捕獵時,放棄了其他鯊魚用牙齒撕咬的傳統方式。而是別出心裁,改成用尾巴當鞭子,擊殺獵物。來看長
提取十餘種營養物質,這家企業讓雞蛋身價提升千倍 - 天天要聞

提取十餘種營養物質,這家企業讓雞蛋身價提升千倍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6月22日訊 6月18日,江岸區湖北農發集團旗下武漢市米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來生物科技」)實驗室里,由雞蛋中提取的「小分子殼膜多肽」即將完成技術攻關,產品將出口西班牙。研發人員正在觀察實驗情況。
來宇宙中心義烏開開眼 - 天天要聞

來宇宙中心義烏開開眼

曹縣是虛假的宇宙中心,義烏才是。 沒想到這個義烏縣級市竟然有地鐵 義烏還有機場,蘇州你瞅瞅 有自己的義烏支付 義烏商品城官網是chinagoods.com ....
「永不消逝的電波」發出新信號 - 天天要聞

「永不消逝的電波」發出新信號

銘記歷史才能砥礪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弘揚抗戰精神,賡續紅色血...
如何用理論描述大腦神經系統的「預測能力」? - 天天要聞

如何用理論描述大腦神經系統的「預測能力」?

預測編碼理論認為:大腦不是被動地接收感官輸入,而是主動地預測即將到來的感官信息,並利用這些預測來指導知覺和行為。那麼應該如何為其進行建模呢? 撰文 | 黃振業(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20....
被忽視的細胞,可能在記憶存儲中發揮重要作用 - 天天要聞

被忽視的細胞,可能在記憶存儲中發揮重要作用

人腦大約包含860億個神經元。這些細胞會發出電信號,在腦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功能,不僅幫助存儲記憶,也負責在腦及整個神經系統中傳遞信息與指令。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腦細胞都是神經元。據估計,人腦中大約一半的細胞是神經膠質細胞,其中最主要的一類便是
牙齒最初不是用來咬東西的? - 天天要聞

牙齒最初不是用來咬東西的?

脊椎動物的牙齒從何而來?這是古生物學界長期未解的謎題。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牙齒起源於一種名叫齒突(odontodes)的結構——它們最初是古魚類的盔甲或外骨骼上隆起的小突起。但科學家仍不清楚牙齒的起源和功能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