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2025年05月24日21:10:17 科學 1565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徐陽 記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師範大學順利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等國家科技尖兵,來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齊聚一堂,共同開啟了一場科技與創新的盛會。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科技盛宴拉開科普盛宴

本次活動以「矢志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活動現場發布了省市重點活動。據悉,自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啟動以來,省市區科技、科協、宣傳等多部門強化統籌協調,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科技、科普活動。

省市科普法宣講團代表省市科技、科協、在寧高校、全省科普基地向全體科技科普工作者們發出了宣傳科普法的倡議,呼籲全社會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共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貢獻力量。

今年科技周期間,全省將舉辦各類科技、科普活動近4000場,從貼近生活的實用科技展示,到沉浸式互動體驗,再到充滿奇趣的科學實驗……實現了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的全覆蓋,讓創新成果直達基層群眾。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精神薪火相傳

在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東南大學教授張川以躬身科研的鮮活實踐與深邃思考,深刻詮釋了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多年科研求索路上的荊棘在他們的口中如同一面鏡子,既映照出科技攻關的艱辛與榮耀,更以「以科學之志,赴時代之約」的精神火炬,為青年學子照亮前行方向。激勵新一代科研力量在科技攀登之路上以理想為帆、以創新為槳,在探索科學奧秘與服務國家的征程中踏浪前行。

活動還通過科學家精神展、科普成果互動展等多元載體,立體呈現了江蘇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擔當。科學家精神展以精神譜系可視化為核心,展現江蘇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創新品格、求實作風與奉獻精神,激發了公眾對「科技報國」的情感共鳴;科普成果互動展則將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軍事科技等前沿領域突破轉化為可觸摸、可操作、可參與的體驗場景,打破「科學神秘化」的認知壁壘,將硬核科技從實驗室推向公眾視野。

構建「科普+n」的多元發展模式

當人工智慧與文學創作碰撞會產生什麼新火花?活動現場,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與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圍繞「科學與文學創意」簽署產教合作協議,旨在培養更多科技複合型創新人才,以人文溫度助燃科技之火,以科技力量助推文化的蓬勃發展。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南京市第七批「文明實踐夥伴」單位名單。自去年3月,南京市首批「文明實踐夥伴」帶著溫暖與力量走進公眾視野,截至目前,「文明實踐夥伴」計劃已招募夥伴單位72家。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南京市棲霞區整合區內高校、園區、高企主題科普場館與互動實踐項目等優質科普資源,建設科學探索特色研學項目,為公眾打開近距離接觸科技的窗口,也在當天活動現場進行了展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聞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縮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會進入衰老或凋亡狀態。端粒酶是一種可以延長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細胞(如幹細胞、癌細胞)中活性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