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科研創新這十年 | 新疆高發慢性病綜合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有效保障群眾生命健康

2022年10月11日03:32:20 科學 1749
石河子大學科研創新這十年 | 新疆高發慢性病綜合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有效保障群眾生命健康 - 天天要聞石河子大學科研創新這十年 | 新疆高發慢性病綜合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有效保障群眾生命健康 - 天天要聞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慢性病流行病學研究團隊,圍繞新疆高發慢性病的病因、流行規律、綜合防治、健康教育、成果推廣應用等開展區域特色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近年來獲批省部級以上項目20餘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餘篇,獲兵團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

石河子大學科研創新這十年 | 新疆高發慢性病綜合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有效保障群眾生命健康 - 天天要聞

在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高發的代謝綜合征病因和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方面,團隊研究了代謝綜合征及組分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患病率及影響因素,首次提出診斷新疆高發代謝綜合征適宜腰圍切點,揭示了基因間或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與代謝綜合征的關係,並首次報道了炎症、糖代謝、脂代謝相關因子在代謝綜合征及組分發生中的作用,構建了新疆高發代謝綜合征綜合防治適宜技術。

在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研究方面,團隊首次構建了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模型,報道了預測模型應用價值,構建了可視化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工具。

石河子大學科研創新這十年 | 新疆高發慢性病綜合防控技術推廣應用有效保障群眾生命健康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團隊共派出骨幹及研究生200餘人次,幫助南北疆群眾2萬餘人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慢性病科普講座30餘場,編製發放科普畫冊、掛曆1萬餘冊。團隊開展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義診活動,受益群眾5000餘人次,產生經濟效益300餘萬元;培訓基層醫療衛生人員100餘人次,間接受益群眾5000餘人次。

石河子大學

來源:科學研究處

編輯:仝珊珊

校對:穆燦偉

編審:趙 捷 劉 芊 宿閃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深圳學生自製飛行器,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 天天要聞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深圳學生自製飛行器,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來自深圳!5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生徐陽發布視頻,介紹他自製飛行器PROWESS並創下世界最快微型無人機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研製經過。PROWESS這款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微型無人機,重量僅有247克,速度卻能達到每小時340公里。網友評論說,這款學生自製飛行器擁有「高鐵速度」。徐陽20...
長青保護區再次發現野生象鼻蘭種群 - 天天要聞

長青保護區再次發現野生象鼻蘭種群

5月10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綜合考察途中,再次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象鼻蘭。這是繼2022年在長青保護區首次發現象鼻蘭後的又一次重要發現,標誌著區內存在穩定的野生象鼻蘭種群。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 天天要聞

動物異常、天氣異象是地震前兆?災害防禦專家答疑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 有傳言稱,每當地震發生前,都會發生動物異常行為或天空呈現奇怪造型雲朵等「預兆」,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動物異常和氣象變...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 天天要聞

時間、地點、震級都能精準「預言」?一招辨別地震謠言!

光明網訊(記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上,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理事、科普專家鄒文衛表示,凡是說「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發生某級地震」,這肯定是地震謠言,不可信。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確信這是地震謠言。中國災害防禦...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掌上春城訊 5月12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獲悉,目前精子庫只接待昆明市五城區人群,及常駐昆明一年以上人群。精液捐獻是一項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志願者捐獻的精液將提供給生殖中心,用於不孕不育的家庭繁衍後代,志願者的信息將受到嚴格的保密,受者將無法獲知您的任何帶有身份指向性的信息。雲南省人類精子庫自2018年...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 天天要聞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將治療藥物靶向遞送到內臟器官(例如用於促進器官損傷的癒合,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遞送方式依賴於循環,然而,這種模式效率低下,難以到達靶器官,難以穿透細胞膜,還存在著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開發精準、安全且高效的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