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許晨陽回歸主持數學領域活動,丁劍和庄梓銓將做主旨報告

2025年06月14日13:00:23 科學 3913

今年將是有著中國版「諾貝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創辦10周年的日子,為此組委會將在今年7月特別組織「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本次科學峰會將在7月8日進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學的楊學明院士和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的丁洪院士為本次峰會的聯席主席;而在未來科學大獎的各頒獎領域則設有了分會場專場研討會的主席,比如生命科學領域的session chair為同在西湖大學的柴繼傑和施一公這對師徒;物質科學中物理領域的session chair為上海交通大學的張傑院士,化學領域的session chair為南開大學的周其林院士;計算機領域的session chair為今年剛獲得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王小雲院士,而在我比較關注的數學領域則是我們久違了的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許晨陽

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許晨陽回歸主持數學領域活動,丁劍和庄梓銓將做主旨報告 - 天天要聞

本次數學專場研討會的主題為:數學的未來十年。本次活動中,目前華人數學界的兩位優秀代表將做主旨報告,分別是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丁劍將以「在隨機遊動的大觀園裡走馬觀花」為題作報告(感覺挺有戲劇性);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學系教授庄梓銓則將以「凱勒-愛因斯坦度量與代數幾何」為題作報告。主旨報告後,作為主持嘉賓的許晨陽將與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勵建書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孫斌勇院士、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院士以及美國西北大學pancoe講席教授,大灣區大學(籌)講席教授夏志宏等5位對話嘉賓進行對話,討論。

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許晨陽回歸主持數學領域活動,丁劍和庄梓銓將做主旨報告 - 天天要聞

從以上可以看出本次慶典活動規格還是很高的,來參加活動的都算是華人數學界最頂級那一批了。本次將做主旨報告的庄梓銓,出生於1992年,目前已經是美國頂尖高校的正教授了,他今年初也剛和師兄許晨陽合作發表了個人第5篇數學四大文章(詳見文章:北大數院出身的許晨陽和庄梓銓合作在數學頂刊在線發表重要成果)。他和剛完成數學四大大滿貫的沈俊亮都是「90後」(一個北大數院09級,一個10級),兩人目前勢頭都很猛;另外同為「90後」的張瑞祥、李超和潘略等,也是他們這一代的佼佼者,另外重點提一下的是,北大07級的王虹也是「90後」,作為一名女性的她更是有可能從他們中間率先「脫穎而出」,取得更大的榮譽。

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許晨陽回歸主持數學領域活動,丁劍和庄梓銓將做主旨報告 - 天天要聞

最後再說回未來科學大獎與許晨陽。該獎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並由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設立,主要表彰取得傑出科學成果的科學家(要求成果必須是在中國內地(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完成,不限國籍);做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要科研成果的傑出人士是其表彰對象。該獎我覺得有三高,首先是定位高,該獎在很多方面都參照了科技界最高獎的諾貝爾獎,同時致力於表彰國內的基礎科學研究,也被譽為中國版的「諾貝爾獎」;其次是標準高,獲獎人的成果要求產生了巨大國際影響,且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最後是獎金高,未來科學大獎的單項獎金達100萬美金,換算成人民幣差不多700多萬了,在當時應該是獨一份的,在現在也是第一等級的。

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許晨陽回歸主持數學領域活動,丁劍和庄梓銓將做主旨報告 - 天天要聞

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只設立了「生命科學獎」和「物質科學獎」,首屆的獲獎人是盧煜明薛其坤院士,該獎首次頒發的獲獎人跟其宣稱的評選標準還是很相符的,因為當時,乃至目前,盧煜明院士和薛其坤院士可能也是相關領域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人了。而最令我刮目相看的是,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當年首次設立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並將首屆得主授予了當時年僅35歲,在北京大學做教授的許晨陽。當時雖然許晨陽已經嶄露頭角,在國際上做出了有影響力的成果,也發了數篇數學四大頂刊了,水平肯定是沒的說的;但首次數學領域頒獎,就給了一位年輕人,沒有論資排輩或是其他因素,還是很值得肯定的,該獎也算是慧眼識珠,發掘了許晨陽。就目前來看,許晨陽獲得該獎也是實至名歸的(目前身形較當年略有發福)。今年大概率在8月中旬,未來科學大獎將公布第十屆的獲獎人,看今年又有哪些強人能獲獎呢,到時也可以預測一下……

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許晨陽回歸主持數學領域活動,丁劍和庄梓銓將做主旨報告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南都訊 記者呂虹 發自北京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海拔5250米山脊上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AliCPT-1)建成並實現首光觀測,標誌著我國在該實驗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阿里原初引力波觀測站據悉,該實驗一期由高能所牽頭,聯合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國內外16...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 天天要聞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今天廠BA第二場比賽,城發現代物流VS株硬集團。開場城發取得優勢,李青翔、陳澤軒的出色發揮幫助球隊一直保持領先。但首節末段,株硬唐俊傑、鄧環宇連續三分命中,株硬反以29比25反超。次節,株硬羅智豪與城發李青翔展開對飆,雙方依舊打得難解難分。直到半場結束前,城發李青翔、朱思禹聯手打出一波快攻,城發61比54搶得7...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據科技日報今日消息,基於嫦娥六號月壤樣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華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詳細分析了月壤中各種磁性礦物,以及它們獨特的磁性是怎樣產生和保留下來的,揭開了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2025年5月3日,在巴菲特宣布他將在年底退休的股東大會上,有年輕創業者向他大膽提問:「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有錢的老頭兒?」 94歲的巴菲特笑笑說: 「三兩優秀的知己同行,....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 天天要聞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凌晨3點,警報劃破寂靜「滴——」西北某鈾礦基地,紅色警示燈猛然亮起,監控屏上的曲線瘋狂跳動,如同失控的心電圖。老專家張振國瞬間從摺疊床上跳起,他那布滿血絲的雙眼緊緊盯著爆裂的管道,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緊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 天天要聞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昌江7月13日電(陳英清)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1隻黑腹蛇鵜。經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專家確認,這是海南省首次記錄到該鳥種。黑腹蛇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NT)物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 天天要聞

未來預測:推動 AI 到 2040 年成為 AGI 的 S 曲線路徑

作者:Lance Eliot,撰稿人。Lance B. Eliot 博士是世界知名的 AI 科學家和顧問。在今天的專欄中,我將繼續我的特別系列,介紹將我們從傳統 AI 到熱切尋求的 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預期途徑。在這裡,我對獨特 S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