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亞之淚」帶來綠色希望——中國科學家助力破解鹹海生態危機

2025年06月14日22:20:25 科學 1605

5月底,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平輾轉抵達烏茲別克西部城市努庫斯,參與同烏茲別克鹹海國際創新中心的科研合作。他已經數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奔赴這個位於鹹海附近的城市。這次,王平和同事們帶來了兩樣「寶貝」:鹽生植物種子和光伏技術。

鹹海處於亞歐大陸腹地,地跨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兩國,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人類活動用水激增和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鹹海快速萎縮,面積已縮小90%以上。水岸線嚴重後退,土壤鹽鹼度升高,乾涸的湖床上形成了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的荒漠,鹹海成為令人痛惜的「中亞之淚」。

為「中亞之淚」帶來綠色希望——中國科學家助力破解鹹海生態危機 - 天天要聞

這是2021年9月29日在烏茲別克境內拍攝的乾涸的鹹海湖床。新華社發(扎法爾攝)

鹹海生態危機不僅造成水資源短缺,裸露的湖底還形成巨大的露天岩層,成為沙塵暴、鹽塵暴來源,波及範圍極廣。荒漠化、鹽漬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疊加,給周邊中亞國家生態和經濟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2010年4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視察鹹海後說,鹹海乾涸是「地球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之一」。

多年來,通過聯合科學考察、鹽鹼地治理、建設節水棉田示範區等多種形式,中國與烏茲別克的科學家一直合力探索鹹海生態危機的解決之道。

「缺水、土壤鹽漬化、缺乏現代農業技術和配套體系,都是制約中亞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難題。」王平說。此次重返努庫斯,他和同事帶來一批適合在鹽鹼地生長的植物種子,包括鹽角草、鹽穗木、梭梭、灰綠鹼蓬等十餘種,希望在當地實驗室培育成功後,廣泛種植到鹹海周邊,為鹽鹼地治理、改善生物多樣性、減少鹽塵暴帶來新希望。

為「中亞之淚」帶來綠色希望——中國科學家助力破解鹹海生態危機 - 天天要聞

6月3日,位於烏茲別克穆伊納克鎮的鹹海國際創新中心試驗示範園區內,當地農戶在與中國科學院新疆生地所合作共建的「光伏+生態」鹽生植物園裡勞作。(受訪者供圖)

王平還告訴記者,幾個月前,新疆生地所已經把大約1.5噸鹽生植物種子運到塔什干,用於兩國專家正籌備共建的鹽生植物園。「這些種子不僅將直接用於鹽鹼地改良、生態恢復,還將為當地植物多樣性儲備、研究和開發打下基礎。」

「今天陰天,適合田間工作,爭取完成這片鹽生植物試驗示範田的滴灌。」在另一座鹹海邊小鎮穆伊納克,王平和同事蹲在田間安裝節水的滴灌系統,並指導當地合作團隊架設和使用光伏板,以便利用光伏發電為鹽生植物灌溉系統提供電力。

為「中亞之淚」帶來綠色希望——中國科學家助力破解鹹海生態危機 - 天天要聞

這是6月3日在位於烏茲別克穆伊納克鎮的鹹海國際創新中心試驗示範園區內拍攝的光伏自動反衝洗灌溉水過濾系統。(受訪者供圖)

最近兩年來,中國科研人員一直在鹹海周邊推進「光伏技術在鹹海生態環境治理中的集成、試驗與示範項目」。在努庫斯,新疆生地所和鹹海國際創新中心去年開展「光伏+棉花水肥一體化」種植試驗示範項目,通過棉花覆膜滴灌技術、光伏發電和智能水肥一體機,實現棉田智能滴灌和施肥,使得棉花產量提高了兩倍以上,同時成本和用水量顯著下降。

中國專家的實幹精神、中國技術帶來的發展前景,讓許多當地農民和農業專家讚嘆不已。當地議會官員特意致信感謝新疆生地所,並表示希望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由烏方出資擴大試驗示範區的面積。

為「中亞之淚」帶來綠色希望——中國科學家助力破解鹹海生態危機 - 天天要聞

這是新疆生地所和鹹海國際創新中心在努庫斯合作的「光伏+棉花水肥一體化」種植試驗示範田。(新疆生地所供圖)

「鹹海生態危機是中亞地區面臨的共同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獨自應對。」烏茲別克政治觀察家沙羅菲丁·圖拉加諾夫說,烏中兩國在鹹海生態治理方面的合作已見實效,中國貢獻令人欽佩。「這不僅關乎鹹海生態治理,也是改善民生、增強信任的務實體現。通過共同推進綠色創新發展,我們不僅是在努力恢復鹹海地區的生態,更是在為整個中亞地區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策劃:倪四義 韓墨

記者:張代蕾 李奧

統籌:孫浩 張遠 王雅晨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開屏見「好」|「技術流」民警用硬核技術打擊犯罪,手握多項發明專利 - 天天要聞

開屏見「好」|「技術流」民警用硬核技術打擊犯罪,手握多項發明專利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我們以往存放樣本,都是用普通冰箱根據需要改造,樣本也需要手動排列,使用起來有些不方便。」在日照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實驗室,警務技術三級主管袁超展示著他牽頭研製的「物...
高溫天氣千萬注意,這個東西就是「定時炸彈」! - 天天要聞

高溫天氣千萬注意,這個東西就是「定時炸彈」!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路引發關注一名男子準備吸煙時打火機突然爆炸頭髮四周被燒焦所幸因佩戴眼鏡未傷及眼睛視頻中打火機在高溫暴晒後內部壓力驟增按下開關的瞬間化作火球這一事件提醒我們高溫天氣下打火機隨時可能變身 「定時炸彈」小小的打火機威力卻不容小覷打火器爆炸事件時有發生012021年9月2日,四川省成都市一女子...
國際新聞早知道丨扎波羅熱核電站周圍傳出射擊聲 印航空難或因晶元故障 - 天天要聞

國際新聞早知道丨扎波羅熱核電站周圍傳出射擊聲 印航空難或因晶元故障

○國際原子能機構:扎波羅熱核電站周圍傳出武器射擊聲○俄外交部發言人:美國是烏克蘭問題的始作俑者○哈馬斯官員:新一輪加沙停火談判進入「關鍵時刻」○以色列總理指責哈馬斯拒絕停火協議 稱行動目標不變○美參議院:特朗普競選集會遭槍擊源於安全疏漏○歐盟延長對美關稅暫停期限引內部質疑○印航客機墜毀前燃油供應被切...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首光觀測成功!我國原初引力波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南都訊 記者呂虹 發自北京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海拔5250米山脊上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AliCPT-1)建成並實現首光觀測,標誌著我國在該實驗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阿里原初引力波觀測站據悉,該實驗一期由高能所牽頭,聯合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國內外16...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 天天要聞

李青翔刷新單場三分紀錄 城發戰勝株硬

今天廠BA第二場比賽,城發現代物流VS株硬集團。開場城發取得優勢,李青翔、陳澤軒的出色發揮幫助球隊一直保持領先。但首節末段,株硬唐俊傑、鄧環宇連續三分命中,株硬反以29比25反超。次節,株硬羅智豪與城發李青翔展開對飆,雙方依舊打得難解難分。直到半場結束前,城發李青翔、朱思禹聯手打出一波快攻,城發61比54搶得7...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揭開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據科技日報今日消息,基於嫦娥六號月壤樣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華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詳細分析了月壤中各種磁性礦物,以及它們獨特的磁性是怎樣產生和保留下來的,揭開了月球背面月殼磁場弱與土壤磁性強之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富最靠譜的方式:模仿巴菲特

2025年5月3日,在巴菲特宣布他將在年底退休的股東大會上,有年輕創業者向他大膽提問:「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你這樣有錢的老頭兒?」 94歲的巴菲特笑笑說: 「三兩優秀的知己同行,....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 天天要聞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

離心機上的「心跳」:中國鈾業突圍72小時凌晨3點,警報劃破寂靜「滴——」西北某鈾礦基地,紅色警示燈猛然亮起,監控屏上的曲線瘋狂跳動,如同失控的心電圖。老專家張振國瞬間從摺疊床上跳起,他那布滿血絲的雙眼緊緊盯著爆裂的管道,聲音有些沙啞卻透著緊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 天天要聞

「稀客」!海南首次記錄到近危物種黑腹蛇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南昌江7月13日電(陳英清)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1隻黑腹蛇鵜。經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專家確認,這是海南省首次記錄到該鳥種。黑腹蛇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NT)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