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2025年06月05日22:10:20 科學 6287

  新華社努瓦克肖特6月4日電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新華社記者司源

  頭頂驕陽,腳踩熱沙,在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沙地上,一排排滴灌管線沿著整齊壟溝延伸,嫩綠的果蔬苗從黃色沙土中破土而出。一旁的太陽能板正源源不斷將光能轉化為電力,驅動水泵將地下水送至田間。放眼望去,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分區布設、綠意漸起,一幅沙漠變綠洲的畫卷正悄然展開。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這是5月22日拍攝的位於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的中非綠色技術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這不是短期的景觀工程,而是一項真正可持續的綠色轉型。」中非綠色技術公園茅利塔尼亞示範項目毛方協調員圖拉德·邁杜走在試驗田間,撫摸著剛收穫的茄子,滿臉自豪。邁杜曾在中國湖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現任茅利塔尼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官員,負責推進非中綠色技術合作。

  在他身後,幾位當地年輕工人正用農具翻整田壟、修補滴灌帶。氣溫逼近45攝氏度,汗水順著額角滑落,腳邊的蔬果苗卻青翠欲滴、生機盎然。園區的灌溉技術工人穆罕默德·伊塞勒穆摘下手套告訴記者:「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在沙漠里種菜。」

  該示範項目由中毛雙方共同實施,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提供示範區建設與後續技術支持。園區於2024年7月建成,佔地4公頃,主要涵蓋外圍防沙阻沙區域、經濟果林區、沙土蔬菜種植區、牧草種植區及家禽養殖區。比爾·巴爾卡村位於首都努瓦克肖特以東約70公里的沙漠邊緣。「我們當初選址時就考慮靠近首都圈,便於技術展示和後續培訓推廣。」曾親赴茅利塔尼亞參與項目建設的中方專家、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團隊成員周娜介紹說。

  項目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常年乾旱少雨,氣溫高、風沙大,土地鹽鹼化嚴重,既無天然牧場,也缺乏農業基礎。周邊地區尚未通電,居民主要依靠傳統放牧為生,幾乎缺乏可持續的生計來源。「這裡生態問題和發展問題高度疊加。」周娜說:「我們希望在現有自然條件下探索出一條適應性強、可複製推廣的發展路徑。」

  「過去這片地幾乎是廢沙,種什麼都活不了。」邁杜指著遠處起伏的沙丘對記者說。如今,在中國專家團隊協助下,藉助智能灌溉、尼龍網方格固沙、光伏揚水、沙土種植、土壤改良等整套中國治沙「硬科技」,黃沙正一寸寸被綠意覆蓋。周娜介紹,這些技術已在中國新疆的沙漠治理中廣泛應用,經過適應性改進後「跨洲移植」,目前在非洲西部取得初步成效。據了解,項目已完成胡蘿蔔、甜菜、綠豆等作物的試種,部分實現收穫和再播,生態系統初步形成良性循環。

  項目不僅注重生態效益,也強調社會效益。「建設過程中,所有技術工人均為當地青年,有些還是大學畢業生,中方建設團隊對他們開展了系統培訓,建設過程本身也是一場學習。」周娜說,當時參與建設的人員共18人,後期篩選出6人繼續負責園區日常維護工作。「這不僅是一項綠色工程,更是一項『造血』工程。」邁杜表示,曾以畜牧為生的青年如今已掌握水泵操作、滴灌調試和苗木種植技術,一批「生態工匠」正從沙漠中走出。

  中非綠色技術公園是中國支持非洲「綠色長城」計劃的重要示範工程。為抵禦撒哈拉沙漠南侵威脅,包括茅利塔尼亞在內的11個撒哈拉以南國家制定了非洲「綠色長城」計劃——建設一條寬15公里、長度超過7000公里的森林防護帶。茅利塔尼亞作為該計劃的主席國,其首都努瓦克肖特設有泛非「綠色長城」秘書處,承擔協調職能。

  2024年12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期間,茅利塔尼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非洲「綠色長城」茅利塔尼亞國家署與中方科研和企業代表共同簽署共建1萬公頃碳匯林諒解備忘錄,擬以中非綠色技術公園為藍本,打造標準化、可複製、適應性強的區域治理樣板。

  中國專家團隊也希望將項目經驗推廣至更廣區域。「在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首個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的國家,擁有先進的荒漠化防治技術與理念,積极參与全球環境治理,是負責任大國應有之義。」周娜說,「目前示範區建設剛滿一年,我們還將持續開展監測與研究,力爭形成一套適用於非洲『綠色長城』建設的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模式。」

  「非中生態合作潛力巨大,茅利塔尼亞完全有條件成為合作的起點之一。」邁杜表示,「示範項目不到一年就取得顯著成效,足以說明中國治沙經驗為非洲乾旱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5月22日,在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中非綠色技術公園茅利塔尼亞示範項目毛方協調員圖拉德·邁杜向工人傳授固沙植物種植技術。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這是5月22日拍攝的位於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的中非綠色技術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這是5月22日拍攝的位於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的中非綠色技術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這是5月22日拍攝的位於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的中非綠色技術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這是5月22日拍攝的位於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的中非綠色技術公園一隅。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5月22日,在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中非綠色技術公園園區灌溉技術工人穆罕默德·伊塞勒穆介紹園區智能灌溉設備。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通訊|中國「綠色示範田」紮根撒哈拉沙漠 - 天天要聞

  這是5月22日拍攝的位於茅利塔尼亞西部特拉扎區比爾·巴爾卡村的中非綠色技術公園一隅。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介面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介面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介面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裡面住著幾隻我從小養的鵝」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呲牙]我家門前真的有條景觀河,不僅有景區養的小鴨小鵝,河邊還有很多常見的植物!你們還記得那些常見的植物嗎?蘆葦蘆葦應該是河邊最常見的標誌性植物吧。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 天天要聞

山欖科膠木屬基因組系統發育與生物地理創新

文章信息摘要:膠木屬(Palaquium)目前是山欖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屬。先前關於膠木屬及其所在的異膠木族(Isonandreae)內部類群關係的研究,基於有限的樣本和基因座開展,未能明確界定分類邊界,進而阻礙了對這一以馬來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 天天要聞

美!地球月球「證件照」更新

視頻截圖59萬千米外!天問二號拍攝的地月影像圖發布7月1日,國家航天局發布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在軌獲取的地月影像圖。目前,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軌運行超過33天,與地球距離超1200萬千米,工況良好。近期,天問二號探測器配置的窄視場導航敏感器,分別對地球和月球成像,顯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發布的影像圖包括...
地理冷知識——荔枝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荔枝

荔枝是無患子科荔枝屬的一種果樹,全球栽培品種超過200種。無患子科有100多個屬,大多植物都是喜歡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喬木和灌木。例如龍眼、紅毛丹這些長在大樹上,需要剝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無患子科家族親戚。因為龍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