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2025年05月19日14:03:07 健康 1205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我天天坐辦公室,腰也疼得不行,可我同事跟我差不多年紀,她也坐著,怎麼就沒事?」一位外貿跟單員邊扶著腰邊說著疑惑。

她才36歲,每天工位坐著寫郵件、處理訂單,回到家也沒做什麼重活,可腰總覺得酸脹僵硬。

她懷疑是椎間盤出問題了,也換了人體工學椅,站立辦公也試過一陣,但效果不大。她以為是「坐太久」的鍋,卻沒意識到,有些習慣,比久坐更有破壞性,而且每天都在重複。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很多人談到腰疼,第一反應就是久坐。確實,坐姿不正、時間太長會讓腰椎受力集中、核心肌群退化,這是常識。

但問題是,現代人生活里,不光是坐的時間多,更關鍵是別的一些動作,在無形中拉扯、扭曲、壓迫了腰部結構,造成長期損傷卻毫無察覺。

真正讓腰部結構一步步失去穩定性的,是那些看起來沒什麼殺傷力的小動作。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睡覺這件事,本應該是身體放鬆修復的時候,可一旦選錯床墊,這個恢復過程立刻變成摧毀過程。太軟的床墊,會讓腰部陷進去。

人在躺下時,骨盆是一個天然的支點,如果腰部下陷,脊柱就會彎曲,整個腰椎懸空的狀態導致局部肌肉持續繃緊,無法放鬆。一晚下來,肌肉不僅沒恢復,還會比白天更疲勞。

研究顯示,睡在軟床墊上的人群,腰背部肌電圖放電時間顯著高於中硬床墊,意味著肌肉始終處在緊張狀態。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特別是側睡時,下沉感更嚴重,脊柱的生理曲度被破壞,長期下來,腰椎間盤承壓位置發生偏移,風險反而比白天工作時還高。

有人以為睡得軟點舒服,其實只是短暫的陷落感讓身體有「放鬆」的錯覺。真正舒服的床,不是你一下陷進去動彈不得,而是能托住腰椎生理弧度,提供穩定支撐的那種中等硬度。

這點在中老年人身上表現得更明顯,肌肉量減少,骨骼支撐能力下降,床墊選錯帶來的代價是每天的修復期被偷走,積累著成為結構性改變。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穿鞋這件事也不該被輕視,尤其是高跟鞋。腰疼和穿高跟鞋之間的關係,不只是一個「鞋跟高度」的問題,而是整條後鏈肌肉的張力變化。

高跟鞋抬高腳跟,讓重心前移,小腿後側肌群處於持續收縮狀態,為了維持身體平衡,骨盆會自然前傾,腰椎被迫加大弧度。

這個變化不會只在腳下完成,它會通過筋膜系統傳導到脊柱、肩背、頸部,最後集中在腰部形成應力集中點。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是,穿高跟鞋改變的不止是靜態姿勢,連走路模式也會被重塑。腳步變小,步幅縮短,骨盆擺動受限,臀肌參與度下降。

這意味著支撐核心穩定的主力肌群參與減少,腰部的負擔只能靠深層小肌肉來扛。

時間久了,這些肌群被過度消耗,而腰椎穩定性卻在悄悄消失。很多女性明明沒有扛重物、運動過度,卻出現腰部無力、僵硬甚至刺痛,很可能問題出在腳下。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說到重物,最直接的破壞力來自彎腰搬東西這個動作。這個動作在搬家、搬水、照顧孩子、掃地時非常常見,但做法錯了,腰就成了主力而不是輔助。

人彎腰時如果膝蓋不彎、核心沒收緊,幾乎所有的重量都壓在腰椎中段,尤其是L4、L5節段。

這部分本就是椎間盤突出高發區域,一旦在沒有準備的狀態下承擔負荷,很容易造成椎間盤壓力超過承受閾值,進而破裂或向外突出。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很多人並不會當下就感到疼痛,問題在幾天後才出現,這也讓人誤判「不是搬東西造成的」。事實上,腰椎結構是逐層受壓逐步塌陷的過程。一次錯誤的搬運可能是壓垮穩定性的「最後一擊」。

特別是那些已經有腰部隱痛、活動受限的人,隨意彎腰搬東西無異於在傷口上加砝碼。

正確的搬法是蹲下、膝蓋帶力、核心收緊,但這個動作在生活中幾乎沒人會堅持做,因為它費勁、不順手、不自然。但就是這個「不自然」,才能保護你本該強健的脊柱。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比彎腰更隱蔽的,是單手提重物。這個動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極其頻繁,拎水、提包、拿箱子、遛狗等,幾乎都習慣用一隻手操作。

問題在於,單手提物會造成重心偏移,骨盆發生不對稱旋轉。腰椎會以代償的方式保持平衡,也就是說,一邊肌肉必須收縮,一邊必須拉伸,才能讓身體保持直立。

這種不對稱的負荷,在短時間內不會感覺異常,但時間久了,脊柱兩側肌肉張力差變大,導致結構性偏斜,進而帶來腰椎旋轉錯位,形成一種不完全脫位狀態,臨床表現就是一邊酸一邊痛、久站易疲勞、早起發僵。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研究中有個有趣發現,經常右手提重物的人,左側腰部肌肉發生代償性增厚,而右側椎旁肌則出現退縮性萎縮,這種結構失衡本身就會引發慢性疼痛。

更糟的是,一旦形成結構傾斜,運動時所有負荷都偏向一側,損傷將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不少人做了很多理療、按摩、牽引,但沒改掉單手提物這個習慣,修復效果總是反覆,很難穩定。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這些習慣往往被誤認為是「日常動作」,而不是傷害源頭。人對自己身體結構的認知非常有限,更習慣把癥狀歸咎於明顯行為,比如坐太久、站太久,卻忽視了這些「微動作」才是真正讓身體結構失衡的元兇。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身體的損傷不是一次性形成,而是累積性退化。脊柱並不會在一次錯誤姿勢中就崩潰,但它會在成千上萬次錯誤重複中慢慢變形,直到哪天你起床一轉身,忽然覺得「咔」的一聲,才意識到問題有多深。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李振,孫武權,沈國權,等.基於CNLBP發病機制探析筋骨平衡推拿治療隔代照料老人腰痛的診療思路[J].頸腰痛雜誌,2024,45(04):601-603.

醫生坦言:最傷害腰部的習慣,不是久坐!而是頻繁的去做這4件事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嚴重超標!知名超市又出事!很多人愛去…… - 天天要聞

嚴重超標!知名超市又出事!很多人愛去……

6月10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在近期抽檢的食用農產品中河北一永輝超市羊肉被檢出抗生素超標通告中顯示,河北永輝超市有限公司保定未來石分公司,羊肉被檢出金黴素超標,生產日期/批號為2024年10月11日,金黴素含量為503.0μg/kg,標準值應≤200μg/kg。金黴素是一種四環素類抗生素,常用...
別讓羅帥宇醫生死得不明不白,用徹底調查還正義以光明 - 天天要聞

別讓羅帥宇醫生死得不明不白,用徹底調查還正義以光明

極目新聞評論員 石平2022年8月,網上出現大量對湘雅二醫院醫生劉翔峰的舉報,同年8月25日,長沙市紀委監委發文稱,認定劉翔峰涉嫌嚴重違法,有關部門已將其控制並調查。就在劉翔峰接受調查期間,2024年5月8日,湘雅二醫院實習醫生羅帥宇墜樓身亡。警方初步認定排除他殺。羅帥宇的家屬在恢復的電腦數據中,發現多筆轉賬記錄...
排便異常伴腹痛?提醒:腸炎時若有4個變化,可能是大病來襲 - 天天要聞

排便異常伴腹痛?提醒:腸炎時若有4個變化,可能是大病來襲

生活中,很多人都經歷過肚子不舒服,拉肚子或者便秘,伴隨著腹痛折磨。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身體本來就不如從前,腸胃一有風吹草動,工作和生活都難以正常進行。早晨起床準備出門,肚子就開始鬧騰;到了單位,頻繁跑廁所影響效率;回到家,精神又被疼痛拖垮。
「麒麟臂」竟是體積巨大的脂肪瘤!醫生提醒:這種情況不可掉以輕心 - 天天要聞

「麒麟臂」竟是體積巨大的脂肪瘤!醫生提醒:這種情況不可掉以輕心

「全民體重管理」熱潮之下,越來越多人開始「管住嘴、邁開腿」。堅持一段時間後肌肉圍度增加固然令人欣喜,但有人練出的「麒麟臂」卻是披著「畫皮」的脂肪瘤。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接連收治相關患者,專家提醒,巨大脂肪瘤發病率雖低卻不可掉以輕心,有些患者甚至面臨惡變風險。60多歲的老李退休後,體...
湘雅二醫院兩年間給墜亡實習醫生轉賬40多萬?湖南省衛健委回應 - 天天要聞

湘雅二醫院兩年間給墜亡實習醫生轉賬40多萬?湖南省衛健委回應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實習醫生羅帥宇事件再次登上熱搜。2024年5月,羅帥宇從宿舍樓墜亡,羅父羅母拿到遺物後,發現電腦的數據已被人刪除,請技術人員恢複電腦數據後,發現裡面有大量的舉報材料。2024年12月,羅帥宇父親將羅帥宇留下的疑似舉報相關材料和錄音,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湖南省衛...
一診所懸掛「診所開業,輸液半價」橫幅,衛健部門:將聯繫診所撤下橫幅 - 天天要聞

一診所懸掛「診所開業,輸液半價」橫幅,衛健部門:將聯繫診所撤下橫幅

「診所開業,輸液半價!」6月11日,一則關於診所懸掛「診所開業,輸液半價」橫幅的視頻在網路引發熱議。6月12日,當地衛健部門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此類宣傳方式確實有些不妥,將聯繫該診所撤下橫幅,但此類宣傳是否屬於「醫療廣告」尚難界定。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該診所門頭處懸掛著一個紅色橫幅,橫幅上寫著「診所開業,...
全國首批國產三焦點Plus人工晶體已在臨床應用 - 天天要聞

全國首批國產三焦點Plus人工晶體已在臨床應用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我已經佩戴老花鏡10多年,沒想到現在不戴老花鏡也能看清楚近處的物體,我已經好幾年沒有看得這麼清楚了。」6月11日,60歲患者劉先生感嘆於國產人工晶體手術後的效果。他是全國首批、福建首例國產三焦點Plus人
父親節送補品、吃大餐?都不如這個「健康禮」送得好! - 天天要聞

父親節送補品、吃大餐?都不如這個「健康禮」送得好!

父親節將至,感恩父愛如山的同時,別忘了關注他們的健康。前列腺癌作為中老年男性「隱形殺手」,早期往往無癥狀,卻可能悄然威脅生命。今天,婁底市中心醫院帶您了解前列腺癌篩查的重要性,用科學監測的方式為父親送上一份「健康禮」。一、什麼是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屬性腺,形如「倒置的栗子」,也是只有男性才擁...
60到65歲這五年,為啥是老人的「生死坎」?老祖宗的話真不假 - 天天要聞

60到65歲這五年,為啥是老人的「生死坎」?老祖宗的話真不假

村裡老人常念叨:"六十不逞強,六十五不扛重",這話聽著像玩笑,實則藏著保命秘訣!三甲醫院醫生都說,60-65歲這五年,身體機能就像快速漏風的氣球,稍不注意就出大問題。咱們身邊例子太多了,有的老哥順利抱上曾孫,有的卻因為一場小感冒沒扛住。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