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
高血壓患者每天服用降壓藥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曾思考過:這些藥物究竟什麼時候吃最合適?很多患者習慣早上起床後立即服藥,認為這樣能讓一整天血壓都處於受控狀態。
實際上,這種看似合理的做法可能讓你的血壓「越控越高」。近期,多位心血管專家對降壓藥服用時間問題給出了專業建議,指出許多患者因服藥時間不當,使降壓效果大打折扣。
血壓的晝夜節律與藥物服用時機
人體血壓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遵循著特定的生理節律。
北京協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宇清教授在2023年發表的《高血壓用藥時間與血壓控制》研究中指出,健康人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都呈現明顯的晝夜波動規律——清晨起床後血壓迅速上升,達到全天高峰;夜間睡眠時血壓自然下降,達到日間最低水平。
這種現象被醫學界稱為「晨峰現象」。清晨4-10點是血壓高峰期,也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時段。這一時段血壓升高主要受到交感神經系統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
如果患者習慣早上服用降壓藥,藥物的起效時間通常需要1-2小時,而許多常用降壓藥的作用高峰甚至要到服藥後3-4小時才能達到。
這意味著,清晨服藥可能錯過了最需要控制的血壓高峰期,導致'早高峰'血壓控制不佳。
藥物特性決定服用時間
中國高血壓聯盟副主席王繼光教授在2024年3月召開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研討會上指出,降壓藥物種類繁多,每類藥物都有其獨特的葯代動力學特性,理想的服藥時間應基於藥物特性和個體血壓波動規律來確定。
以常用的幾類降壓藥為例:
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緩釋片,其起效較快但作用時間相對較短。此類藥物適合在血壓峰值來臨前服用,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晚上服用可以有效覆蓋次日清晨的血壓高峰期。
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如卡托普利和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ARB)如纈沙坦,它們作用持久但起效較慢。
這類藥物最好在清晨血壓高峰前6-8小時服用,對大多數患者而言,晚餐後或睡前服用較為合適。
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則有另一特點,利尿劑促進排尿,若在睡前服用可能增加夜間如廁頻率,影響睡眠質量,因此通常建議在早晨或午餐後服用。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同樣有其獨特考量。β阻滯劑可能影響睡眠質量,晚上服用後部分患者會出現噩夢、失眠等不良反應,一般推薦早晨服用。
個體化用藥:超越「一刀切」的用藥時間
中國高血壓指南制定委員會成員陳鵬教授在2023年《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報告中強調,降壓藥服用時間應當個體化,而非簡單地「一刀切」。
建議患者至少進行一次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能夠全面掌握患者血壓的晝夜變化規律,為醫生制定個體化的用藥方案提供重要依據。
血壓變化模式大致可分為三類:杓型、非杓型和反杓型。杓型指夜間血壓自然下降超過10%;非杓型指夜間血壓下降不足10%;反杓型則是夜間血壓反而高於日間。
不同模式的患者服藥時間應有所區別。對於反杓型患者,可能需要在晚上服用更大劑量的降壓藥物;而對於夜間血壓過低的患者,則需要避免晚間服藥導致血壓過度下降。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何建桂的研究團隊在2022年完成的一項臨床觀察發現,160名服用同類降壓藥的患者中,晚上服藥組的日間血壓控制率顯著高於早晨服藥組(78.6% vs 61.2%),且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了41%。
這一發現顛覆了傳統認知,表明晚間服藥可能對大多數患者更有利。但我們仍需強調,最佳服藥時間應基於患者的血壓波動特點和藥物特性來確定。
降壓藥服用的實用建議
降壓藥服用的幾點實用建議:
保持服藥時間一致性。無論選擇什麼時間服藥,都應盡量保持固定,避免頻繁變動服藥時間導致血壓波動。
考慮藥物合用情況。許多高血壓患者需要聯合用藥,不同藥物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聯合用藥時的服用時間應諮詢醫生建議。
關注個人生活習慣。患者應結合自身作息規律,選擇不易忘記且便于堅持的服藥時間,提高用藥依從性。
定期測量血壓。家庭血壓監測是評估藥物效果的重要手段,患者應學會在不同時段測量血壓,了解自己的血壓控制情況。
此外,專家們一致強調,調整服藥時間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擅自改變。從早晨換到晚間服藥時,可能需要逐步調整,避免血壓劇烈波動。
對於工作時間不規律、輪班的高血壓患者,輪班人員的生物鐘與常規作息者不同,服藥時間應當根據實際休息時間調整,原則是保證藥物作用能覆蓋個人的血壓高峰期。
了解降壓藥物正確的服用時間,可能是控制血壓的「隱形鑰匙」。
合理安排服藥時間,能以同樣的藥物劑量獲得更好的降壓效果,同時減少不良反應。這是一種不增加治療負擔就能提高治療效果的簡單方法。
高血壓治療是一場持久戰,找到適合自己的服藥時間,或許能讓這場戰役更加輕鬆而有效。
資料來源:
①.王繼光,李小鷹,徐浩,等.中國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時機選擇的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誌,2022,30(5):417-429.DOI:10.16439/j.cnki.1673-7245.2022.05.006.
②.陳鵬,劉力,宗禕群,等.2022-2023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藍皮書[J].中國循環雜誌,2023,38(7):629-658.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7.001.
③.張宇清,張瑞岩,左力,等.高血壓用藥時間與血壓控制相關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23,51(3):242-248.DOI:10.3760/cma.j.cn112148-20221012-0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