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莫名暴增 專家在顱內找到「關鍵證據」,術後不到半年瘦了27斤

2025年05月15日16:02:04 健康 1851



(通訊員 官笑涵 攝影 張祖國)12歲女孩3個月內莫名增重25斤,可蹊蹺的是,她沒有暴飲暴食,甲狀腺、生長激素和骨齡等常規檢查均指向正常。在武漢兒童醫院,多學科專家從她的垂體找到疾病「破綻」,成功「破案」。經手術治療,女孩不到半年瘦了27斤,恢復了健康。

女孩琦琦家住咸寧,今年12歲。從去年10月開始,她突然長胖了很多,標準的鵝蛋臉成了圓潤的「滿月臉」。起初父母覺得她是在長身體,可到12月末時,身高一米五幾的她體重已達66.7公斤,相對於同齡人明顯過於肥胖。爸媽仔細一想,「孩子平時一日三餐都是正常量,也很少吃零食,體重卻噌噌地長,難不成是病了?」帶著疑惑,一家人來到武漢兒童醫院遺傳代謝內分泌科尋求幫助。

體重莫名暴增 專家在顱內找到「關鍵證據」,術後不到半年瘦了27斤 - 天天要聞

經檢查,琦琦的甲狀腺功能、生長激素分泌、骨齡都正常,但與腎上腺功能相關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皮質醇有所增高。正常情況下,ACTH由腦垂體分泌,刺激腎上腺分泌皮質醇,但也有縱隔腫瘤、肺或腹腔腫瘤分泌ACTH的罕見情況。為排查垂體情況,琦琦做了頭顱MRI,發現垂體右側有一個米粒大小的類圓形低強化影,這處垂體病變可能擾亂身體內分泌,導致不明原因的肥胖。種種「線索」,讓專家團隊懷疑上一種罕見病:庫欣病。

武漢兒童醫院遺傳代謝內分泌科姚輝主任介紹,庫欣病是因垂體或其他部位的腫瘤過度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導致人體生成過量皮質醇而引發向心性肥胖等癥狀的疾病,由於較為罕見,患兒易被誤認為是「單純肥胖」或「發育異常」。

要確診庫欣病,在臨床上有一個「金標準」——通過微創介入到達顱底的岩下竇進行采血,此處血液的ACTH值(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就是「破案」關鍵。經遺傳代謝內分泌科、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多學科專家團隊會診,決定先通過岩下竇采血確認病因,再進行治療。

「岩下竇采血是一項操作難度較高的檢查技術。」該院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劉新獻主任介紹,岩下竇位置深在顱底,醫生需要從大腿股靜脈出發,一路向上到達大腦,期間需要逆著靜脈血流的方向前進,導絲容易受到「正向行駛」的血流干擾,因此必須精準把控前進方向。另外,琦琦的體型較肥胖,大腿血管不明顯,也給穿刺帶來一定難度。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團隊藉助細如髮絲的導絲成功「逆流而上」,精準到達琦琦的頭部,繼續「翻山越嶺」深入到岩下竇,順利採集了血液。檢查結果驗證了專家團隊的診斷:岩下竇採集的血液ACTH值高達900,比琦琦外周被「稀釋」過的靜脈血ACTH值(約為56)高15倍,二者懸殊的對比說明,正是這枚深藏在腦部的垂體瘤過度分泌激素,擾亂了琦琦的內分泌系統。

真相水落石出後,琦琦於25年初在該院神經外科順利接受手術,切除了這顆垂體腫瘤。術後一個月,琦琦的體型就有了明顯變化。5月14日,術後不到半年,琦琦來醫院複查時,體重已經下降到53kg,比剛入院時整整瘦了26斤,完全判若兩人。

「最近,我院又收治了一名庫欣病患兒,是個8歲的男孩,也是通過雙側岩下竇采血精準鎖定了病因,即將接受手術治療。」劉新獻主任介紹,這項微創介入檢查創傷小、副作用少,而且檢查精準度高,為庫欣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提供了重要醫學證據。

他提醒,若孩子在飲食正常情況下莫名「發胖」,尤其存在面部圓潤(滿月臉)、頸部及軀幹脂肪堆積、皮膚長紫紅色條紋等表現,需儘快就醫排查庫欣病,並接受規範治療。

責任編輯:肖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汗出淋漓身反痛,風濕相搏是真兇 - 天天要聞

汗出淋漓身反痛,風濕相搏是真兇

《傷寒論》言:「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然臨證常見汗出如雨,身痛反劇,惡寒不去者,是何道理?此非尋常太陽中風,乃風濕之邪盤踞肌表,膠著難解之象!《金匱要略》早已明示:「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汗大出者,但
空腹吃香蕉的「隱藏規則」:吃對是寶,吃錯犯愁! - 天天要聞

空腹吃香蕉的「隱藏規則」:吃對是寶,吃錯犯愁!

香蕉憑藉軟糯香甜的口感,成為不少人喜愛的水果。但「空腹不能吃香蕉」的傳言,又讓很多人在飢腸轆轆時對著香蕉猶豫不決。究竟能不能空腹吃香蕉?答案並非簡單的「能」或「不能」,這其中大有講究,我們不妨從多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側躺刷手機,很傷身!應該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側躺刷手機,很傷身!應該這樣做

你平時會側躺刷手機嗎?這個看似舒適的姿勢不僅容易誘發斜視還會增大肩頸腰的損傷風險怎樣才能減少這些危害?快來學習正確刷手機姿勢01側躺玩手機這個姿勢的危害比你想像中更大長期側躺玩手機,會使靠近枕頭一側的眼部血管受到壓迫,導致供血不足,時間一長就容易有膨脹感,可能會出現短時性的影像重疊和睫狀肌痙攣。...
十二指腸潰瘍飲食修復指南:這樣吃更健康,附專家推薦食譜 - 天天要聞

十二指腸潰瘍飲食修復指南:這樣吃更健康,附專家推薦食譜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不少患者都有這樣的體驗:中上腹反覆出現周期性疼痛,尤其在兩餐之間空腹時發作,那種隱隱的灼痛感持續不減,直到吃下食物或服用抑酸藥物後才得以緩解。更讓人困擾的是,部分人還會遭遇半夜痛 —— 夜間胃酸分泌過高,硬
熱量低、穩血糖,適合全家人吃的水果正大量上市 - 天天要聞

熱量低、穩血糖,適合全家人吃的水果正大量上市

夏天來了,桃子大量上市。軟軟的果肉、甜甜的汁水,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來。其實,桃子不僅好吃,營養也很不錯。如今,市面上的桃子品種豐富,油桃、水蜜桃、蟠桃、黃桃……不同品種在口感和營養上各有特色。桃子到底有哪些營養價值,不同品種的桃子營養又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