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2025年05月16日16:30:25 健康 3884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體檢報告上「肝囊腫」三個字,總讓人心頭一緊:這是腫瘤嗎?會癌變嗎?要不要手術?其實,肝囊腫就像肝臟上的「水泡」,90%以上是良性的,但若忽視它的存在,也可能從「小透明」演變成「大麻煩」。

肝囊腫是什麼?

肝囊腫是肝臟內充滿液體的囊性包塊,簡單說就是肝臟上長了個「水泡」。它可以單發,也可多發,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十厘米不等。

1. 發病率:約5%的成年人有肝囊腫,多見於40歲以上人群,女性略多於男性。

2. 分類:單純性肝囊腫:最常見,佔80%-90%,多為單發,生長緩慢,幾乎不癌變。

3. 多囊肝:遺傳性疾病,常伴多囊腎,肝臟布滿大小不等的囊腫。

4. 複雜性肝囊腫:包括寄生蟲性(如肝包蟲病)、腫瘤性囊腫,需警惕癌變風險。

肝囊腫從哪兒來?

1. 先天因素:多數單純性肝囊腫是先天發育異常,胚胎期膽管發育障礙導致。

2. 後天因素:炎症、創傷、寄生蟲感染(如肝包蟲病)可能誘發囊腫形成。

3. 多囊肝:與基因突變有關,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有50%概率遺傳。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肝囊腫的癥狀

1. 大部分肝囊腫是「沉默的鄰居」

無癥狀:直徑<5cm的囊腫通常無感覺,多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案例:45歲的李先生,單位體檢發現肝臟有個3cm的囊腫,本人毫無不適,醫生建議定期複查。

2. 囊腫變大後的「報警信號」

當囊腫直徑>5cm,或壓迫周圍組織時,可能出現:

腹脹:囊腫佔據腹腔空間,進食後明顯。

腹痛:右上腹隱痛或鈍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

黃疸:囊腫壓迫膽管,導致皮膚、鞏膜發黃。

噁心嘔吐:囊腫壓迫胃腸道,影響消化功能。

發熱:複雜囊腫合併感染時,可出現發熱、寒戰。

3. 多囊肝的「全身警報」

腹部膨隆:肝臟腫大如孕足月,腹部可見靜脈曲張。

腎功能損害:多囊肝常伴多囊腎,逐漸出現血尿、高血壓、腎功能衰竭。

心血管異常:部分患者合併心臟瓣膜病變。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如何發現肝囊腫?體檢是關鍵!

肝囊腫的診斷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尤其是b超和ct/mri:

1. b超檢查:這是最常用、最經濟的篩查方法,可清晰顯示囊腫的大小、位置和數量。對於直徑1厘米以上的囊腫,b超的檢出率高達98%。

2. ct或mri:對於複雜或巨大囊腫,ct或mri能更準確地評估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有助於鑒別診斷。

3. 血液檢查:雖然肝囊腫本身不會導致肝功能異常,但血液檢查(如甲胎蛋白檢測)可用於排除其他肝臟疾病。

需要強調的是,體檢是發現肝囊腫的「第一道防線」。許多患者正是在常規體檢中偶然發現這一問題,從而及時採取干預措施。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肝囊腫需要治療嗎?答案因人而異!

對於肝囊腫的治療,醫學界的共識是:「小囊腫觀察,大囊腫干預」。

1. 無癥狀的小囊腫(<5厘米)

這類囊腫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只需定期隨訪即可。建議每年進行一次b超檢查,監測囊腫的變化情況。

2. 有癥狀的大囊腫(≥5厘米)

當囊腫壓迫周圍器官或引起明顯癥狀時,需考慮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

囊腫穿刺抽液術:在超聲或ct引導下,將囊液抽出以緩解壓迫癥狀。但缺點是囊腫可能複發。

囊腫開窗術:通過腹腔鏡手術將囊腫頂部打開,使囊液流入腹腔吸收,適用於較大囊腫。

囊腫引流術:針對合併感染或出血的囊腫,需放置引流管控制病情。

肝部分切除術或肝移植:對於罕見的多發性囊腫或嚴重併發症患者,可能需要更激進的手術治療。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預防肝囊腫:從生活方式入手

雖然肝囊腫的形成與先天因素密切相關,但後天的健康管理同樣重要。以下建議能有效降低肝囊腫的風險或延緩其進展:

1. 保持健康體重

肥胖是肝臟疾病的「元兇」,包括脂肪肝、肝硬化等。控制體重不僅能減少脂肪堆積,還能降低肝囊腫的發生幾率。建議通過合理飲食和適度運動,將bmi(身體質量指數)控制在18.5-24之間。

2. 規律作息,遠離熬夜

長期熬夜會擾亂內分泌系統,增加肝臟負擔。研究顯示,規律作息的人群肝病發生率顯著低於熬夜者。因此,建議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凌晨1點後入睡。

3. 清淡飲食,戒煙限酒

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而酒精更是肝臟的「頭號殺手」。日常飲食應以蔬菜、水果、全穀物為主,減少紅肉和加工食品的攝入。

4. 適度運動,促進代謝

運動不僅能幫助控制體重,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

5.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干預

對於有家族史或高風險人群(如牧區居民、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者),應定期進行肝臟b超檢查。早期發現肝囊腫,能避免病情惡化。

肝囊腫並非洪水猛獸,大多數情況下它只是肝臟中的一個「安靜的旁觀者」。通過科學的健康管理、定期體檢和及時干預,我們可以與它「和平共處」,甚至將其潛在風險降到最低。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嚴重超標!知名超市又出事!很多人愛去…… - 天天要聞

嚴重超標!知名超市又出事!很多人愛去……

6月10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在近期抽檢的食用農產品中河北一永輝超市羊肉被檢出抗生素超標通告中顯示,河北永輝超市有限公司保定未來石分公司,羊肉被檢出金黴素超標,生產日期/批號為2024年10月11日,金黴素含量為503.0μg/kg,標準值應≤200μg/kg。金黴素是一種四環素類抗生素,常用...
別讓羅帥宇醫生死得不明不白,用徹底調查還正義以光明 - 天天要聞

別讓羅帥宇醫生死得不明不白,用徹底調查還正義以光明

極目新聞評論員 石平2022年8月,網上出現大量對湘雅二醫院醫生劉翔峰的舉報,同年8月25日,長沙市紀委監委發文稱,認定劉翔峰涉嫌嚴重違法,有關部門已將其控制並調查。就在劉翔峰接受調查期間,2024年5月8日,湘雅二醫院實習醫生羅帥宇墜樓身亡。警方初步認定排除他殺。羅帥宇的家屬在恢復的電腦數據中,發現多筆轉賬記錄...
排便異常伴腹痛?提醒:腸炎時若有4個變化,可能是大病來襲 - 天天要聞

排便異常伴腹痛?提醒:腸炎時若有4個變化,可能是大病來襲

生活中,很多人都經歷過肚子不舒服,拉肚子或者便秘,伴隨著腹痛折磨。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身體本來就不如從前,腸胃一有風吹草動,工作和生活都難以正常進行。早晨起床準備出門,肚子就開始鬧騰;到了單位,頻繁跑廁所影響效率;回到家,精神又被疼痛拖垮。
「麒麟臂」竟是體積巨大的脂肪瘤!醫生提醒:這種情況不可掉以輕心 - 天天要聞

「麒麟臂」竟是體積巨大的脂肪瘤!醫生提醒:這種情況不可掉以輕心

「全民體重管理」熱潮之下,越來越多人開始「管住嘴、邁開腿」。堅持一段時間後肌肉圍度增加固然令人欣喜,但有人練出的「麒麟臂」卻是披著「畫皮」的脂肪瘤。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科接連收治相關患者,專家提醒,巨大脂肪瘤發病率雖低卻不可掉以輕心,有些患者甚至面臨惡變風險。60多歲的老李退休後,體...
湘雅二醫院兩年間給墜亡實習醫生轉賬40多萬?湖南省衛健委回應 - 天天要聞

湘雅二醫院兩年間給墜亡實習醫生轉賬40多萬?湖南省衛健委回應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實習醫生羅帥宇事件再次登上熱搜。2024年5月,羅帥宇從宿舍樓墜亡,羅父羅母拿到遺物後,發現電腦的數據已被人刪除,請技術人員恢複電腦數據後,發現裡面有大量的舉報材料。2024年12月,羅帥宇父親將羅帥宇留下的疑似舉報相關材料和錄音,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目前,該事件仍在調查中。湖南省衛...
一診所懸掛「診所開業,輸液半價」橫幅,衛健部門:將聯繫診所撤下橫幅 - 天天要聞

一診所懸掛「診所開業,輸液半價」橫幅,衛健部門:將聯繫診所撤下橫幅

「診所開業,輸液半價!」6月11日,一則關於診所懸掛「診所開業,輸液半價」橫幅的視頻在網路引發熱議。6月12日,當地衛健部門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此類宣傳方式確實有些不妥,將聯繫該診所撤下橫幅,但此類宣傳是否屬於「醫療廣告」尚難界定。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該診所門頭處懸掛著一個紅色橫幅,橫幅上寫著「診所開業,...
全國首批國產三焦點Plus人工晶體已在臨床應用 - 天天要聞

全國首批國產三焦點Plus人工晶體已在臨床應用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我已經佩戴老花鏡10多年,沒想到現在不戴老花鏡也能看清楚近處的物體,我已經好幾年沒有看得這麼清楚了。」6月11日,60歲患者劉先生感嘆於國產人工晶體手術後的效果。他是全國首批、福建首例國產三焦點Plus人
父親節送補品、吃大餐?都不如這個「健康禮」送得好! - 天天要聞

父親節送補品、吃大餐?都不如這個「健康禮」送得好!

父親節將至,感恩父愛如山的同時,別忘了關注他們的健康。前列腺癌作為中老年男性「隱形殺手」,早期往往無癥狀,卻可能悄然威脅生命。今天,婁底市中心醫院帶您了解前列腺癌篩查的重要性,用科學監測的方式為父親送上一份「健康禮」。一、什麼是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屬性腺,形如「倒置的栗子」,也是只有男性才擁...
60到65歲這五年,為啥是老人的「生死坎」?老祖宗的話真不假 - 天天要聞

60到65歲這五年,為啥是老人的「生死坎」?老祖宗的話真不假

村裡老人常念叨:"六十不逞強,六十五不扛重",這話聽著像玩笑,實則藏著保命秘訣!三甲醫院醫生都說,60-65歲這五年,身體機能就像快速漏風的氣球,稍不注意就出大問題。咱們身邊例子太多了,有的老哥順利抱上曾孫,有的卻因為一場小感冒沒扛住。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