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上午撿個衣服,閃到腰了,好痛啊。」2月27日下午,25歲的小張(化名)在朋友的攙扶下來到寧波一家綜合醫院骨科就診。
經核磁共振檢查,小張為骨質疏鬆性壓縮性骨折,而進一步的檢查顯示,她的骨質疏鬆已到中度。小張來就診時,腰部疼痛難忍,當時以為是單純閃到了腰,卻沒想到會骨折。
負責接診的骨科醫生宋彥說:「骨質疏鬆多見於中老年人,尤其是50歲以上絕經後女性。年輕人因不良生活習慣、疾病或者藥物影響也可能出現骨質疏鬆。但像小張這麼年輕就骨質疏鬆這麼嚴重,彎腰撿個東西就骨折的情況較為少見,門診中曾接診過2例類似的年輕患者。」
25歲女孩一天4杯咖啡
持續了四五年
詢問中了解到,今年25歲的小張,是一家服裝店的老闆,由於工作原因,她經常熬夜、晚睡,並逐漸養成了每日「打咖」的習慣。日均4杯咖啡已成雷打不動的習慣:晨起消腫美式、午間提神拿鐵、黃昏解乏摩卡、深夜守店更要來一杯馥芮白……作為重度咖啡愛好者,這樣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四五年。
宋彥醫生解釋,小張的骨質疏鬆與長期大量飲用咖啡脫不了干係。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草酸等成分會影響鈣的吸收,增加鈣的流失,導致成骨細胞減退。此外,小張熬夜、晚睡、缺乏運動,以及在室內曬不到太陽,骨轉化量少,這些因素也增加了骨質疏鬆的風險。
接下來,小張需要卧床靜養一個月,並接受抗骨質疏鬆治療。
隨著工作和學習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依賴咖啡提神。雖然咖啡能夠提神醒腦、促進新陳代謝、改善情緒狀態、促進消化、輔助抗氧化,但長期大量飲用的背後是骨骼經歷「鈣質大逃亡」,除了誘發骨質疏鬆,還會影響神經系統、加重胃部疾病等,咖啡飲用還是要適量。
醫生建議,為了防止骨質疏鬆的發生,大家平時可以通過飲食調理、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多曬太陽、加強運動、使用藥物等方式。同時建議每1-2年做一次骨密度測試,及時了解自身的骨質強度。
怎麼吃才能「補骨」?
除了多曬太陽、適當多運動,調整飲食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一個重要環節。
首先,要戒掉抽煙、酗酒的習慣,避免大量飲用咖啡,少喝濃茶,日常多喝牛奶、保持營養均衡,飲食口味也不要太濃、太重。平時適當吃些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堅果和海產品。
一般來說,成年人要保證每天1000毫克鈣的攝入。女性>50歲,男性>70歲,需要增加鈣攝入量,每天達到120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鈣也不能盲目地補充,過高的血鈣會增加腎結石和心臟疾病的風險。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每日補鈣不超過2000毫克。
不過,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確實很有限,如果確診是維生素D缺乏者,也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6類人喝咖啡反而弊大於利
據報道,咖啡中含有數百種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減輕氧化應激、改善腸道菌群、調節血糖和脂肪代謝,從而有助預防多種慢病。綜合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歐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衛生部等機構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210~400毫克咖啡因是適宜的。
對於一些特殊人群來說,咖啡是忌口食物。
孕婦、哺乳期女性:歐美孕產領域學術組織認為,不鼓勵孕婦喝咖啡,如果實在要喝,每天咖啡因攝入不得超過150~300毫克(1~2杯咖啡)。
兒童青少年:不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喝咖啡;12~18歲的青少年可少量飲用咖啡,但每天咖啡因攝入量不得超過100毫克(約1杯咖啡)。
骨質疏鬆患者:中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提示,大量飲用咖啡、茶會影響鈣的吸收,增加骨質疏鬆風險。國際骨質疏鬆協會、美國骨質疏鬆協會均認為,骨質疏鬆患者每天的咖啡攝入量應控制在3杯以內。
服藥者:能夠與咖啡因互相影響的藥物很多,普通人大概無法記住,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服藥期間不喝咖啡。
咖啡因敏感者:部分人對咖啡比較敏感,喝之後可能會出現心跳加速、噁心、頭暈等不適感。
某些消化道疾病患者:咖啡可刺激胃酸分泌,存在胃酸過多、消化道潰瘍、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應避免攝入過多咖啡。
來源:綜合寧波晚報、央視網、健康有約、廣州日報、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