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安晚報】

西安市第九醫院先進的康復治療設備
新醫院建成後能為周邊百姓就醫帶來哪些新變化?智慧醫療又為患者帶來哪些新體驗?近年來,我市採取重點實施、輻射帶動、強化服務等一系列手段,進一步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穩步提升。近日,市政協視察組走進幾家醫院,深入了解近年來我市在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與服務能力提升方面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舊貌換新顏 多家市屬醫院整裝再出發
西安市第九醫院始建於1958年,地處碑林區、雁塔區、曲江新區三區交接處,周邊新老社區林立,常住人口密度大。然而老舊的設施設備和就醫條件已經不能滿足周邊百姓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2023年7月26日,市九院的改擴建項目正式投入使用,醫院全面優化就醫流程、提升醫療服務效能,床位數量從之前的787張增加到1555張,住院環境顯著改善。
11月27日,委員們一行走進市九院嶄新的門診大樓里,寬敞明亮又充滿現代氣息的服務中心、醒目又別具一格的標識牌、流線型的暖色調護士站、每張病床配備的智能醫護信息設備……一系列人性化設計讓人倍感貼心。這裡,舒適的就醫環境、優質的醫療技術、智慧的就醫服務、先進的醫療設備等,讓人眼前一亮。
患者們的就醫體驗也大大改善。「以前醫院設施老舊、環境也不好,現如今各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升,我們來這裡就醫方便也放心。」胡師傅是鐵路老職工,談起醫院的變化他感觸頗深。醫院改擴建後,除了硬體條件的改善,診療技術也得到了提升。為滿足周邊老年患者多、急危重症多、多病共存患者多的醫療需求,西安市第九醫院緊緊圍繞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急救、診療、康復一體化體系,重點打造了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僅心血管病院的床位數量就增至360張,醫護團隊超200人,為心腦血管患者提供了暢通的「生命線」。
西安市中醫醫院曲江院區是在西安市政府統籌協調下,由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西安市民政局和曲江管委會三方共建的,於2022年8月正式開診。市中醫醫院曲江院區的設立,是西安市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的重要一環,極大緩解了曲江片區公立醫療資源缺乏的情況。「我們目前已經開展了針刺、艾灸、推拿、理療、熏蒸、刮痧等中醫特色治療。」在西安市中醫醫院曲江院區,委員們聆聽講解,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現場觀摩了針灸、拔罐、火龍灸等中醫診療技術的應用。
除了開展中醫特色診療,市中醫醫院曲江院區作為西安市醫養結合服務示範基地,還與曲江老年公寓簽訂合作協議,深入開展醫養結合工作,是西安市發展醫養結合事業的有力嘗試。院區開闢就醫綠色通道,利用中醫藥技術給老年人提供多種多樣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推進智慧醫療 提升服務能力
怎樣讓群眾看病更方便,更快捷?隨著我市積極推進智慧醫療,提升服務能力,老百姓的獲得感更多地在「智慧醫療」上得到印證。數據的互聯互通極大方便了群眾,也為就醫帶去了更多實惠。
巨大的屏幕,高清的畫質……滿滿的科技感讓人眼前一亮。委員們一行來到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航天城院區智能一體化影像閱片室,體驗智慧醫療給患者帶來的便捷。「診斷得越準確,老百姓在求醫道路上就能少走彎路。比如肺結節的診斷,1毫米1層的圖像,一個患者肺部CT就有500張圖要看,醫生從毫米級的圖像中揪出『問題』所在,才能實現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醫學影像科負責人指著大屏幕上的影像圖片向委員們介紹道。為了讓偏遠地區患者就診更加方便,醫院利用互聯網平台推出「雲膠片」服務,通過遠程會診系統線上組織專家進行實時會診,給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作為西北地區第一所西醫醫院,經過135年的蓬勃發展,現已成為一所大型綜合三甲醫院。醫院始終堅持「大專科,強綜合」的辦院理念,以眼科、婦產科等優勢專科建設為引領,創新推出「多中心、集約化、全程化、平台化」的一站式日間手術新模式、眼科夜間門診、家庭化產房等惠民舉措,顯著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2023年4月,西安市紅會醫院北院區一期正式開診,醫院新增床位1500張,新增手術間54間,新增ICU床位40張、EICU床位24張。新院區設計理念先進,環境優美、現代化設施設備齊全,服務患者硬體水平全面提升。「現在我們除傳統優勢學科骨科外,先後新增、提升、優化了消化內外科、心血管內科、介入診療中心、神經外科等非骨科學科,為高齡、病情複雜、複合傷等骨科患者診治,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逐步實現從『看骨科到紅會』到『看病到紅會』的轉變。群眾就醫體驗良好,滿意度提高。」醫院副院長宋曉彬向委員們介紹著醫院的發展。
委員們對醫院順應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群眾健康保健需求,不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優化就診流程、改善體檢環境、提供個性化服務等措施連連點贊。
擴大服務範圍和半徑 提升群眾獲得感
後續行程中,委員們分別前往西安大興醫院渭水園院區、西安市第三醫院參觀調研。西安大興醫院在原有三甲綜合醫院的基礎之上,持續進行硬體條件和設施設備的加速升級,以及人才團隊的儲備打造,開建綜合醫院渭水園院區,設置床位2000張。渭水園院區地處西安城北,項目列入西安市重點項目,位於西安市「北跨」第一站,建成後能夠滿足西安以北乃至更廣泛區域的醫療需求。
在西安市第三醫院,委員們了解到,醫院以二期擴建項目啟用為契機,不斷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率先在市屬醫院開展腫瘤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MDT),逐步優化互聯網醫院功能,實現「線上+線下」雙軌並行,縮短患者候診時長。運行「衛星醫院」2家,資源共享、雙向轉診,助力基層診治能力提升。
「醫院改擴建項目的推進,增強了『硬』實力、改善了『軟』服務,緩解了區域醫療壓力。多家大醫院利用區位優勢,整合周邊衛生服務中心,擴大服務範圍和半徑,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2天的調研行程共參觀考察了6所醫院,各家醫院在提升服務能力,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需求,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方面各顯其能、下足功夫,給委員們留下深刻印象。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服務能力提升是構建群眾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底座』。作為參與醫院發展建設的其中一員,近年來我深切感受到,西安市在依託大醫院優質醫療資源、送醫問診到基層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和工作。各項措施的出台加快促進了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升級和區域均衡布局,為群眾提供了更高品質、更加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政協委員呂雅麗說。
記者也了解到,近年來市衛生健康委在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方面持續推進,在13個三級醫院建設項目基礎上同時加速推進24個區縣級醫院建設項目,其中11個區縣級醫院項目已完工並開診運營,新增床位1274張;3個區縣級醫院項目正在籌備開診,預期可增加床位664張;10個區縣級醫院項目處於建設收尾階段,正在全力加快推進,預期可增加床位4025張。項目建成後,將大大提升我市區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的服務能力,使區縣級醫院真正成為域內醫療服務的「領頭羊」,實現遠郊區縣級醫院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全覆蓋。我市醫療衛生承載力的持續增長,帶來的不僅是居民健康水平的穩步提高,群眾幸福感、滿意度也顯著提升。 文/圖 記者 張黎娜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