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下館子後特別渴?真相在這裡

2025年04月09日18:22:06 健康 1857

來源:【大河健康報】

為什麼下館子後特別渴?真相在這裡 - 天天要聞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范志紅

很多人在餐館吃飯後感覺異常口渴,常誤認為是味精或「科技與狠活」(如鮮味核苷酸)導致的。

實際上,雞精中既含味精(谷氨酸鈉),也含鮮味核苷酸,但這些成分並非口渴的主因。

真正的元兇是菜肴中疊加的高鈉含量

鮮味調料的「鈉」陷阱

餐館烹飪時,肉類通常提前用鹽、醬油、雞精等腌制「碼味」,炒制時又加入蚝油、蝦醬、沙茶醬等高鈉調料。

多重鈉來源的累積,使得一道菜的鈉含量遠超家庭烹飪

用雞精、蚝油、蒸魚豉油來舉例:

1. 1克雞精含鈉約200毫克(相當於0.5克鹽);

2. 1湯匙(15克)蚝油含鈉678毫克(約1.7克鹽);

3. 蒸魚豉油的鈉含量更高,15克含鈉1091毫克(約2.8克鹽)。

鈉離子具有強親水性,攝入過多會提高血液滲透壓,促使身體「綁定」水分,從而引發口渴反應。

鹽攝入量和肥胖也有一定關係。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2年發表的論文《中國成年人鹽攝入量與肥胖的相關性研究》:鹽攝入量與肥胖以及中心性肥胖風險均呈正相關關係。

如果你想進行體重管理,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量。

餐館的「隱形高鈉」套路

餐館菜肴的鈉不僅來自鹽,還隱藏在多種調味品中。更「狡猾」的是,糖和鹽會互相掩蓋味道。

糖與鹽互減味道,降低對甜味和鹹味的敏感度;濃烈的鮮味(如核苷酸)會提高人對鹹味的耐受性。因此,菜肴表面可能不覺得咸,但鈉已深入食材內部。

腌制後的肉類,即使涮水也無法去除內部鹽分。高鈉調味品(如腐乳、豆豉)的疊加使用,會進一步推高總鈉量。

下館子時,口渴感會促使顧客更想點飲料,而飲料正是餐館利潤的重要來源(佔比可達1/3至1/4)。

家庭烹飪如何避免高鈉?

少量使用味精或雞精並不會導致口渴。關鍵控制點在於總鈉攝入量。

大家可以記住基本上固定的數據:按含鈉量算,1 克味精≈0.33克的鹽,1 克雞精約等於0.5克的鹽

如果這個數據比較複雜,大家可以記住鹽和鈉的換算比例:食鹽(g)=鈉 (g)× 2.5,可以大致得出鹽含量。

在家做飯少量用一點味精和雞精,不會引起明顯口渴,除非你同時加入足夠多的鹽、醬油、蚝油、豉油、腐乳等高鈉調味品。推薦3種做法:

1. 用少量雞精或味精替代部分鹽(如1克雞精+減鹽);

2. 避免同時使用多種高鈉調料(如醬油+蚝油+豆豉);

3. 警惕「隱形鈉」(如加工肉製品、醬料)。

下館子後口渴的鍋不該由味精或核苷酸來背,而是「過量鈉+糖」的組合。

本文來源 范志紅原創營養信息 相比原文有刪減

本文來自【大河健康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