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
是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
尤其是肺炎支原體感染
更是讓不少家長談之色變
近期,多地醫療機構
呼吸道感染患兒門診量翻倍
醫院接診量增多
日前,4歲的小楊出現發熱伴咳嗽4天。由於吃藥後不見好轉,媽媽帶著他來到蘇大附四院就診。經檢查檢驗,孩子被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肺炎。給予針對性用藥、霧化排痰等系統治療後,孩子的病情明顯好轉。
蘇大附四院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孫弢介紹,今年10月以來,該科接診的呼吸道感染患兒比平時增加了近30%,除了肺炎支原體感染,常見病原還有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以學齡兒童多見。
此外,近期,全國多地多家醫療機構兒科門診量翻倍。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兆建介紹,10月份以來,醫院的兒科門診、急診量持續攀升,日就診人數達200餘人,相比之前增加了1倍左右。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以低齡兒童多見。
支原體肺炎有何癥狀?
怎樣傳播?如何預防?
是否會導致「白肺」?
一起來了解
什麼是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是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一種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病原體,肺炎支原體是其中一種。
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病原體。
肺炎支原體的名字中雖然有「肺炎」,但肺炎支原體感染≠支原體肺炎。當肺炎支原體侵入下呼吸道,才可能出現支原體肺炎。
典型癥狀:
兒童支原體肺炎最典型的癥狀是發熱、咳嗽。咳嗽有一定特點,初期是陣發性、刺激性乾咳,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咳嗽、咳痰,部分癥狀嚴重的孩子會出現喘息、呼吸困難等表現。
如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下情況中的任何一項,都需及時就醫:
● 持續高熱(39℃以上)≥5天或發熱≥7天,體溫高峰無下降趨勢。
● 出現喘息、氣促、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癥狀的其中之一。
● 精神差、頭痛、抽搐、頻繁嘔吐、不能進食等。
支原體肺炎和流感的區別
支原體肺炎癥狀上和普通感冒或流感十分相似,不少家長如果初期沒有引起重視,自行購買感冒藥或消炎藥給孩子服用,不但不對症、沒效果,還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流感和支原體肺炎應如何區分?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一部分會加重導致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同時伴有喉嚨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癥狀,人群普遍易感,與年齡沒有太明顯的關係,需要服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
支原體肺炎:
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癥狀以乾咳為主,可以伴隨發熱等癥狀。從臨床來看,兒童發病相對成人更多見,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這兩種疾病都屬於自限性疾病,輕中症的流感患者一般7-10天癥狀緩解,而支原體感染的自然病程一般10-14天。
孫弢提醒,支原體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作為一種原核致病微生物,它沒有細胞壁,因此頭孢菌素、青黴素類對其無效,抗生素濫用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反應,尤其是臟器損害等。因此孩子發病後不要擅自用藥,應由醫生診斷治療,以免耽誤病情和最佳治療時間。
感染肺炎支原體會出現「白肺」嗎?
通常來說,「白肺」是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主要發生在重症感染時,雙肺瀰漫性病變,進展迅速,其癥狀和嚴重程度都與支原體肺炎不同。
有的支原體肺炎患兒,肺部影像上顯示有一片白色,大多是一個肺葉或一個肺段感染所致,主要是由於氣道阻塞物或肺內炎性滲出引起的,但其他的肺葉大多數都是正常的,這和醫學上所說的「白肺」是兩個概念。通過拍背排痰、藥物祛痰、支氣管鏡治療等手段,患兒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治癒。
如何預防支原體肺炎?
目前,市面上還沒有針對肺炎支原體的疫苗。孫弢提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避免感染很重要。
考慮到兒童是易感染人群,在做好校園、家庭的通風消毒,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的基礎上,家長近期要少帶孩子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好口罩;要指導孩子,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勤洗手;幫助孩子均衡飲食、保證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以提高抵抗力。
編輯: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