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2024年06月11日16:33:07 歷史 1995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

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

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

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他又是如何被皇帝注意到的呢?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仕途困頓難行

乾隆末年,四川省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他雖出生平凡,卻註定有一個不平凡的將來。

不久之後,孩子的父親給孩子取名劉清,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當大官、清官。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但是這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他們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戶,想讓這樣一個家庭的孩子去當大官,何其艱難?

但是這一家人依然沒有放棄,他們滿懷期望地期待著這個孩子飛黃騰達的那一天。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父親一人照顧著那幾畝農田,而母親則去給人家做一些手工活補貼家用。儘管條件如此惡劣,他們還是供著劉清進了私塾。

俗話說得好:寒門出貴子。劉清進入私塾之後勤奮好學,成績永遠名列前茅。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劉清的父親和母親非常欣慰,劉清也成了鄰居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劉清的天賦真的很高,私塾的老先生來過劉清家好幾次,只為了告訴劉家夫婦:「你們家的孩子天賦極高,我覺得你們可以把他送到縣學裡去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但是劉氏夫婦又何嘗不想呢?縣學的學費高得嚇人,他們家就算是不吃不喝也供不起啊。

漸漸地,隨著劉清年齡的增長,他在村子的私塾里顯得越來越格格不入。

在一群不到十歲的小孩子中間坐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劉清,顯得非常滑稽。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村裡人奇異的目光讓劉清感覺難堪,他不想去上學了。他試著幫父親下地幹活,但是卻被父親給打了回來。劉清沒有辦法,只好再次來到私塾。

但是私塾里教的那幾本幼兒啟蒙讀物,劉清早就背得滾瓜爛熟,有時候老先生甚至讓他給學生們講課。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這私塾里的老先生見劉清實在是可憐,於是把劉清叫到了家裡,並將自己收藏起來的幾本書交給了劉清。老先生告訴他,等你在家把這幾本書都看懂了,你就可以去考秀才了!

十三歲的劉清激動不已,跪在地上給老先生磕了幾個響頭。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在之後的日子裡,劉清便進入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狀態。

除了有時候要去私塾那裡問老先生一些問題之外,根本就不出門。

而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了五年,劉清在十八歲那年獨自前往了縣城參加童試。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而劉清的童試作答十分精彩,他一舉便考上了秀才。但這並不是噩夢的結束,這只是噩夢的開始。

劉清用著考上秀才之後的補助,買了考舉人用的書籍和一些雜物,想要為考舉人做準備。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但是這一次劉清卻無法靜下心來了,外界的各種事務不停地在打擾著他。

這種情況下,劉清的學習效率太低了,他根本無法像之前一樣學習。

在二十二歲時,劉清第一次參加了鄉試,但是並沒有中舉。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劉清的父親和母親已兩鬢斑白,但是依舊在勸他不要放棄:考一次就成功的都是鳳毛麟角,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呢!

而劉清也沒有打算放棄,但是人還是要吃飯的啊。

劉清在考到三十歲時,其他人家的孩子都已經在上私塾了,但是劉清還沒有成家。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劉清的父母如今已經老得幾乎無法下地了,這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劉清將私塾老先生借給自己的書包了起來,想要將他們還給老先生。

但是老先生早就已經不在了,只有老先生的女兒在家。老先生的女兒抱著書哭了起來,然後講述了一個讓劉清震驚的消息。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老先生告訴自己的女兒:如果他在三十歲之前就把書換了過來,你把書留下然後就趕他走。如果他在三十歲之後才來,你就帶上書跟他回家。

劉清一時語塞,明明有許多想說的話,但是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劉清聽從了老先生的安排,也為了不讓等自己十幾年的姑娘傷心,便將老先生的女兒娶回了家。隨後劉清接過了老先生的責任,帶著妻子把村子裡的私塾給重新辦了起來。

在劉清的兒子出生之後,劉清的父母接連去世。

兩位老人累了一輩子,是笑著走的。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官場混沌難走

在劉清的母親去世那天,劉清看著老先生留給自己的書,心裡突然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他的心裡又燃起了一些希望的火苗。

於是他一邊教書一邊學習鄉試的內容,居然在四十二歲這一年考中了舉人,他還以為自己這輩子已經沒有機會了呢。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而劉清在考中舉人之後,就當了一個小官。於是縣太爺將他請去做了縣丞,平時主要管理縣裡的政事。

而劉清在村裡當了十幾年的私塾老師,在面對縣裡的政事時也得心應手,百姓們也非常敬重他。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不久之後,由於劉清的光輝政績,將劉清招來的縣令升遷去州里當了州官,而空出來的縣令的位置則由劉清填補。

劉清也沒想到自己快五十的人了居然還能當上縣太爺,像做夢一樣。

而劉清當上縣太爺之後,他因為清廉愛民的作風,更加受百姓們愛戴。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但是樹大招風,劉清這政績引來了不少人的覬覦,而他們不能明著搶,就打算暗著來。

當這些人氣勢洶洶地來欺負劉清時,他不卑不亢。面對那些官員提出的無理要求,他全都無視掉了。這些人有火沒處發,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只能灰溜溜地跑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不久之後,白蓮教運動興起,而劉清作為縣令,自然要保護自己的百姓們。

於是劉清招募鄉勇,將衝進本縣的白蓮教徒都趕跑了,保護了縣裡的人們。

但是劉清的英勇行為並沒有得到上級的表揚,他們反而是胡編亂造一通,將劉清說成了一個留下百姓自己跑了的昏官。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但是劉清並沒有在意這些,只要上面不來處罰就行了,獎勵什麼的錦上添花之物,不要也罷。劉清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初心,不被金錢和政績蒙蔽雙眼。

只要他還在縣令這個位子上,他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歷經磨難,方能一步登天

某一年的秋天,四川總督勒保收到了朝廷下來一道旨意,告訴他某某地方有一個山賊,讓他馬上出兵剿滅。

勒保心想:不就是一個山賊嗎?看我一次剿滅他。但是勒保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那伙山賊可不是一般的山賊。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山賊的首領名叫王三槐,他本是附近一個縣裡的捕頭,身上有點武藝在的。

但是他們那個縣的縣令犯了事,要把他推出去抵罪。

這王三槐自然是不樂意的,我們非親非故,為什麼要用我的命換你一命?但是那縣令不依不饒,還要拿王三槐的家人威脅他。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王三槐一氣之下殺了那個縣令,然後帶著家人來到了一座山上生活。

但是後來來到這座山上的難民越來越多,居然形成了一個村子的規模。

王三槐琢磨著他們這樣早晚會被朝廷發現,於是他發動這裡的人,依山而建,蓋了一座堅固的山寨。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而勒保那邊多次攻打山寨都是大敗而歸,山寨沒打下來不說,自己這邊還折損了不少人,勒保只好另尋他法。

這時候勒保身邊的一位官員出了個主意:聽說有個縣令名叫劉清,是個對付土匪的高手,要不讓他來試試?勒保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派人把劉清帶到了山寨下面。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王三槐見是一個老人,急忙讓人們停手不要傷了他。

劉清進入山寨後,成功地將王三槐說動了,他同意跟劉清出去,但是要保證家人的安全。

劉清自然是答應了,但是勒保他們卻騙了劉清。

劉清以為他們會將王三槐無罪釋放,但沒想到他們直接將王三槐綁起來,押送京城請功去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劉清大怒,他這輩子都沒有這樣生氣過,他覺得自己非常對不起王三槐。

為了補償王三槐,他只能用自己的身軀去阻擋他們攻打山寨。

那些人見劉清如此強硬,便放棄了攻打這座山寨,反正賊首已經被抓走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但是王三槐並沒有像劉清想像的那樣被殺,而是被嘉慶接見了。

王三槐對著嘉慶大肆誇獎劉清。王三槐表示如果我們的縣令是這樣的,我又怎麼會落草為寇呢?

於是,嘉慶將劉清叫來了京城。嘉慶在一番考核後發現劉清果然是個人才。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最後,王三槐成為劉清的手下,而劉清則以六十多歲的年紀當了四川按察使,比原來的縣令的職位直接高了八級!而且之後他還擔任過多處要職,一直到八十多歲還在當官。

為官清廉者,不管到了哪裡都會發光,只要堅持,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 天天要聞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可以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中,英雄們升到四級以後才能學習大招,大招作為英雄們的最後一個技能,往往都是最厲害的技能,所以我們在放大招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可千萬不能把大招放空了,本期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王者里空大最丟人的3個英雄,呂布空大還能勉強原諒...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 天天要聞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新華社洛杉磯6月18日電(記者高山)人們在街頭扭打,在建築內對射,用血與火對付同胞……這不是發生在戰火頻仍的中東或是非洲,而是好萊塢新片《美國內戰》所描繪的美國「不遠的將來」。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
有地理無天理 - 天天要聞

有地理無天理

宋代時,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後來有一次,黃岩縣張、李兩姓爭一塊墳地,朱熹接到張、李爭地狀詞,各爭為己產,是張是李,一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說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 天天要聞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在美國校園文化中,瑪麗珍鞋常常被稱為娃娃鞋或返校鞋,曾於 1902 年的美國漫畫《布朗小子》中出現,漫畫中的女主角瑪莉珍(Mary Jane)和男主角布朗一起穿上圓楦頭、腳背有系帶的低筒皮鞋。20 世紀 30 年代,這款鞋履成為搭配校服的經典鞋款。從常青藤風格中走出後,20 世紀 90 年代,瑪麗珍鞋經由搖滾主唱樂隊 Courtney ...
蘇州人養魚 - 天天要聞

蘇州人養魚

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飯稻羹魚」來概括江南古人的美好生活,這魚是絕對不能少的。白米飯雖說是百味之本,但少了「魚」,沒了鮮氣,生活也就稱不上美好了。江南,水資源豐富,除了雄居全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母親湖——太湖之外,河湖港汊密佈於轄區之內,為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 天天要聞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公元188年,益州刺史郤儉,因為橫徵暴斂,在當地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朝廷這邊還沒等處理他,他就被黃巾軍給辦了。益州是大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東漢朝廷很快就派了新的管理者去益州,這個新管理者的名字叫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