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第一現場」!「海昏侯」文物上新 帶你近距離欣賞

2024年06月12日15:30:15 歷史 6053

近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首次展出新修復完成的海昏侯劉賀墓主棺玉器,一起來看。

本次新修復的文物有6件玉璧、2件梯形玉片飾,均出土於劉賀墓主棺內。它們被精心放置在劉賀墓主棺的不同位置,如面部、胸部等,大小不等,其中最大的玉璧直徑達到28.3厘米。這組玉器與主棺一同出土的玉琀、玉帶鉤等器物以「復原」的場景化形式組合展示,直觀呈現劉賀主棺內陪葬品構成情況,最大程度還原出土「第一現場」。

出土「第一現場」!「海昏侯」文物上新 帶你近距離欣賞 - 天天要聞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陳列展覽科策展人 袁茜茜:劉賀墓的身體鋪設了大量玉器,因為在西漢時期,人們認為玉可以防止人身體的精氣外流,可以保屍身不朽。我們可以看到劉賀墓內棺出土的這批玉璧,它上面裝有大量精美的紋飾,雕刻雕工精美,構圖也很規整,體現了當時工匠的手工藝水平。

出土「第一現場」!「海昏侯」文物上新 帶你近距離欣賞 - 天天要聞

據了解,海昏侯劉賀墓園出土玉器總數超過400件(套),劉賀主棺內共有40多件(套)。由於槨室坍塌,這些形制較大的玉器出土時多數處於破碎狀態。

出土「第一現場」!「海昏侯」文物上新 帶你近距離欣賞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組織文物修復專家對這批玉器進行了保護修復,並及時展出,讓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它們的完整面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綦江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 - 天天要聞

綦江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

中新網重慶6月21日電(記者 劉相琳)記者21日從重慶市水利局獲悉,受強降雨影響,綦江水位持續上漲,重慶江津區綦江五岔站13時20分水位198.51米,達到警戒水位,「綦江2024年第1號洪水」已經形成。圖為重慶江津區綦江五岔水文站水位上漲情況。重慶市水利局供圖  據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監測,20日8時至21日8時,重慶大部地區...
黃山市一古橋重修11年後再遭沖毀:始建於元代,為全國文保單位 - 天天要聞

黃山市一古橋重修11年後再遭沖毀:始建於元代,為全國文保單位

自6月19日入梅以來,安徽省黃山市持續強降雨天氣,導致境內多條河流、水庫水位出現抬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元代的環秀橋,在此次降雨中被洪水沖毀。公開資料顯示,始建於元代的環秀橋,距今已有700多年,橋長26.65米,寬3.85米,高距水位4.55米...
報中共中央批准,今年首「虎」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報中共中央批准,今年首「虎」被開除黨籍!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6月21日消息,今年落馬的首「虎」鍾自然被開除黨籍。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自然資源部原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鍾自然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鍾自然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對抗組織審查,不信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動;...